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公民社会可自社群建设始

不同的鼓——建立社区与和平转型


在当代中国国内和海外都有相当多的对中共专制体制不满、希望中国走上民主化之路的人。他们这种看法的主要价值基石是对个人自由的看重。但是,他们对民主社会中人际关系健康的群体该如何构架没有深入的讨论。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并不是直接由原子化的自由的个人组成,而是由形形色色的群体组成。这些群体之内的人际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形态都与专制社会中大不相同。许多人可能以为,当极权体制那棵大树轰然倒下时,成熟民主社会的各种花草会在其阴影之下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但这样的情景不会发生。

造成这个认知缺失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人之中的大多数,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是以原子化的形式存在。在国内,他们被政权压制,无法实践以自由个人身份参与的群体生活。在海外,华人没有积极参与到当地社会的民主实践中,而华人结成的群体通常都有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威权式结构特征。他们对极权体制对个人自由的压制有痛切的愤慨,但对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该如何运行没有第一手的体验。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即使当今中国的极权政权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倒掉,干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也是不明智的。巨大的权力真空、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成员的极权意识会导致惨烈的生灵涂炭,然后从中浴火而生的政权很可能又是一个极权体制。
要避免这样的惨剧出现,中国需要建设一些足以与那个强大无比的权力机器博弈的公民群体。那么什么样结构的公民群体才有足够的凝聚力与极权体制抗衡,并能引领中国向民主社会的演变、避免从一个极权体制滑向另一个极权体制的轮回?
群体的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它如何处理成员之间的不同。成长于中国文化中的人都习惯于用自上而下的威权式结构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文讨论一种其成员之间平等、知无不言、有充分的互相信任的群体结构模式:社群,并介绍社群建设的过程、探讨社群对中国社会和平转型的意义。

1. 社群的定义与特征

美国心理医生派克 (M. Scott Peck) 于1978年出版的大众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畅销书。由于这本书的巨大成功,派克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作心理咨询讲座。在与成千上万人的交流中,他注意到许多人都缺乏社群 (community) 生活而又渴望这种生活。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创建社群的问题。他在1984 年创立了社群促进基金会 (Foundation for Community Encouragement),在全国各地开办社群建设培训班。他在1987年出版的《不同的鼓声》(The Different Drum下称《鼓声》) 就是这些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英文中的community一词涵义宽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派克的社群促进基金会网站给它的定义则较为狭义:
社群是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不管其成员的背景如何不同,他们能容纳并超越这些差异;他们能坦诚而有效地交流;他们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彼此之间有高度的安全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定义的内容:

首先,社群处理其成员之间的不同的办法是“容纳”和“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在有诸多共同之处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其性格、政治立场、兴趣志向都可能差异很大,更何况在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的人之间。社群的成员们不用强力来抹平彼此之间的不同,而是承认它们的存在、“容纳”它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彼此之间的不同为契机来发现自己认知和情感上的盲点,所以这些不同最初或许是交流的障碍,但最终变成了成长自己的营养,由此他们的生命得到各自独处时无法得到的提升,这就是对彼此之间的不同的“超越”。如果说社会中常见的群体经常是一加一等于一点五、或零、甚至负数,社群就是一加一等于三、二十或一百。这是社群与其他群体结构形式的最显著的差别。

其次,成员之间的交流坦诚而有效。“坦诚”的意思是:成员之间不必掩饰互相之间的不同。通常,言者能无忌必然意味着听者不受用,所以交流的坦诚要求听者必须愿意倾听。这也就是孔子自谓的“耳顺”的意思。“有效”的意思是:成员互相之间的了解能不断加深、通向共识的路相对平坦,即使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文里的“诤友”,但社群成员之间不需要如生活中的诤友那样需要多年的互相了解和适应才能达到坦诚和有效的交流。

最后,成员在社群中的安全感意味着他们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必担心自己在袒露心扉时会有人觉得自己愚蠢、自私、软弱、多愁善感,也不必担心别人会对自己指手画脚。在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时,知道听者会当面诚实地指出,而不必担心会有人在背后看笑话、散播流言。

我们都很熟悉的另外一种群体是组织 (organization)。社会中能见度较高的那些群体,如公司、政府机关、军队等都是组织。社群与组织有几个显著的不同:

首先,组织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不同意见出现时,最终的解决方式靠领导的权力。也就是说,组织靠权力来压制成员之间的不同。社群则是去中心化结构,成员之间完全平等。用派克的话来说,每个成员都是领导、都有为这个群体排忧解难的义务。
如果成员之间完全平等,那么大家靠什么样的标准来把种种不同意见整合成共识呢?我们其实对此并不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平等关系之中,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我们靠的是同理心和对事实和逻辑的尊重来达成共识。社群成员的交流也是如此。我们本来都懂得用事实和逻辑来思考,然后,在互相之间有了信任时,我们都懂得尊重对方陈述的事实和逻辑,所以建立共识并不难。我们的问题是一到了权力关系中就忘掉了这些:见了在上者就被恐惧感抓住,见了在下者就趾高气扬、以势压人,见了竞争对手就暗暗盘算各种阴谋诡计。

可以给社群与组织的这个不同打个比方: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大家都直接驱车通过,不避让其它车辆,会出无数的车祸。组织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红绿灯,是用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力来指挥大家的行为,而社群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环岛,每个车都自觉踩一点刹车、转一点向,所有的车都能顺利通过。

其次,组织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做事,其中的个人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社群的目的则是个人的成长,做事只是要达到这些成长所借助的一些手段。

最后,组织是排他的,只吸纳那些能满足组织的特定需要的候选人。社群是包容的,原则上每个人都有资格加入。

可以想象,在后现代社会中被孤独困扰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渴望的正是这样的社群生活:能触及内心深处的交流、高度的互相信任和安全感。

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人都更熟悉组织的运作模式,而对社群的运作模式较为陌生。

2. 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人与人之间能达到上述定义描述的交流和信任程度,这听起来美好得有点不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关系的影子,比如一对关系比较融洽的夫妻,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和超越彼此的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形成共识、一起为之工作;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安全感。这样的关系在好朋友之间、信任度非常高的同事之间也有可能。既然这些“准社群”式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构建派克所说的社群就不是空中楼阁。

