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从太平天国的兴亡看宗教在中国社会革命中的角色(2)

 

插图说明: (左)《劝世良言》封面;(右)《太平天国军律》

3.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意义


曾服务于太平军的英国人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记录了其在天京所见:

“在天京内,每日祈祷的信号,先由天朝宫殿发出,头门内铜锣齐鸣。锣声挨户传送,直传到城中遥远的角落。再由城上的哨兵传到四郊。一时间,京城中各府各衙各馆和城外乡村,人人下跪祈祷。我经常站在古老的天京城上,夕阳的馀辉在周围投下了奇异的阴影,下面发出了人民的喃喃祈祷声。”【13】

这与发生在世界上宗教信仰最虔诚的那些国家的景象何其相似。

军队中也是如此:“每逢出征和作战之前,战胜或战败之后,都要向上帝祷告,以请求上帝赐给胜利,和向上帝谢恩。”【13】这些活动也与主流基督教会中的实践极为相似。

太平天国境内的另一个壮观景象是“讲道理”:“讲道理的场所,都在空旷的地方搭高台。到期,群众齐集台下,经常是万众听讲。时人咏太平天国在杭州大方伯里开讲道理大会,有‘堂下万人来听讲’的诗句。这种由政府对群众进行的宣传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3】

讲道理的内容以宗教为主,兼有政治宣传,如忠王李秀成在给部将的命令中说:“前文饬弟择一空阔地方,可容数万人伫瞻跪拜之处,并饬各队官兵预备鸡猪檀香等件,一切军伍戎行务须严肃,伺兄到来,以便率众官兵大齐欢呼敬拜天父,并讲道理,开导愚蒙。即仰仗天威,扫除群鬼,清肃海疆,以报天恩、主恩之高厚也。”【13】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将领是驱使士兵们卖命的老爷,也是演讲家、鼓动家、精神导师。他们通过“讲道理”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与士兵们的灵魂的沟通。

太平天国从一群村夫开始,在短短几年内将清王朝打得步步后退,成为纵横半个中国的强大势力,其高昂士气与其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清将周天爵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太平军“又吃迷药,受创不知。”【14】 从这“受创不知”的描述,太平军的勇猛无畏可见一斑,只是他们“吃”的不是实体的“迷药”,而是精神的“迷药”。

从金田村公开起事不久,太平军被清军围困时,洪秀全给将士们传诏云:

“天王诏令各军各营众兵将,放胆欢喜踊跃,同顶天父天兄纲常,总不用慌,万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万难皆是天父天兄试心,各宜真心坚心耐心,对紧天父天兄也。天父前有言曰:‘越寒天,越退衣,各坚耐,万不知。’众兵将各宜醒醒。今据奏说现无盐,移营是。又据奏说多病伤,护持紧。兄弟姊妹一个不保齐,辱及天父天兄也。各军各营宜间匀连络,首尾相应,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总要个个保齐,同见小天堂威风。众兵将各各遵,钦此!”【8】

天父是《圣经》中的神,或上帝,或“皇上帝”。天兄是耶稣。洪秀全根据自己大病中异象自命为天父的次子、耶稣的弟弟。 “小天堂” 是相对于信众在死后升入的真天堂而言,是在现世以浴血厮杀得来。那时太平军刚刚打出旗号,即被敌人重重围困,一般人的正常反应是惊慌失措、至少神经紧张,而洪秀全这道诏令从头到尾洋溢着一种喜乐昂扬的情绪。这很能反映《圣经》中一个反复提到的心态:困难不足畏,精神要坚强。眼下有实际困难,平静应对即可:没有盐吃,搬家便是;伤病多,互相扶持便是。困难越大,越要有平安:“越寒天,越退衣”。实际中的困难是“试心” – 天父对自己的信心的考验。

《太平天国军律》云:“凡军中兵士打仗升天,此是好事,不准哭泣,缘是人有志升天,已随天父到大天堂享万年之福,何用哭也。”【15】死后还有更好的归宿,对死亡的恐惧感就打消了。

“放胆欢喜踊跃”、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不只是停留在天王的诏书上,而且深入到太平天国所有军民的心中。传教士慕维廉(W. Muirhead)记录了他到天京的访问,其中说:“在其中效力的人,所说的话并非自骄自炫,但对於将来的成功是镇定而具有信心的。他们承认前途艰难,但深信上帝呵护,大功必成。他们并不以为克服敌人是容易的事,然而在天父、天兄的旗下作战是极快乐的一回事。当干王(洪仁玕)属下官员集合於其殿前之际,有一青年上楼而来。我问其是否从征作战。他说:‘是呀’。‘不害怕受伤或阵亡吗’?他答:‘哦,不,不,天父保佑我’。‘但是,如果你被杀,怎么样呢’?‘那末,我的灵魂将上天堂’。”【16】

