后来居上的中国,如何走向富强?

只有我们能够旗帜鲜明地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成为世界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广大人民的希望之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大国。


时间并没有加速,但是事情变化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经历了几千年没有发生过的大事,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总是落后于形势。我们来不及接受这样快速的变化。我们很需要认真地反思这个变化,认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看,或者说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当前国际关系的角度两方面来看。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讲文革好像已经是遥远的历史;当今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到底谁对谁错,拿什么做判断的标准,未必都认真想过。这样的知识准备显然不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皇权社会延误了中国的发展


从历史来看,中国有几千年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埃及的历史比我们的长得多,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几乎要加倍。但是现在的埃及人已经不是建造金字塔的后人了。而中国人虽然有多次当时的外族来到中原混居和通婚,但总是一脉相承,没有彻底的中断。在中国形成的历史中,秦始皇有特殊的影响。他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功绩主要是统一了中国,有同样的文字,语言,使中国内部交流畅通无阻。如果没有秦始皇也许今天的中国是许多小国家,彼此冲突不断,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都讲中国话,写中国字,世界上就少了一个最大的国家。比较一下印度就知道秦始皇的作用。印度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各自用不同的文字和语言。中央政府发的钞票上要写上十几种文字,否则流通就有困难。当然,如果中国像印度那样到底是好是坏也很难说。再说,是不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语言也未必有定论。孔子周游列国;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并没说起有语言和文字的障碍。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社会的确延误了中国的发展。18世纪以后西欧诸国先后走上了市场经济,而百多年后我们还在辩论要不要市场经济。由于皇帝的权力无限,他们多半滥用权力,剥削无度,造成农民起义不断,成为中国历史的特色。而且皇室内部和近臣之间的夺权斗争你死我活,残酷无情。父杀子,妻杀夫,兄弟同胞之间互相残杀,君臣彼此猜忌,导致最赤裸裸,最不讲道德的斗争是极普通的事。


为什么过去几千年没有发生的事忽然现在都出现了?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自由、平等、人权、法治都是渊源于西方的观念。他们产生这些观念也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发生于1215年的英国的自由大宪章开始限制皇室的权利,但以后又几经反复,权力斗争同样残酷无情。不过欧洲除了皇权还有教皇和贵族,能够与皇权分庭抗礼,自由思想有可能在隙缝中生长出来。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非没有民本、个人自由和人与人平等的想法,但是在后来的皇权统治下不可能生长发育,只能胎死腹中。如果不是西方思想的传播,中国很可能还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人权意识的萌发和生长。


西方文明进入中国:总体而言得大于失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经济,社会,政治,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能够看得见的主要是技术方面的。现在大家用计算机,听音响,开汽车,坐飞机,这些技术无一不是从外国进口的。如果没有中西交流我们今天很可能还骑马坐轿,靠快马通讯。更有那些直接看不见,但是影响重大的变化,也是由于西方文明的传播才能够在中国发生。


比如政治制度方面,现在我们有了人民代表大会,有了宪法、法院,有了选举。尽管尚不完善,但是这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从秦始皇到慈禧太后都不会要限制权力的宪法和代表民意的人民代表,更不会要选举。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传播,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在一百多年里发生的。所以说向西方学习是必须肯定的,不容置疑的。当然,西方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学习西方好的东西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坏毛病带了进来。但就总体而言肯定是得大于失的。


从全世界近二百多年的变化看,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自由平等的思想,产生了市场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彻底改变了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从剥削压迫变到平等自由;从一方受损,一方得利的不平等,转变为平等的双赢。因而人的劳动积极性极大地增加,社会分工得到发展,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社会财富快速积累。


但是这个变化首先发生在西方,尔后扩展到像日本、韩国、拉美等国家。市场制度,工业化,都是由于人权的逐渐得到承认才发生的。它的结果就是人口快速增加,寿命快速延长。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两千年,平均寿命只从二十来岁增加到26岁,而最近的二百年平均寿命增加了40多岁,现在全球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67岁。人口的增加同样在19世纪表现出突然的加速。困扰人类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农业本来是最重要的行业,而现在农业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在发达国家农业占GDP中的比例都不超过5%,像美国只占2%多,还要大量出口农产品。


后来居上的中国:如何走向富国强国?