派克在《鼓声》中讲得最多的社群的例子是他主持过的上百个短期培训班。这种群体的规模通常是几十个人,偶尔多达几百人,由一个主持人带领大家交流。时间通常是一天到几天。交流的内容类似于一般朋友之间的交流,比如大家各自谈困扰自己的问题、个人经历、感受等,由此开始互动。

显然,群体的人数越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浅,形成派克定义中的社群也就越难。彼此之间并不那么熟悉的一群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社群?派克发现,他主持创建过的上百个社群虽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他总结了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1)伪社群。陌生人聚在一起刚开始交流的这个阶段称为伪社群,是因为它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社群:成员之间彼此客客气气,好像有许多的共识。派克说:“这个阶段的规则是:不说任何得罪人的话;如果某人说了什么话得罪了你、让你不快,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假装你一点也不在乎;如果看起来一场争论快要爆发,赶快转换话题,就像每个有经验的女主人会做的那样。” 在现实生活中,初见面的陌生人之间、经常见面而交往不深的人之间的交流大都是这种状态。

在这个阶段,大家会逐渐发现彼此之间性格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不同,但出于礼貌,不把自己的看法摆在桌面上。这样的交流没有深度。时间一长,纸里包不住火,大家开始发作,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2)混乱。在这个阶段,交流开始向纵深发展,一些成员开始直言不讳地说出与其他成员的不同。大家在这个阶段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别人指路,叫别人像自己那样思考、信自己信的那些东西。大家用的标准句式是“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你不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而这自然会遭致听者的激烈反弹。

举个由一位基督徒和一位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伪社群阶段时,他们大概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宗教信仰的话题;到了混乱阶段,双方就撕下了礼貌的面纱,互相指责对方愚顽不化,使尽浑身解数要转变对方的信仰。

混乱阶段的唇枪舌剑让参加者感觉很不好,许多人会想要打退堂鼓,但这是在通往社群的路上比伪社群更进了一步的阶段。一团和气、没有冲突时,大家就很难看到问题的所在;有了冲突,大家看到了症状,解决的方法才有可能出现。打一个比方,传说中有所谓的从未红过脸的夫妻,但那经常并不是真实的模范夫妻,因为从未红过脸通常不是因为双方一点矛盾也没有,而是因为至少其中一方在掩盖矛盾。夫妻间偶尔的争吵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争吵把问题放到了桌面上,这给了双方以调整自己的契机,而从未红过脸的夫妻通常还没有走出伪社群阶段。

当然,争吵不一定总是能导致双方都改变自己;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双方都要履行对这个关系的承诺,不轻言拜拜。后面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讨论。

前两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完美无缺,而别人满是问题。两个阶段的不同只是掩饰和不掩饰。

(3)放空。“放空”是相对于我们对他人的态度而言:我们总是装满了自己的成见,认为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全宇宙通行的判断标准,看别人不是这里不顺眼就是那里不顺眼。这是我们与他人进行坦诚而有效的沟通的最大障碍。那么,要与人进行坦诚而有效的交流,我们就需要放空这些成见。需要放空的东西包括:对其他人的先入之见;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和智识优越感;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权力欲等。

主持人引导大家进入放空阶段常用的办法是请大家静思。经历了面红耳赤的混乱阶段后,静思给成员们以观察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觉察到这些交流障碍可能是来自于自己的各种成见,从而开始试着用另一种心态来看待这些冲突。用派克的说法,成员们在前两个阶段是用“坚硬的目光”来看别人,即坚信自己完美无缺,总是想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从第三个阶段开始,他们开始用“柔软的目光”看其他成员:能看到别人的价值,也能注意到自己的盲区。

(4)社群。在这个阶段,成员们放下了自己的心理防线,能诚实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在经过了放空阶段后,大家开始学会了倾听;他们会诚实地指出其他人发言中的事实或逻辑问题,但并不试图去改变发言者的立场和见解。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可以把许多不同意见成长为某种共识的交流机制。

仍然举那个由一位基督徒和一位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放空阶段,双方可能都开始意识到,对方的信仰是有其一生经历作为后盾,不是自己一番逻辑推演就可以改变的,而自己可能是太居高临下了。这就有可能把他们的关系导入社群阶段:他们不再纠缠于彼此之间的不同,而是能发现在许多其它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好像是乐队里两件不同的乐器,虽然弹奏的旋律不同,但是很和谐,并且能表达出只有一件乐器弹奏时无法表达出的美感。并且,双方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可能启发他们从一些新的侧面来理解自己的信仰。这就是派克对社群的定义中说的对彼此之间的差异的超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达到社群阶段之前,这位基督徒和这位无神论者之间不是一种稳定的平等关系:基督徒认为自己高于无神论者,无神论者认为自己高于基督徒。在两个人的交流达到了社群阶段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对方与自己有同等的存在权利,两个人的平等才真正实现。所以人人平等不是个空的口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才是世界上唯一合法的价值标准,其他人都千疮百孔,那么,不管他嘴上如何鼓吹人人平等的口号,他在心里是不相信人人平等的。社群练习就给那些自认为笃信自由平等民主的人们提供了检验自己这些信条的一个机会。

许多夫妻关系随着时间的演变也很像是上述的社群建设四个阶段。刚结婚时,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对互相之间的不同视而不见,这类似于伪社群阶段。一段时间后,互相之间开始看不惯对方的一些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开始起冲突,这类似于混乱阶段。冲突冷却下来之后,双方可能会开始回想自己的问题、换一些角度来思考,这就进入了放空阶段。双方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互相之间开始宽容、交流开始通畅、信任开始增加,这就进入了社群阶段。

伪社群阶段和混乱阶段是群体的常见互动形态,很多人应该对此都不陌生。形成社群的最难的阶段是第三阶段“放空” – 这要求人改变自己,而我们的习惯都是只喜欢改变别人,不喜欢改变自己。成功的放空让群体中的交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家分别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意识到他人对事物的判断的价值;意识到敞开自己、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与他人平等真诚交流的美妙。