陈徽言记录太平军攻陷武昌一段历史的《武昌纪事》中说:“贼最愚顽可笑者,或临阵,或患病,举凡一切事,皆对天祈祷,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谋遂意。祝毕,赴汤蹈火,在所不顾。”【13】作者显然完全想象不到在太平军的 “愚顽可笑” 的祷告与他们的“赴汤蹈火,在所不顾”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简又文记录了太平军攻入南京满城(八旗兵和满人眷属居住的内城)的情景:“顾得胜入城之军各路回合,并力猛攻,守军亦拼命抵抗,攻军死伤无数。及城下死尸逾千堆积渐高,攻军乃藉尸而上。守者不敌,满城卒为攻破。”【17】与这样士气的太平军相比,八旗、绿营兵哪里是对手,所以太平军在早期的节节胜利是理所当然。

与对死亡的无所畏惧相关的是对敌人的态度。在太平天国全境,说得最多、听到最多的是四个字:“杀尽妖魔”。每天早晚,这四个字在每个大街小巷回荡:

“太平天国朝晚敬拜上帝、礼拜日颂赞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18】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全书最开始说:

“历史科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要正确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首先要向读者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太平天国历史的动力这一大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语)。太平天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太平天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当然,我们必须肯定太平天国那些领导者和英雄人物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所起的个人作用,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站在历史斗争的前列,组织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领导着人民群众把历史向前推进。但是,创造太平天国历史的动力,究竟还是人民。”【19】

虽然把创造历史的伟业归功于“人民”是当时意识形态之下的标准说法,无人有胆量对此表示异议,但罗氏这一番宣称似是出于真心,而其中的确也有其道理。太平天国的惊人成功是由于拜上帝教的惊人成功,而拜上帝教的惊人成功是由于中国存在着愿意完全相信一个由洪秀全一人造出的“全封闭式”宗教、并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成千上万的“人民”。

4. 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的异同之处


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有深厚的渊源。洪秀全的宗教觉醒得自于第一位华人基督教牧师梁发撰写的圣经简写本《劝世良言》,后来又在传教士罗孝全牧师那里接受了近四个月的正统基督教训练。拜上帝教的礼拜、祷告、洗礼等仪式,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死的态度都与主流基督教极为相似。但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又有明显的不同。两者的异同在本文主要参考的几部专著中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只补充讨论一个共同点及两个不同点。

共同之处是宗教信仰激发出的精神力量之强大。这在主流基督教的一个例子是众多的传教士放弃本国的安全舒适生活,远赴世界上贫穷落后、连个人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各个遥远角落去传播神的话语。这是缘于信仰激发的精神力量。同样的精神力量在太平天国的体现可见于两例。首先是上一节叙述的“又吃迷药,受创不知”。其次是与主流基督教同样的传道之热忱。洪冯在宗教觉醒后在亲友中大力传教,以至于后来远赴广西传教,这些当是受到《劝世良言》中传道故事的启发。队伍发展壮大之后的“讲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大规模的传教方式。

除了口头的、面对面的传教方式,太平天国对书面宣传材料的重视也是历代农民起义所仅见。“虽在最初创业艰辛、军事倥偬期间,而仍不忘印书,且不断的印书,此则太平天国之文化特色,而为历代同一开基创业尚未统一时期内所罕见者。”【20】这里的“印书”主要是指拜上帝教的宣传材料,而这些宣传材料之中的大部分都是由洪秀全亲自撰写。

两者的第一个不同之处是对宗教经典的态度。主流基督徒认为《圣经》是神的话语,绝不轻易改动圣经。主要的基督教派使用的圣经从近两千年之前成书到现在几乎没有改变。洪秀全对《圣经》的态度则大不然:

“太平天国在癸好三年(太平天国纪年法,即农历癸丑(讳‘丑’为‘好’),或公元1853年;也即建都天京之年)镌印旧约、新约,据当时译名,称为《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颁行后,因‘或有轻视圣旨,泥执约书’的,於甲寅四年六月初一日假托天父下凡说两书多有记讹,‘不用出先’。后来洪秀全就以这次天父宣布为根据,进行修改和批解,重行刻印,改称为《钦定旧遗诏圣书》、《钦定前遗诏圣书》。根据校勘,总计洪秀全的修改约有:一、把旧约人物改为自己,如把‘撒冷之王’改为‘天朝王’,改‘仁义王’为‘天王’,改‘平安王’为‘太平王’等,二、改违犯太平天国禁律的地方,三、改违反太平天国礼制的地方,四、改违犯中国伦常道德的地方,五、改掉所憎恶的事,……等十一项。他祇考虑他的需要,完全不顾原书的本意,往往改成相反的事实。至於洪秀全写的批解,更是条条都为利用而写的。如……他在《钦定前遗诏圣书》马太传福音书第二十七章所记耶稣被钉十字架时,路人讥诮他曾说过拆毁了上帝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的话说:‘三点是洪,三日是洪日。太兄隐诏洪日作主,复建上帝已毁之殿。钦此。’(注:洪秀全在登天王位后常自称为‘洪日’)”【21】

抛开《圣经》的历史真实性不说,西方国家对《圣经》原文的尊重可以说是基督教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至灭绝的重要原因。在两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上,《圣经》原文对基督徒社区起到了类似于宪法的作用。既然经典不能改变,所以信徒们只能根据经典来改变自己。如果经典可以随意修改,那么哪个人的版本是有法律效力的版本?自然是最有俗世权力的那个人。于是宗教就失去了启迪教化的功能,成为赤裸裸的权力工具。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宗教组织的结构。主流基督教的教徒都可以接触到《圣经》。即使在普通大众被隔绝于《圣经》之外的中世纪,所有的教士仍然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每个人都能接触到同一本宗教经典意味着各人对经典的不同诠释有交流和辩论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徒之间在根本意义上是平等的。这样的交流和辩论保证了基督教在两千年中不断自我更新。马丁路德对罗马教廷的成功挑战正是因为他对圣经的诠释得到了大批教徒的共鸣。中世纪结束之后,西方社会中的无神论者也享有与教徒平等的个人权利,而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辩论又进一步促进了基督教的革新和进化。太平天国则不然,所有的教徒只能接触到他们的天王一个人诠释的版本。交流、探讨、辩论不存在。所谓的“讲道理”只是自上而下的宣讲,而不是平等交流式的讨论,并且军民没有不去听“讲道理”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主流基督教会是相对民主的组织,而拜上帝教是典型的极权组织。

5.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副作用


心理学家诺伦扎扬把宗教分为两类。第一类宗教之中的神是全知、全能、无处不在、并且有强烈的道德色彩,称为大神 (big gods)。【22】当代世界上主要的几种历史悠久、信徒众多的宗教都是大神宗教。与之相应,道德色彩不那么浓烈、对信徒世俗生活也干预较少的神圣秩序则可称为小神。中国民间崇拜的灶神、财神、妈祖等可作为小神的例子。

从前几节的叙述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神是权力无边无沿、作风专横无比的大神。在这大神的保佑下,太平天国军民在起事初期横扫广西山民祭祀的各种小神,然后横扫清军,声威大振。教士晏玛太(M. T. Yates) 在《太平军纪事》中说:“他们之毁坏偶像神庙实惹起大多数民众至强烈的仇恨。然而这却是他们能力之源,因为人民和清军看见他们随便毁坏神像,而却毫无损害,行若无事,不能不惊异,不知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物。他们所奉为至神至圣,无人敢冒犯亵凟者,而太平军竟尔摧毁之。所以各处地方官吏,清军和人民,一见太平军到,便先已丧了胆失了魂了。”【18】

专横的大神也给太平天国带来了许多副作用。这在几部专著中也有许多讨论,以下只讨论两点。

首先,太平天国的宗教狂热保证了有严重能力缺陷的洪秀全的精神领袖地位和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杨秀清的实际最高统帅地位不被挑战。洪秀全是天父的次子、天兄耶稣之弟、拜上帝教的唯一权威阐释者,这使得洪虽然组织能力和时局判断力薄弱,却能高居神坛直到最后。这是太平天国后来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史上最滑稽的一个节目是东王九千岁杨秀清不时的天父附身表演。杨虽然组织能力超群,但专横跋扈、奸诈无比、器量狭小、战略眼光短浅。最后不仅因为假借天父附体欺洪秀全太甚而害了自己,也让太平天国政权元气大伤。杨以这些严重缺陷而能维持天父代言人的身份前后达八年之久,直到在内讧中被杀,其合法性也是来源于太平天国的狂热宗教。