中国在这个变化中有点后来居上的样子。文革结束时我国还有几亿人吃不饱饭。农业和粮食是关系重大的事。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变了。


不过许多人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还在为粮食问题和保护耕地过分担忧。这种担忧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我国还有60%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人口是我国各种工作中最艰难的一项任务,它需要至少30年的时间才能把农业人口降低到5%左右,我们才能成为工业化的富有国家。粮食应该部分依靠国际市场,适当进口,即使达到消费量的10%~15%也不足虑。现在日本进口粮食就达到60%以上。保护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护的是农民而不是农业。用帮助农民转业,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组织融入城市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而不是补贴种粮,补贴化肥,提高农产品的进口税等。


改革的一项重大进展是参加世贸组织。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一体化最重要的进步是,资源在全世界用市场的原则分配,用不着通过打仗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世界上一切石油进口国都在争夺有限的石油资源,美国、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在争夺,但是从来没有说会打仗。如果有的话也是政治家们制造出来的节外生枝的矛盾。大家按照市场规则做,一点也不会有供应安全的问题。但我们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有不少怀疑,不敢依靠国际市场。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则可以替代市场分配呢?难道还要靠打仗吗?


中国有五千年的连续历史,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科技贡献。但是中国在近150年来落后的痛苦也不容否认。今天虽然我们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是一个落后国家。这表现在60%的农民没有摆脱贫困,没有多少近代科学的成就,生产力还比较低。


试想,全世界大多数百姓期望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安居乐业。是什么妨碍了安居乐业?因为社会上有可以欺侮人的特权。所以当前最受欢迎的主张还是人权、民主、法治,还是自由和平等。只有我们能够旗帜鲜明地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成为世界受压迫和剥削的广大人民的希望之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大国。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后来居上的中国,如何走向富强?

只有我们能够旗帜鲜明地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成为世界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广大人民的希望之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大国。


时间并没有加速,但是事情变化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经历了几千年没有发生过的大事,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总是落后于形势。我们来不及接受这样快速的变化。我们很需要认真地反思这个变化,认清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看,或者说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当前国际关系的角度两方面来看。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讲文革好像已经是遥远的历史;当今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到底谁对谁错,拿什么做判断的标准,未必都认真想过。这样的知识准备显然不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皇权社会延误了中国的发展


从历史来看,中国有几千年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埃及的历史比我们的长得多,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中国几乎要加倍。但是现在的埃及人已经不是建造金字塔的后人了。而中国人虽然有多次当时的外族来到中原混居和通婚,但总是一脉相承,没有彻底的中断。在中国形成的历史中,秦始皇有特殊的影响。他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功绩主要是统一了中国,有同样的文字,语言,使中国内部交流畅通无阻。如果没有秦始皇也许今天的中国是许多小国家,彼此冲突不断,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都讲中国话,写中国字,世界上就少了一个最大的国家。比较一下印度就知道秦始皇的作用。印度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各自用不同的文字和语言。中央政府发的钞票上要写上十几种文字,否则流通就有困难。当然,如果中国像印度那样到底是好是坏也很难说。再说,是不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语言也未必有定论。孔子周游列国;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并没说起有语言和文字的障碍。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社会的确延误了中国的发展。18世纪以后西欧诸国先后走上了市场经济,而百多年后我们还在辩论要不要市场经济。由于皇帝的权力无限,他们多半滥用权力,剥削无度,造成农民起义不断,成为中国历史的特色。而且皇室内部和近臣之间的夺权斗争你死我活,残酷无情。父杀子,妻杀夫,兄弟同胞之间互相残杀,君臣彼此猜忌,导致最赤裸裸,最不讲道德的斗争是极普通的事。