广而言之,人想要在做任何事情时有所突破和创造,可能都需要一点“放空”:所谓创造,就是无中生有,而无中生有的“无”就是“空”。人需要抛弃自己脑子里的某些成见,给自己满满的脑子里腾出来一点空间,一些看问题的新鲜视角才会出现,这就是创造。阿基米德的“尤里卡”、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来自独处时的放空。同样,在人际交往的一定阶段有意识放空自己也会创造奇迹。

人都有很强的思维定势、过度的自信、很快下结论的倾向、敏感的自尊心等,这些构成了人际交流的主要障碍。社群建设就提供了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为契机来认识自己这些问题、从中提升自己的机会。派克把将一个群体建设为社群的过程比喻为将一块看起来跟普通石头差不多的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每个人本来都有高贵的潜在价值,但由于他们充满了成见 (英文中的表达是 full of themselves),由他们组成的群体经常显现不出来这些价值,就像一块黯淡的普通石头。通向社群的打磨过程有许多的痛苦,因为人要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但其结果是闪耀着最美丽光泽的玉璧。正好,我们把夫妻、同事关系达到融洽的过程称为 “磨合” – 这就是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是双方履行了对这个关系的承诺、愿意改变自己的结果。如果任何一方完全拒绝调整自己,关系将很难维持下去。

派克认为,一个群体要想成为社群,也需要其成员们在开始时就作出一些承诺。承诺的核心是:不管在交流中出现如何让自己不舒服的情形,坚持参与下去。如果能守住这个承诺,他在不喜欢自己听到看到的一些东西时,就会愿意诚实、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尽量少扣大帽子、下大结论。他也就会愿意仔细倾听他人的反馈,在有话触到自己的痛处时,给自己一点时间消化再反应。
日常生活中那些近似于社群的人际关系,如较为融洽的夫妻关系、信任度较高的同事关系等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而派克主持的那些培训班在一天到几天内就可以成为社群,其不同在于:前者的成员履行承诺和改变自己大多是在无意识中进行,许多时候是并不情愿,但出于自己对这个关系的承诺而必须去做;后者则是成员们在刚开始就作出有意识的承诺,并对互动中将要发生的很多崎岖不平有心理准备,所以就会走得顺利一些。

3. 社群对参加者的意义

社群对人的意义在于人本质上是社会动物,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都渴望交流。并且,他们渴望的不是那种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交流。他们需要的也不只是身体上与他人靠近 – 我们都对 “在人群中的孤独” 这种感觉不陌生。有句话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能说心里话就很满足 – 这说明人对这种深层交流有多么渴望。派克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发现的成千上万人对社群生活的向往也证明了人的这个需求。

从派克的叙述来看,许多培训班参加者在交流达到社群状态时感受到强烈的感情激荡,不少参加者说其社群体验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这是因为这种体验给他们的认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不同的人之间可以畅通地沟通,他们的灵魂可以没有障碍地融合,平日与他人交往时习惯性地筑起的心理壁垒变得完全没有必要。这种体验不仅给他们以心智上的提升,让他们看见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心灵角落,也给他们以情感上的滋养。这是一种个人的成长,并且是只靠个人奋斗无法获得的成长。个人的这种成长是与其他成员的成长和社群的成长同时发生的。

派克本人年轻时的经历也是如此。他上的第一个高中是美国最著名的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那里风行的是 “硬汉式的个人主义” (rugged individualism),崇尚不留情面的竞争。他很难适应那种空气,抑郁成疾,上高三时决定退学。他随后上的 Friends Seminary 高中与Exeter 气氛完全不同:那里的同学,无论家庭条件、父母职业、学习成绩、宗教信仰、性格特征,互相之间的关系如同一个大家庭,没有竞争和攀比,没有排他的精英小圈子,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平等而透明。那是一种社群的气氛,派克称之为“柔软的个人主义 (soft individualism):在每个人的独特性受到尊重的同时,大家彼此之间又很融洽。派克在那里“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对眼前的一天充满了期待”。从他的这些甜蜜回忆来看,这段经历可能是他日后对社群创建工作产生无限热情的重要原因。

派克对美国早期文化传统中崇尚的硬汉式个人主义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永远成不了完全自足、完全独立、无所不能的人,所以硬汉式个人主义鼓励我们把自己装扮成这个样子。它鼓励我们隐藏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它教会我们对自己的不足深感羞愧。它驱使我们奋力做个超人 – 不仅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在自己的心目中。它驱使我们每天都扮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好像我们完全驾驭了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任何帮助。它也残酷无情地把我们之间隔离,给社群建设增加了无比的困难。”

由此,他鼓励社群参加者培养“受伤的能力” (vulnerability)。通常,我们在感觉受到某种伤害时,会本能地启动一些防御机制,把矛头指向那些冒犯了自己的人和事,并且认定这些人和事为恶意,然后马上组织反击。派克认为这些本能的防御机制是缺乏受伤的能力的表现。事实上,我们认定的这些敌人经常并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当人在成长出一些受伤的能力后,他在经验到让自己不适的事情时就不会那样急于反应,而是能在平静中体验这种受伤的感觉,然后在体验中发现问题之所在。

在许多情况下,人在感到受伤时,通常至少一部分的责任是在自己身上。有了受伤的能力,就可以把自己该承担的这部分责任看得比较清楚,就可能将矛盾的解决送上了正途。社群建设的第三个阶段“放空”可以说就是培养参加者受伤的能力的过程。

相比美国的硬汉式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人独立性较弱,而对群体的依赖更深。但我们也同样总是“隐藏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对自己的不足深感羞愧”、“奋力做个超人 – 不仅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在自己的心目中”、“每天都做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和面子。并且,总体而言,中国人对他人的控制欲比美国人更炽烈。所以,以平等和开放式沟通的方式处理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对于中国人是个更大的挑战。