其次是太平天国的大神对异己者和异己思想的无底线的残忍。他们把自己一方的人和物都冠以“圣”字:财物仓库是圣库、士兵是圣兵、冲锋号角是圣角,而把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所有人和物都称为妖、魔、邪。圣兵见了妖魔,其处置方式只有他们每天早晚诵念的那四个字:“杀尽妖魔”。

太平天国对异己的思想也同样残忍。这里是《太平天国军律》之中的几条:【15】

  • 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

  • 凡传令听讲道理,如各官有无故不到者,枷七个礼拜,责打一千,再犯斩首不留。

  • 凡各馆书士,如有编造歌谣及以凡情歪例编成诗文迷懞兄弟者,斩首不留。

  • 凡邪歌、邪戏一概停止,如有聚人演戏者,全行斩首。

  • 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尔等静候删改镌刻颁行之后,始准读习。

  • 凡一切妖物、妖文书一概毁化,如有私留者,搜出者斩首不留。


不合上意的人和事,无论大小,都以一个“斩”字解决,这违背了大众心目中的赏罚有度的原则。在宗教狂热压倒伦理常识的运动前期,这样的法度或许还可推行,而在宗教狂热退潮之后,这些就成了政权的道义包袱。

“新入伍者分馆训练外,尚有公开‘讲道理’之举,于阅马场筑台举行。惟其传统的‘霸道’,前后一贯:见有辫者则杀,与驳诘之者亦杀。”【9】辫子是清朝的标准装束。留着辫子去参加“讲道理”、或与这些“道理”辩论就要被杀头,这样的“讲道理”的景象可以说是当世无二。消灭一个人的生命成了跟割草一样平常的事。

在天京之变中,北王手下部队对东王党羽进行屠杀的“行刑者辄为小童,(按:太平军中有小童军,最凶勇)以杀人为嬉戏娱乐事。”【23】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残忍文化之深入人心的程度。

所有狂热的东西最后都会因为其与冷峻的现实的矛盾而冷却下去,太平天国的宗教狂热也不例外。老的文化传统虽然可能会一时被压制,它在大众潜意识中的深厚积淀慢慢又会帮助它重新占得上风。

“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理论,虽然能够激起广大农民冲击旧文化、旧秩序的热情,但与发达的儒家文化比较起来,就显得空泛、陌生、遥远和苍白无力。农民出身的太平天国官兵在宗教热情冷却之后,自然而然地回到他们熟悉的文化故地中去。”【24】

可以为此补充的一点是:在宗教热情退潮之后,普通百姓发现他们迎来的太平天国与他们又恨又怕的清王朝原来是一丘之貉,或许更为可怖。太平天国是典型的极权体制,其政权不仅控制了政治领域,而且控制了人的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信仰、学术、娱乐、艺术。与太平天国相比,晚期的清王朝更近似于威权体制,除了政权之外,对社会成员的生活其他方面的控制要宽松得多。两者的这个区别是西方列强在深入了解太平天国之后转而站在清廷一边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的大神让无数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为之倾倒,却难以说服知识分子。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说:“清军‘多用读书人’,而太平军则‘无读书人’”。【25】虽然洪秀全要自己“开科取天下士”的豪迈理想终于得到了满足,但情景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尽管太平天国明显地大力争取正统的优秀人物,然而应试的文士还是寥寥无几。……太平军占领区的文人经常被责成参加考试,违者处死,但他们的热情一直不高。偶尔被迫的应试学子宁可在试卷写上嘻笑怒骂之词而以身殉(旧传统)。”【26】尽管太平天国打着兴汉灭满的旗号,大多数的汉人知识分子最后都聚拢在清廷一边,他们训练的湘军、淮军等部队之战力凶悍不输于初期的太平军。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的大神对太平天国的大神的绝地反击。在太平天国节节败退的后期,无数天国军民惨遭清军杀戮。被俘的太平军主要将领多被处以凌迟极刑。

简又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死亡人数的估计是:

“以动员言,两军征用之兵员(连各省响应者合计)约一千万人(?)。以死亡言,两军兵勇与受害的人民以千万计。(据美著者卫三畏《中国》S. W.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一书估计约二千万,另有谓五千万,但据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上册页217估计以为当在一万万以上,迄无确数可稽。)”【27】

从太平天国的思想起源和造成的后果来看,它或许可称为基督教传播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