为什么过去几千年没有发生的事忽然现在都出现了?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自由、平等、人权、法治都是渊源于西方的观念。他们产生这些观念也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发生于1215年的英国的自由大宪章开始限制皇室的权利,但以后又几经反复,权力斗争同样残酷无情。不过欧洲除了皇权还有教皇和贵族,能够与皇权分庭抗礼,自由思想有可能在隙缝中生长出来。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非没有民本、个人自由和人与人平等的想法,但是在后来的皇权统治下不可能生长发育,只能胎死腹中。如果不是西方思想的传播,中国很可能还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人权意识的萌发和生长。


西方文明进入中国:总体而言得大于失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经济,社会,政治,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能够看得见的主要是技术方面的。现在大家用计算机,听音响,开汽车,坐飞机,这些技术无一不是从外国进口的。如果没有中西交流我们今天很可能还骑马坐轿,靠快马通讯。更有那些直接看不见,但是影响重大的变化,也是由于西方文明的传播才能够在中国发生。


比如政治制度方面,现在我们有了人民代表大会,有了宪法、法院,有了选举。尽管尚不完善,但是这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从秦始皇到慈禧太后都不会要限制权力的宪法和代表民意的人民代表,更不会要选举。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传播,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在一百多年里发生的。所以说向西方学习是必须肯定的,不容置疑的。当然,西方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学习西方好的东西的同时也把他们的坏毛病带了进来。但就总体而言肯定是得大于失的。


从全世界近二百多年的变化看,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自由平等的思想,产生了市场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彻底改变了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从剥削压迫变到平等自由;从一方受损,一方得利的不平等,转变为平等的双赢。因而人的劳动积极性极大地增加,社会分工得到发展,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社会财富快速积累。


但是这个变化首先发生在西方,尔后扩展到像日本、韩国、拉美等国家。市场制度,工业化,都是由于人权的逐渐得到承认才发生的。它的结果就是人口快速增加,寿命快速延长。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两千年,平均寿命只从二十来岁增加到26岁,而最近的二百年平均寿命增加了40多岁,现在全球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67岁。人口的增加同样在19世纪表现出突然的加速。困扰人类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农业本来是最重要的行业,而现在农业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在发达国家农业占GDP中的比例都不超过5%,像美国只占2%多,还要大量出口农产品。


后来居上的中国:如何走向富国强国?


中国在这个变化中有点后来居上的样子。文革结束时我国还有几亿人吃不饱饭。农业和粮食是关系重大的事。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变了。


不过许多人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还在为粮食问题和保护耕地过分担忧。这种担忧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我国还有60%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人口是我国各种工作中最艰难的一项任务,它需要至少30年的时间才能把农业人口降低到5%左右,我们才能成为工业化的富有国家。粮食应该部分依靠国际市场,适当进口,即使达到消费量的10%~15%也不足虑。现在日本进口粮食就达到60%以上。保护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护的是农民而不是农业。用帮助农民转业,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组织融入城市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而不是补贴种粮,补贴化肥,提高农产品的进口税等。


改革的一项重大进展是参加世贸组织。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一体化最重要的进步是,资源在全世界用市场的原则分配,用不着通过打仗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世界上一切石油进口国都在争夺有限的石油资源,美国、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在争夺,但是从来没有说会打仗。如果有的话也是政治家们制造出来的节外生枝的矛盾。大家按照市场规则做,一点也不会有供应安全的问题。但我们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有不少怀疑,不敢依靠国际市场。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则可以替代市场分配呢?难道还要靠打仗吗?


中国有五千年的连续历史,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科技贡献。但是中国在近150年来落后的痛苦也不容否认。今天虽然我们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是一个落后国家。这表现在60%的农民没有摆脱贫困,没有多少近代科学的成就,生产力还比较低。


试想,全世界大多数百姓期望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安居乐业。是什么妨碍了安居乐业?因为社会上有可以欺侮人的特权。所以当前最受欢迎的主张还是人权、民主、法治,还是自由和平等。只有我们能够旗帜鲜明地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成为世界受压迫和剥削的广大人民的希望之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