4. 社群式结构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

派克的社群培训班中的交流话题都是最敏感、最牵动人的深层情感的话题,如宗教信仰和世界观,而参加者们可以在两天之内达到知无不言、互相之间高度信任的社群状态,这可以说是极为成功。但另一方面,在培训班中经历了社群建设的成功不等于就拥有了在任何场合中都能建立社群式人际关系的能力。派克发现,如果一个社群的存在时间较长,成员们的老的思维习惯会经常杀回马枪,迫使社群的交流方式退回到混乱阶段或伪社群阶段。这时候就需要成员们重新放空自己。派克的观察是:很多社群在重新回到放空阶段时会卡壳,然后散伙。不少人在经历了社群的强烈愉快经验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很不适应。这说明人获得在各种场合中都能建立社群式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其原因是:首先,人的老习惯已经陪伴自己多半辈子,如果想用一个新的习惯来代替老的习惯,两天的培训自然是远远不够。其次,在培训班中,每个参加者都要作出承诺、并且对交流中出现的困难有一些预期,而在现实社会中,这个前提不存在。

但另一方面,在美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群体中也可以看到社群式交流的“片段”,如学术机构在学术交流中、教会在日常事务中都近于人人平等、交流畅通的社群状态。即使在全局结构为专制式组织的公司里,在一些部门中、在一些项目合作组中也可以发现成员之间没有猜忌、互相信任、很容易达成共识的社群式交流。这些群体有高度的凝聚力,也经常有高度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所以社群不只是在培训班中才存在的桃花源。每个普通人在其社会生活的某些角落都可能会遇到过类似于社群的经历。

当然,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交流深度的伪社群式人际关系也是无处不在。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组织和社群两种模式来理解。在民主社会中,各个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群体之间的关系基本平等,它们之间在没有利益冲突时的关系类似于彼此之间客客气气的伪社群。在有了意见和利益的冲突时,群体之间就开始对话,这种对话 – 如劳工组织与企业主的对话、不同族群之间的对话 – 经常会达到面红耳赤的“混乱”阶段。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围绕着一些重大问题的互动通常历时很长,经常可能会有许多年或数十年,比如妇女选举权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这经常足以使当事的社会群体成长出“受伤的能力”。假以时日,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共情就可能渐渐形成,最终达到彼此有较通畅的沟通和基本信任的社群阶段。

用社群建设的比方来理解,美国社会的演变可以说是一个由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群体构成的超大型社群的不断围绕着新的问题在伪社群、混乱、放空和社群四个阶段之间往复循环的动态过程。

相比之下,极权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超大组织。不同的群体之间 – 官民之间、不同层级的官员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企业家与工人之间 – 都是不平等的,它们之间的意见差异和利益冲突由上层的强权来摆平。每个群体之内的个体成员之间也是自上而下的威权式结构。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凝聚力的群体结构是早期的太平天国和共产党。它们都是高度垂直结构的组织,其凝聚力都是来自于宗教狂热。

5. 社群建设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强大专制传统,专制思维已经深入到每个当代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之中。专制意识不仅反映在宏观尺度的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在微观尺度的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和父子、母子关系中也是如此。我们迷恋于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当皇帝、号令他人。在我们的价值观深处,我们不相信他人与自己的平等,不能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漠视事实、漠视逻辑、对世界没有好奇心,只是一心一意想着追求地位和权力。我们没有与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利益达成共识或妥协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在中国社会的大大小小的角落都很难找到人人平等的社群式关系的存在。

相比中国漫长历史上的强悍无比的专制传统,近代的几次现代民主尝试可谓蚍蜉撼树,如清末的立宪及地方自治和民国的选举制度都在萌芽阶段便被外来或内生的暴力掐灭。这些尝试好像是专制文化的强大引力场内的一些小蹦小跳,不管跳出点什么花样,最后一定被拉回地面,摔得鼻青脸肿。这些民主实践都短命夭折的原因之一是:与专制政权抗衡的那些组织自己也是专制形态、其成员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专制价值观。

到今天,中国人在数千年专制文化的基础上又被一个最专制的极权思想体系耳濡目染了七十多年。虽然不难想象现在这个政体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在一声巨响中土崩瓦解,难以想象的是在那片废墟之上的民主实践会比从前的那几次尝试更有成效。

民主化转型需要足以与极权抗衡的有高度凝聚力的公民组织,但其凝聚力不应该来自于宗教狂热和极权式洗脑,如太平天国和共产党那样。派克倡导的社群建设是培养出人人平等而有高度凝聚力的公民群体的一条可行之路。他的社群培训班学员们的经历正是对民主化感兴趣的中国人渴望的那种经历:个人的自由表达被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由表达;大家的意见在平等之中用事实和逻辑来交流,而不是一些人用地位和权力来压制另一些人的意见;有安全感,不自卑、不自大、不必在他人面前筑起心理高墙。
派克把人和社群建设练习之间的关系比作电脑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没有软件的电脑是个死疙瘩,装上了软件的电脑就拥有了无限的威力。人群也是一样,不懂得社群建设,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或很快嬗变为专制结构形态;有了建设社群的能力,就可以构筑起凝聚力强大、创造力强大的群体。

社群建设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它可以是如派克的培训班那样的一些有兴趣者聚在一起的共同练习,也可以自己在生活中练习:在人际关系进入雷区时,试着放空自己、培养受伤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和权力欲、意识到他人的意见的价值和利益的合法性。

不可能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对这样的练习有兴趣。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成熟的民主社会,愿意参与社群实践的人也是少数。但是,对于有志于将中国社会引领到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的那些人而言,社群建设是值得考虑的练习。

要习惯了权力至上的中国人来学习诚实谦卑、尊重事实、尊重逻辑、人人平等的社群交流方式会非常困难,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转型似乎更是远水不解近渴。但是,揠苗不能助长,心脏病和癌症不能靠创可贴来治愈。中国通向成熟民主社会的路很可能比南美国家、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国家、多数非洲国家更难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老老实实做好今天能做好的事。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解颜:公民社会可自社群建设始