-—————————————————————————————————————————————————————

参考文献



  1. 郭廷以,“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收录于《近代中国的变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2.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猛进书屋,1962年。(下称“简”)第一章,16-17,19,23,35,41-42页

  3. 邹明德,“太平天国上帝教: 基督教的东方教派”, 《学术月刊》 1987年第11期59-64

  4. 简,第2章,55,58,62-63,72,74,106,108-110页

  5.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tptgs/index.htm. (下称“罗”)第22卷,第5章

  6.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下称“茅”)上册,第二章,184页

  7. 武志红,《巨婴国》,https://www.100ben.net/juyingguo/,第一章

  8. 罗,第42卷,第1章

  9. 简,第7章,417,456页

  10. 茅,导言,29页

  11. 费正清 (Fairbank, J. K.),《费正清中国史》, 吉林出版集团 2015,第10章,284页

  12. 简,第3章,117页

  13. 罗,第22卷,第4章

  14. 简,第5章,276页

  15. 罗,第30卷,第2章

  16. 罗,第22卷,第1章

  17. 简,第8章,490页

  18. 罗,第22卷,第5章

  19. 罗,第1卷

  20. 简,第16章,1319页

  21. 罗,第22卷,第3章

  22. Norenzayan, A. Big Go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 简,第17章,1373页

  24. 茅,中册,第17章,451,455页

  25. 茅,中册,第14章,267页

  26.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六章“太平军叛乱”,http://www.guoxue123.com/other/jq/qing1/049.htm

  27. 简,绪言,16-17页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解颜:从太平天国的兴亡看宗教在中国社会革命中的角色(2)

 

插图说明: (左)《劝世良言》封面;(右)《太平天国军律》

3.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意义


曾服务于太平军的英国人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记录了其在天京所见:

“在天京内,每日祈祷的信号,先由天朝宫殿发出,头门内铜锣齐鸣。锣声挨户传送,直传到城中遥远的角落。再由城上的哨兵传到四郊。一时间,京城中各府各衙各馆和城外乡村,人人下跪祈祷。我经常站在古老的天京城上,夕阳的馀辉在周围投下了奇异的阴影,下面发出了人民的喃喃祈祷声。”【13】

这与发生在世界上宗教信仰最虔诚的那些国家的景象何其相似。

军队中也是如此:“每逢出征和作战之前,战胜或战败之后,都要向上帝祷告,以请求上帝赐给胜利,和向上帝谢恩。”【13】这些活动也与主流基督教会中的实践极为相似。

太平天国境内的另一个壮观景象是“讲道理”:“讲道理的场所,都在空旷的地方搭高台。到期,群众齐集台下,经常是万众听讲。时人咏太平天国在杭州大方伯里开讲道理大会,有‘堂下万人来听讲’的诗句。这种由政府对群众进行的宣传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3】

讲道理的内容以宗教为主,兼有政治宣传,如忠王李秀成在给部将的命令中说:“前文饬弟择一空阔地方,可容数万人伫瞻跪拜之处,并饬各队官兵预备鸡猪檀香等件,一切军伍戎行务须严肃,伺兄到来,以便率众官兵大齐欢呼敬拜天父,并讲道理,开导愚蒙。即仰仗天威,扫除群鬼,清肃海疆,以报天恩、主恩之高厚也。”【13】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将领是驱使士兵们卖命的老爷,也是演讲家、鼓动家、精神导师。他们通过“讲道理”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与士兵们的灵魂的沟通。

太平天国从一群村夫开始,在短短几年内将清王朝打得步步后退,成为纵横半个中国的强大势力,其高昂士气与其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清将周天爵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太平军“又吃迷药,受创不知。”【14】 从这“受创不知”的描述,太平军的勇猛无畏可见一斑,只是他们“吃”的不是实体的“迷药”,而是精神的“迷药”。

从金田村公开起事不久,太平军被清军围困时,洪秀全给将士们传诏云:

“天王诏令各军各营众兵将,放胆欢喜踊跃,同顶天父天兄纲常,总不用慌,万事皆是天父天兄排定,万难皆是天父天兄试心,各宜真心坚心耐心,对紧天父天兄也。天父前有言曰:‘越寒天,越退衣,各坚耐,万不知。’众兵将各宜醒醒。今据奏说现无盐,移营是。又据奏说多病伤,护持紧。兄弟姊妹一个不保齐,辱及天父天兄也。各军各营宜间匀连络,首尾相应,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总要个个保齐,同见小天堂威风。众兵将各各遵,钦此!”【8】