不同的鼓——建立社区与和平转型


在当代中国国内和海外都有相当多的对中共专制体制不满、希望中国走上民主化之路的人。他们这种看法的主要价值基石是对个人自由的看重。但是,他们对民主社会中人际关系健康的群体该如何构架没有深入的讨论。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并不是直接由原子化的自由的个人组成,而是由形形色色的群体组成。这些群体之内的人际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形态都与专制社会中大不相同。许多人可能以为,当极权体制那棵大树轰然倒下时,成熟民主社会的各种花草会在其阴影之下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但这样的情景不会发生。

造成这个认知缺失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人之中的大多数,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是以原子化的形式存在。在国内,他们被政权压制,无法实践以自由个人身份参与的群体生活。在海外,华人没有积极参与到当地社会的民主实践中,而华人结成的群体通常都有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威权式结构特征。他们对极权体制对个人自由的压制有痛切的愤慨,但对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该如何运行没有第一手的体验。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即使当今中国的极权政权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倒掉,干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也是不明智的。巨大的权力真空、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成员的极权意识会导致惨烈的生灵涂炭,然后从中浴火而生的政权很可能又是一个极权体制。
要避免这样的惨剧出现,中国需要建设一些足以与那个强大无比的权力机器博弈的公民群体。那么什么样结构的公民群体才有足够的凝聚力与极权体制抗衡,并能引领中国向民主社会的演变、避免从一个极权体制滑向另一个极权体制的轮回?
群体的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它如何处理成员之间的不同。成长于中国文化中的人都习惯于用自上而下的威权式结构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文讨论一种其成员之间平等、知无不言、有充分的互相信任的群体结构模式:社群,并介绍社群建设的过程、探讨社群对中国社会和平转型的意义。

1. 社群的定义与特征

美国心理医生派克 (M. Scott Peck) 于1978年出版的大众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畅销书。由于这本书的巨大成功,派克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作心理咨询讲座。在与成千上万人的交流中,他注意到许多人都缺乏社群 (community) 生活而又渴望这种生活。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创建社群的问题。他在1984 年创立了社群促进基金会 (Foundation for Community Encouragement),在全国各地开办社群建设培训班。他在1987年出版的《不同的鼓声》(The Different Drum下称《鼓声》) 就是这些思考和实践的结果。

英文中的community一词涵义宽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派克的社群促进基金会网站给它的定义则较为狭义:
社群是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不管其成员的背景如何不同,他们能容纳并超越这些差异;他们能坦诚而有效地交流;他们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彼此之间有高度的安全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定义的内容:

首先,社群处理其成员之间的不同的办法是“容纳”和“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在有诸多共同之处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其性格、政治立场、兴趣志向都可能差异很大,更何况在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的人之间。社群的成员们不用强力来抹平彼此之间的不同,而是承认它们的存在、“容纳”它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彼此之间的不同为契机来发现自己认知和情感上的盲点,所以这些不同最初或许是交流的障碍,但最终变成了成长自己的营养,由此他们的生命得到各自独处时无法得到的提升,这就是对彼此之间的不同的“超越”。如果说社会中常见的群体经常是一加一等于一点五、或零、甚至负数,社群就是一加一等于三、二十或一百。这是社群与其他群体结构形式的最显著的差别。

其次,成员之间的交流坦诚而有效。“坦诚”的意思是:成员之间不必掩饰互相之间的不同。通常,言者能无忌必然意味着听者不受用,所以交流的坦诚要求听者必须愿意倾听。这也就是孔子自谓的“耳顺”的意思。“有效”的意思是:成员互相之间的了解能不断加深、通向共识的路相对平坦,即使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文里的“诤友”,但社群成员之间不需要如生活中的诤友那样需要多年的互相了解和适应才能达到坦诚和有效的交流。

最后,成员在社群中的安全感意味着他们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必担心自己在袒露心扉时会有人觉得自己愚蠢、自私、软弱、多愁善感,也不必担心别人会对自己指手画脚。在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时,知道听者会当面诚实地指出,而不必担心会有人在背后看笑话、散播流言。

我们都很熟悉的另外一种群体是组织 (organization)。社会中能见度较高的那些群体,如公司、政府机关、军队等都是组织。社群与组织有几个显著的不同:

首先,组织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不同意见出现时,最终的解决方式靠领导的权力。也就是说,组织靠权力来压制成员之间的不同。社群则是去中心化结构,成员之间完全平等。用派克的话来说,每个成员都是领导、都有为这个群体排忧解难的义务。
如果成员之间完全平等,那么大家靠什么样的标准来把种种不同意见整合成共识呢?我们其实对此并不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平等关系之中,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我们靠的是同理心和对事实和逻辑的尊重来达成共识。社群成员的交流也是如此。我们本来都懂得用事实和逻辑来思考,然后,在互相之间有了信任时,我们都懂得尊重对方陈述的事实和逻辑,所以建立共识并不难。我们的问题是一到了权力关系中就忘掉了这些:见了在上者就被恐惧感抓住,见了在下者就趾高气扬、以势压人,见了竞争对手就暗暗盘算各种阴谋诡计。

可以给社群与组织的这个不同打个比方: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大家都直接驱车通过,不避让其它车辆,会出无数的车祸。组织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红绿灯,是用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力来指挥大家的行为,而社群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环岛,每个车都自觉踩一点刹车、转一点向,所有的车都能顺利通过。

其次,组织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做事,其中的个人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社群的目的则是个人的成长,做事只是要达到这些成长所借助的一些手段。

最后,组织是排他的,只吸纳那些能满足组织的特定需要的候选人。社群是包容的,原则上每个人都有资格加入。

可以想象,在后现代社会中被孤独困扰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渴望的正是这样的社群生活:能触及内心深处的交流、高度的互相信任和安全感。

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人都更熟悉组织的运作模式,而对社群的运作模式较为陌生。

2. 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人与人之间能达到上述定义描述的交流和信任程度,这听起来美好得有点不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关系的影子,比如一对关系比较融洽的夫妻,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和超越彼此的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形成共识、一起为之工作;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安全感。这样的关系在好朋友之间、信任度非常高的同事之间也有可能。既然这些“准社群”式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构建派克所说的社群就不是空中楼阁。