天父是《圣经》中的神,或上帝,或“皇上帝”。天兄是耶稣。洪秀全根据自己大病中异象自命为天父的次子、耶稣的弟弟。 “小天堂” 是相对于信众在死后升入的真天堂而言,是在现世以浴血厮杀得来。那时太平军刚刚打出旗号,即被敌人重重围困,一般人的正常反应是惊慌失措、至少神经紧张,而洪秀全这道诏令从头到尾洋溢着一种喜乐昂扬的情绪。这很能反映《圣经》中一个反复提到的心态:困难不足畏,精神要坚强。眼下有实际困难,平静应对即可:没有盐吃,搬家便是;伤病多,互相扶持便是。困难越大,越要有平安:“越寒天,越退衣”。实际中的困难是“试心” – 天父对自己的信心的考验。

《太平天国军律》云:“凡军中兵士打仗升天,此是好事,不准哭泣,缘是人有志升天,已随天父到大天堂享万年之福,何用哭也。”【15】死后还有更好的归宿,对死亡的恐惧感就打消了。

“放胆欢喜踊跃”、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不只是停留在天王的诏书上,而且深入到太平天国所有军民的心中。传教士慕维廉(W. Muirhead)记录了他到天京的访问,其中说:“在其中效力的人,所说的话并非自骄自炫,但对於将来的成功是镇定而具有信心的。他们承认前途艰难,但深信上帝呵护,大功必成。他们并不以为克服敌人是容易的事,然而在天父、天兄的旗下作战是极快乐的一回事。当干王(洪仁玕)属下官员集合於其殿前之际,有一青年上楼而来。我问其是否从征作战。他说:‘是呀’。‘不害怕受伤或阵亡吗’?他答:‘哦,不,不,天父保佑我’。‘但是,如果你被杀,怎么样呢’?‘那末,我的灵魂将上天堂’。”【16】

陈徽言记录太平军攻陷武昌一段历史的《武昌纪事》中说:“贼最愚顽可笑者,或临阵,或患病,举凡一切事,皆对天祈祷,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谋遂意。祝毕,赴汤蹈火,在所不顾。”【13】作者显然完全想象不到在太平军的 “愚顽可笑” 的祷告与他们的“赴汤蹈火,在所不顾”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简又文记录了太平军攻入南京满城(八旗兵和满人眷属居住的内城)的情景:“顾得胜入城之军各路回合,并力猛攻,守军亦拼命抵抗,攻军死伤无数。及城下死尸逾千堆积渐高,攻军乃藉尸而上。守者不敌,满城卒为攻破。”【17】与这样士气的太平军相比,八旗、绿营兵哪里是对手,所以太平军在早期的节节胜利是理所当然。

与对死亡的无所畏惧相关的是对敌人的态度。在太平天国全境,说得最多、听到最多的是四个字:“杀尽妖魔”。每天早晚,这四个字在每个大街小巷回荡:

“太平天国朝晚敬拜上帝、礼拜日颂赞上帝,在长跪默祷之后,全体奋然起来,高呼‘杀尽妖魔’。”【18】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全书最开始说:

“历史科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要正确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首先要向读者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太平天国历史的动力这一大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语)。太平天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太平天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当然,我们必须肯定太平天国那些领导者和英雄人物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所起的个人作用,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站在历史斗争的前列,组织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领导着人民群众把历史向前推进。但是,创造太平天国历史的动力,究竟还是人民。”【19】

虽然把创造历史的伟业归功于“人民”是当时意识形态之下的标准说法,无人有胆量对此表示异议,但罗氏这一番宣称似是出于真心,而其中的确也有其道理。太平天国的惊人成功是由于拜上帝教的惊人成功,而拜上帝教的惊人成功是由于中国存在着愿意完全相信一个由洪秀全一人造出的“全封闭式”宗教、并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成千上万的“人民”。

4. 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的异同之处


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有深厚的渊源。洪秀全的宗教觉醒得自于第一位华人基督教牧师梁发撰写的圣经简写本《劝世良言》,后来又在传教士罗孝全牧师那里接受了近四个月的正统基督教训练。拜上帝教的礼拜、祷告、洗礼等仪式,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死的态度都与主流基督教极为相似。但拜上帝教与主流基督教又有明显的不同。两者的异同在本文主要参考的几部专著中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只补充讨论一个共同点及两个不同点。

共同之处是宗教信仰激发出的精神力量之强大。这在主流基督教的一个例子是众多的传教士放弃本国的安全舒适生活,远赴世界上贫穷落后、连个人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各个遥远角落去传播神的话语。这是缘于信仰激发的精神力量。同样的精神力量在太平天国的体现可见于两例。首先是上一节叙述的“又吃迷药,受创不知”。其次是与主流基督教同样的传道之热忱。洪冯在宗教觉醒后在亲友中大力传教,以至于后来远赴广西传教,这些当是受到《劝世良言》中传道故事的启发。队伍发展壮大之后的“讲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大规模的传教方式。

除了口头的、面对面的传教方式,太平天国对书面宣传材料的重视也是历代农民起义所仅见。“虽在最初创业艰辛、军事倥偬期间,而仍不忘印书,且不断的印书,此则太平天国之文化特色,而为历代同一开基创业尚未统一时期内所罕见者。”【20】这里的“印书”主要是指拜上帝教的宣传材料,而这些宣传材料之中的大部分都是由洪秀全亲自撰写。

两者的第一个不同之处是对宗教经典的态度。主流基督徒认为《圣经》是神的话语,绝不轻易改动圣经。主要的基督教派使用的圣经从近两千年之前成书到现在几乎没有改变。洪秀全对《圣经》的态度则大不然:

“太平天国在癸好三年(太平天国纪年法,即农历癸丑(讳‘丑’为‘好’),或公元1853年;也即建都天京之年)镌印旧约、新约,据当时译名,称为《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颁行后,因‘或有轻视圣旨,泥执约书’的,於甲寅四年六月初一日假托天父下凡说两书多有记讹,‘不用出先’。后来洪秀全就以这次天父宣布为根据,进行修改和批解,重行刻印,改称为《钦定旧遗诏圣书》、《钦定前遗诏圣书》。根据校勘,总计洪秀全的修改约有:一、把旧约人物改为自己,如把‘撒冷之王’改为‘天朝王’,改‘仁义王’为‘天王’,改‘平安王’为‘太平王’等,二、改违犯太平天国禁律的地方,三、改违反太平天国礼制的地方,四、改违犯中国伦常道德的地方,五、改掉所憎恶的事,……等十一项。他祇考虑他的需要,完全不顾原书的本意,往往改成相反的事实。至於洪秀全写的批解,更是条条都为利用而写的。如……他在《钦定前遗诏圣书》马太传福音书第二十七章所记耶稣被钉十字架时,路人讥诮他曾说过拆毁了上帝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的话说:‘三点是洪,三日是洪日。太兄隐诏洪日作主,复建上帝已毁之殿。钦此。’(注:洪秀全在登天王位后常自称为‘洪日’)”【21】

抛开《圣经》的历史真实性不说,西方国家对《圣经》原文的尊重可以说是基督教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至灭绝的重要原因。在两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上,《圣经》原文对基督徒社区起到了类似于宪法的作用。既然经典不能改变,所以信徒们只能根据经典来改变自己。如果经典可以随意修改,那么哪个人的版本是有法律效力的版本?自然是最有俗世权力的那个人。于是宗教就失去了启迪教化的功能,成为赤裸裸的权力工具。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宗教组织的结构。主流基督教的教徒都可以接触到《圣经》。即使在普通大众被隔绝于《圣经》之外的中世纪,所有的教士仍然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每个人都能接触到同一本宗教经典意味着各人对经典的不同诠释有交流和辩论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徒之间在根本意义上是平等的。这样的交流和辩论保证了基督教在两千年中不断自我更新。马丁路德对罗马教廷的成功挑战正是因为他对圣经的诠释得到了大批教徒的共鸣。中世纪结束之后,西方社会中的无神论者也享有与教徒平等的个人权利,而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辩论又进一步促进了基督教的革新和进化。太平天国则不然,所有的教徒只能接触到他们的天王一个人诠释的版本。交流、探讨、辩论不存在。所谓的“讲道理”只是自上而下的宣讲,而不是平等交流式的讨论,并且军民没有不去听“讲道理”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主流基督教会是相对民主的组织,而拜上帝教是典型的极权组织。

5.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副作用


心理学家诺伦扎扬把宗教分为两类。第一类宗教之中的神是全知、全能、无处不在、并且有强烈的道德色彩,称为大神 (big gods)。【22】当代世界上主要的几种历史悠久、信徒众多的宗教都是大神宗教。与之相应,道德色彩不那么浓烈、对信徒世俗生活也干预较少的神圣秩序则可称为小神。中国民间崇拜的灶神、财神、妈祖等可作为小神的例子。