派克在《鼓声》中讲得最多的社群的例子是他主持过的上百个短期培训班。这种群体的规模通常是几十个人,偶尔多达几百人,由一个主持人带领大家交流。时间通常是一天到几天。交流的内容类似于一般朋友之间的交流,比如大家各自谈困扰自己的问题、个人经历、感受等,由此开始互动。

显然,群体的人数越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浅,形成派克定义中的社群也就越难。彼此之间并不那么熟悉的一群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社群?派克发现,他主持创建过的上百个社群虽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他总结了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1)伪社群。陌生人聚在一起刚开始交流的这个阶段称为伪社群,是因为它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社群:成员之间彼此客客气气,好像有许多的共识。派克说:“这个阶段的规则是:不说任何得罪人的话;如果某人说了什么话得罪了你、让你不快,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假装你一点也不在乎;如果看起来一场争论快要爆发,赶快转换话题,就像每个有经验的女主人会做的那样。” 在现实生活中,初见面的陌生人之间、经常见面而交往不深的人之间的交流大都是这种状态。

在这个阶段,大家会逐渐发现彼此之间性格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不同,但出于礼貌,不把自己的看法摆在桌面上。这样的交流没有深度。时间一长,纸里包不住火,大家开始发作,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2)混乱。在这个阶段,交流开始向纵深发展,一些成员开始直言不讳地说出与其他成员的不同。大家在这个阶段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别人指路,叫别人像自己那样思考、信自己信的那些东西。大家用的标准句式是“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你不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而这自然会遭致听者的激烈反弹。

举个由一位基督徒和一位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伪社群阶段时,他们大概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宗教信仰的话题;到了混乱阶段,双方就撕下了礼貌的面纱,互相指责对方愚顽不化,使尽浑身解数要转变对方的信仰。

混乱阶段的唇枪舌剑让参加者感觉很不好,许多人会想要打退堂鼓,但这是在通往社群的路上比伪社群更进了一步的阶段。一团和气、没有冲突时,大家就很难看到问题的所在;有了冲突,大家看到了症状,解决的方法才有可能出现。打一个比方,传说中有所谓的从未红过脸的夫妻,但那经常并不是真实的模范夫妻,因为从未红过脸通常不是因为双方一点矛盾也没有,而是因为至少其中一方在掩盖矛盾。夫妻间偶尔的争吵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争吵把问题放到了桌面上,这给了双方以调整自己的契机,而从未红过脸的夫妻通常还没有走出伪社群阶段。

当然,争吵不一定总是能导致双方都改变自己;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双方都要履行对这个关系的承诺,不轻言拜拜。后面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讨论。

前两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完美无缺,而别人满是问题。两个阶段的不同只是掩饰和不掩饰。

(3)放空。“放空”是相对于我们对他人的态度而言:我们总是装满了自己的成见,认为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全宇宙通行的判断标准,看别人不是这里不顺眼就是那里不顺眼。这是我们与他人进行坦诚而有效的沟通的最大障碍。那么,要与人进行坦诚而有效的交流,我们就需要放空这些成见。需要放空的东西包括:对其他人的先入之见;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和智识优越感;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权力欲等。

主持人引导大家进入放空阶段常用的办法是请大家静思。经历了面红耳赤的混乱阶段后,静思给成员们以观察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觉察到这些交流障碍可能是来自于自己的各种成见,从而开始试着用另一种心态来看待这些冲突。用派克的说法,成员们在前两个阶段是用“坚硬的目光”来看别人,即坚信自己完美无缺,总是想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从第三个阶段开始,他们开始用“柔软的目光”看其他成员:能看到别人的价值,也能注意到自己的盲区。

(4)社群。在这个阶段,成员们放下了自己的心理防线,能诚实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在经过了放空阶段后,大家开始学会了倾听;他们会诚实地指出其他人发言中的事实或逻辑问题,但并不试图去改变发言者的立场和见解。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可以把许多不同意见成长为某种共识的交流机制。

仍然举那个由一位基督徒和一位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放空阶段,双方可能都开始意识到,对方的信仰是有其一生经历作为后盾,不是自己一番逻辑推演就可以改变的,而自己可能是太居高临下了。这就有可能把他们的关系导入社群阶段:他们不再纠缠于彼此之间的不同,而是能发现在许多其它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好像是乐队里两件不同的乐器,虽然弹奏的旋律不同,但是很和谐,并且能表达出只有一件乐器弹奏时无法表达出的美感。并且,双方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可能启发他们从一些新的侧面来理解自己的信仰。这就是派克对社群的定义中说的对彼此之间的差异的超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达到社群阶段之前,这位基督徒和这位无神论者之间不是一种稳定的平等关系:基督徒认为自己高于无神论者,无神论者认为自己高于基督徒。在两个人的交流达到了社群阶段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对方与自己有同等的存在权利,两个人的平等才真正实现。所以人人平等不是个空的口号。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才是世界上唯一合法的价值标准,其他人都千疮百孔,那么,不管他嘴上如何鼓吹人人平等的口号,他在心里是不相信人人平等的。社群练习就给那些自认为笃信自由平等民主的人们提供了检验自己这些信条的一个机会。

许多夫妻关系随着时间的演变也很像是上述的社群建设四个阶段。刚结婚时,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对互相之间的不同视而不见,这类似于伪社群阶段。一段时间后,互相之间开始看不惯对方的一些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开始起冲突,这类似于混乱阶段。冲突冷却下来之后,双方可能会开始回想自己的问题、换一些角度来思考,这就进入了放空阶段。双方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互相之间开始宽容、交流开始通畅、信任开始增加,这就进入了社群阶段。

伪社群阶段和混乱阶段是群体的常见互动形态,很多人应该对此都不陌生。形成社群的最难的阶段是第三阶段“放空” – 这要求人改变自己,而我们的习惯都是只喜欢改变别人,不喜欢改变自己。成功的放空让群体中的交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家分别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意识到他人对事物的判断的价值;意识到敞开自己、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与他人平等真诚交流的美妙。

广而言之,人想要在做任何事情时有所突破和创造,可能都需要一点“放空”:所谓创造,就是无中生有,而无中生有的“无”就是“空”。人需要抛弃自己脑子里的某些成见,给自己满满的脑子里腾出来一点空间,一些看问题的新鲜视角才会出现,这就是创造。阿基米德的“尤里卡”、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来自独处时的放空。同样,在人际交往的一定阶段有意识放空自己也会创造奇迹。

人都有很强的思维定势、过度的自信、很快下结论的倾向、敏感的自尊心等,这些构成了人际交流的主要障碍。社群建设就提供了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为契机来认识自己这些问题、从中提升自己的机会。派克把将一个群体建设为社群的过程比喻为将一块看起来跟普通石头差不多的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每个人本来都有高贵的潜在价值,但由于他们充满了成见 (英文中的表达是 full of themselves),由他们组成的群体经常显现不出来这些价值,就像一块黯淡的普通石头。通向社群的打磨过程有许多的痛苦,因为人要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但其结果是闪耀着最美丽光泽的玉璧。正好,我们把夫妻、同事关系达到融洽的过程称为 “磨合” – 这就是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是双方履行了对这个关系的承诺、愿意改变自己的结果。如果任何一方完全拒绝调整自己,关系将很难维持下去。

派克认为,一个群体要想成为社群,也需要其成员们在开始时就作出一些承诺。承诺的核心是:不管在交流中出现如何让自己不舒服的情形,坚持参与下去。如果能守住这个承诺,他在不喜欢自己听到看到的一些东西时,就会愿意诚实、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尽量少扣大帽子、下大结论。他也就会愿意仔细倾听他人的反馈,在有话触到自己的痛处时,给自己一点时间消化再反应。
日常生活中那些近似于社群的人际关系,如较为融洽的夫妻关系、信任度较高的同事关系等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而派克主持的那些培训班在一天到几天内就可以成为社群,其不同在于:前者的成员履行承诺和改变自己大多是在无意识中进行,许多时候是并不情愿,但出于自己对这个关系的承诺而必须去做;后者则是成员们在刚开始就作出有意识的承诺,并对互动中将要发生的很多崎岖不平有心理准备,所以就会走得顺利一些。

3. 社群对参加者的意义

社群对人的意义在于人本质上是社会动物,多数人都不喜欢孤独,都渴望交流。并且,他们渴望的不是那种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交流。他们需要的也不只是身体上与他人靠近 – 我们都对 “在人群中的孤独” 这种感觉不陌生。有句话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能说心里话就很满足 – 这说明人对这种深层交流有多么渴望。派克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发现的成千上万人对社群生活的向往也证明了人的这个需求。

从派克的叙述来看,许多培训班参加者在交流达到社群状态时感受到强烈的感情激荡,不少参加者说其社群体验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这是因为这种体验给他们的认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不同的人之间可以畅通地沟通,他们的灵魂可以没有障碍地融合,平日与他人交往时习惯性地筑起的心理壁垒变得完全没有必要。这种体验不仅给他们以心智上的提升,让他们看见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心灵角落,也给他们以情感上的滋养。这是一种个人的成长,并且是只靠个人奋斗无法获得的成长。个人的这种成长是与其他成员的成长和社群的成长同时发生的。

派克本人年轻时的经历也是如此。他上的第一个高中是美国最著名的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那里风行的是 “硬汉式的个人主义” (rugged individualism),崇尚不留情面的竞争。他很难适应那种空气,抑郁成疾,上高三时决定退学。他随后上的 Friends Seminary 高中与Exeter 气氛完全不同:那里的同学,无论家庭条件、父母职业、学习成绩、宗教信仰、性格特征,互相之间的关系如同一个大家庭,没有竞争和攀比,没有排他的精英小圈子,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平等而透明。那是一种社群的气氛,派克称之为“柔软的个人主义 (soft individualism):在每个人的独特性受到尊重的同时,大家彼此之间又很融洽。派克在那里“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对眼前的一天充满了期待”。从他的这些甜蜜回忆来看,这段经历可能是他日后对社群创建工作产生无限热情的重要原因。

派克对美国早期文化传统中崇尚的硬汉式个人主义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永远成不了完全自足、完全独立、无所不能的人,所以硬汉式个人主义鼓励我们把自己装扮成这个样子。它鼓励我们隐藏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它教会我们对自己的不足深感羞愧。它驱使我们奋力做个超人 – 不仅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在自己的心目中。它驱使我们每天都扮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好像我们完全驾驭了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任何帮助。它也残酷无情地把我们之间隔离,给社群建设增加了无比的困难。”

由此,他鼓励社群参加者培养“受伤的能力” (vulnerability)。通常,我们在感觉受到某种伤害时,会本能地启动一些防御机制,把矛头指向那些冒犯了自己的人和事,并且认定这些人和事为恶意,然后马上组织反击。派克认为这些本能的防御机制是缺乏受伤的能力的表现。事实上,我们认定的这些敌人经常并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当人在成长出一些受伤的能力后,他在经验到让自己不适的事情时就不会那样急于反应,而是能在平静中体验这种受伤的感觉,然后在体验中发现问题之所在。

在许多情况下,人在感到受伤时,通常至少一部分的责任是在自己身上。有了受伤的能力,就可以把自己该承担的这部分责任看得比较清楚,就可能将矛盾的解决送上了正途。社群建设的第三个阶段“放空”可以说就是培养参加者受伤的能力的过程。

相比美国的硬汉式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人独立性较弱,而对群体的依赖更深。但我们也同样总是“隐藏自己的弱点和失败”、“对自己的不足深感羞愧”、“奋力做个超人 – 不仅在他人的心目中,也在自己的心目中”、“每天都做出完美无缺的样子”,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和面子。并且,总体而言,中国人对他人的控制欲比美国人更炽烈。所以,以平等和开放式沟通的方式处理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对于中国人是个更大的挑战。

4. 社群式结构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

派克的社群培训班中的交流话题都是最敏感、最牵动人的深层情感的话题,如宗教信仰和世界观,而参加者们可以在两天之内达到知无不言、互相之间高度信任的社群状态,这可以说是极为成功。但另一方面,在培训班中经历了社群建设的成功不等于就拥有了在任何场合中都能建立社群式人际关系的能力。派克发现,如果一个社群的存在时间较长,成员们的老的思维习惯会经常杀回马枪,迫使社群的交流方式退回到混乱阶段或伪社群阶段。这时候就需要成员们重新放空自己。派克的观察是:很多社群在重新回到放空阶段时会卡壳,然后散伙。不少人在经历了社群的强烈愉快经验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很不适应。这说明人获得在各种场合中都能建立社群式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其原因是:首先,人的老习惯已经陪伴自己多半辈子,如果想用一个新的习惯来代替老的习惯,两天的培训自然是远远不够。其次,在培训班中,每个参加者都要作出承诺、并且对交流中出现的困难有一些预期,而在现实社会中,这个前提不存在。

但另一方面,在美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群体中也可以看到社群式交流的“片段”,如学术机构在学术交流中、教会在日常事务中都近于人人平等、交流畅通的社群状态。即使在全局结构为专制式组织的公司里,在一些部门中、在一些项目合作组中也可以发现成员之间没有猜忌、互相信任、很容易达成共识的社群式交流。这些群体有高度的凝聚力,也经常有高度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所以社群不只是在培训班中才存在的桃花源。每个普通人在其社会生活的某些角落都可能会遇到过类似于社群的经历。

当然,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没有交流深度的伪社群式人际关系也是无处不在。

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组织和社群两种模式来理解。在民主社会中,各个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群体之间的关系基本平等,它们之间在没有利益冲突时的关系类似于彼此之间客客气气的伪社群。在有了意见和利益的冲突时,群体之间就开始对话,这种对话 – 如劳工组织与企业主的对话、不同族群之间的对话 – 经常会达到面红耳赤的“混乱”阶段。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围绕着一些重大问题的互动通常历时很长,经常可能会有许多年或数十年,比如妇女选举权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这经常足以使当事的社会群体成长出“受伤的能力”。假以时日,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共情就可能渐渐形成,最终达到彼此有较通畅的沟通和基本信任的社群阶段。

用社群建设的比方来理解,美国社会的演变可以说是一个由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群体构成的超大型社群的不断围绕着新的问题在伪社群、混乱、放空和社群四个阶段之间往复循环的动态过程。

相比之下,极权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超大组织。不同的群体之间 – 官民之间、不同层级的官员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企业家与工人之间 – 都是不平等的,它们之间的意见差异和利益冲突由上层的强权来摆平。每个群体之内的个体成员之间也是自上而下的威权式结构。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凝聚力的群体结构是早期的太平天国和共产党。它们都是高度垂直结构的组织,其凝聚力都是来自于宗教狂热。

5. 社群建设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强大专制传统,专制思维已经深入到每个当代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之中。专制意识不仅反映在宏观尺度的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在微观尺度的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和父子、母子关系中也是如此。我们迷恋于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当皇帝、号令他人。在我们的价值观深处,我们不相信他人与自己的平等,不能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漠视事实、漠视逻辑、对世界没有好奇心,只是一心一意想着追求地位和权力。我们没有与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利益达成共识或妥协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在中国社会的大大小小的角落都很难找到人人平等的社群式关系的存在。

相比中国漫长历史上的强悍无比的专制传统,近代的几次现代民主尝试可谓蚍蜉撼树,如清末的立宪及地方自治和民国的选举制度都在萌芽阶段便被外来或内生的暴力掐灭。这些尝试好像是专制文化的强大引力场内的一些小蹦小跳,不管跳出点什么花样,最后一定被拉回地面,摔得鼻青脸肿。这些民主实践都短命夭折的原因之一是:与专制政权抗衡的那些组织自己也是专制形态、其成员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专制价值观。

到今天,中国人在数千年专制文化的基础上又被一个最专制的极权思想体系耳濡目染了七十多年。虽然不难想象现在这个政体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在一声巨响中土崩瓦解,难以想象的是在那片废墟之上的民主实践会比从前的那几次尝试更有成效。

民主化转型需要足以与极权抗衡的有高度凝聚力的公民组织,但其凝聚力不应该来自于宗教狂热和极权式洗脑,如太平天国和共产党那样。派克倡导的社群建设是培养出人人平等而有高度凝聚力的公民群体的一条可行之路。他的社群培训班学员们的经历正是对民主化感兴趣的中国人渴望的那种经历:个人的自由表达被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由表达;大家的意见在平等之中用事实和逻辑来交流,而不是一些人用地位和权力来压制另一些人的意见;有安全感,不自卑、不自大、不必在他人面前筑起心理高墙。
派克把人和社群建设练习之间的关系比作电脑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没有软件的电脑是个死疙瘩,装上了软件的电脑就拥有了无限的威力。人群也是一样,不懂得社群建设,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或很快嬗变为专制结构形态;有了建设社群的能力,就可以构筑起凝聚力强大、创造力强大的群体。

社群建设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它可以是如派克的培训班那样的一些有兴趣者聚在一起的共同练习,也可以自己在生活中练习:在人际关系进入雷区时,试着放空自己、培养受伤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和权力欲、意识到他人的意见的价值和利益的合法性。

不可能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对这样的练习有兴趣。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成熟的民主社会,愿意参与社群实践的人也是少数。但是,对于有志于将中国社会引领到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的那些人而言,社群建设是值得考虑的练习。

要习惯了权力至上的中国人来学习诚实谦卑、尊重事实、尊重逻辑、人人平等的社群交流方式会非常困难,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转型似乎更是远水不解近渴。但是,揠苗不能助长,心脏病和癌症不能靠创可贴来治愈。中国通向成熟民主社会的路很可能比南美国家、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国家、多数非洲国家更难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老老实实做好今天能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