从前几节的叙述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神是权力无边无沿、作风专横无比的大神。在这大神的保佑下,太平天国军民在起事初期横扫广西山民祭祀的各种小神,然后横扫清军,声威大振。教士晏玛太(M. T. Yates) 在《太平军纪事》中说:“他们之毁坏偶像神庙实惹起大多数民众至强烈的仇恨。然而这却是他们能力之源,因为人民和清军看见他们随便毁坏神像,而却毫无损害,行若无事,不能不惊异,不知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物。他们所奉为至神至圣,无人敢冒犯亵凟者,而太平军竟尔摧毁之。所以各处地方官吏,清军和人民,一见太平军到,便先已丧了胆失了魂了。”【18】

专横的大神也给太平天国带来了许多副作用。这在几部专著中也有许多讨论,以下只讨论两点。

首先,太平天国的宗教狂热保证了有严重能力缺陷的洪秀全的精神领袖地位和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杨秀清的实际最高统帅地位不被挑战。洪秀全是天父的次子、天兄耶稣之弟、拜上帝教的唯一权威阐释者,这使得洪虽然组织能力和时局判断力薄弱,却能高居神坛直到最后。这是太平天国后来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史上最滑稽的一个节目是东王九千岁杨秀清不时的天父附身表演。杨虽然组织能力超群,但专横跋扈、奸诈无比、器量狭小、战略眼光短浅。最后不仅因为假借天父附体欺洪秀全太甚而害了自己,也让太平天国政权元气大伤。杨以这些严重缺陷而能维持天父代言人的身份前后达八年之久,直到在内讧中被杀,其合法性也是来源于太平天国的狂热宗教。

其次是太平天国的大神对异己者和异己思想的无底线的残忍。他们把自己一方的人和物都冠以“圣”字:财物仓库是圣库、士兵是圣兵、冲锋号角是圣角,而把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所有人和物都称为妖、魔、邪。圣兵见了妖魔,其处置方式只有他们每天早晚诵念的那四个字:“杀尽妖魔”。

太平天国对异己的思想也同样残忍。这里是《太平天国军律》之中的几条:【15】

  • 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

  • 凡传令听讲道理,如各官有无故不到者,枷七个礼拜,责打一千,再犯斩首不留。

  • 凡各馆书士,如有编造歌谣及以凡情歪例编成诗文迷懞兄弟者,斩首不留。

  • 凡邪歌、邪戏一概停止,如有聚人演戏者,全行斩首。

  • 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尔等静候删改镌刻颁行之后,始准读习。

  • 凡一切妖物、妖文书一概毁化,如有私留者,搜出者斩首不留。


不合上意的人和事,无论大小,都以一个“斩”字解决,这违背了大众心目中的赏罚有度的原则。在宗教狂热压倒伦理常识的运动前期,这样的法度或许还可推行,而在宗教狂热退潮之后,这些就成了政权的道义包袱。

“新入伍者分馆训练外,尚有公开‘讲道理’之举,于阅马场筑台举行。惟其传统的‘霸道’,前后一贯:见有辫者则杀,与驳诘之者亦杀。”【9】辫子是清朝的标准装束。留着辫子去参加“讲道理”、或与这些“道理”辩论就要被杀头,这样的“讲道理”的景象可以说是当世无二。消灭一个人的生命成了跟割草一样平常的事。

在天京之变中,北王手下部队对东王党羽进行屠杀的“行刑者辄为小童,(按:太平军中有小童军,最凶勇)以杀人为嬉戏娱乐事。”【23】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残忍文化之深入人心的程度。

所有狂热的东西最后都会因为其与冷峻的现实的矛盾而冷却下去,太平天国的宗教狂热也不例外。老的文化传统虽然可能会一时被压制,它在大众潜意识中的深厚积淀慢慢又会帮助它重新占得上风。

“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理论,虽然能够激起广大农民冲击旧文化、旧秩序的热情,但与发达的儒家文化比较起来,就显得空泛、陌生、遥远和苍白无力。农民出身的太平天国官兵在宗教热情冷却之后,自然而然地回到他们熟悉的文化故地中去。”【24】

可以为此补充的一点是:在宗教热情退潮之后,普通百姓发现他们迎来的太平天国与他们又恨又怕的清王朝原来是一丘之貉,或许更为可怖。太平天国是典型的极权体制,其政权不仅控制了政治领域,而且控制了人的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信仰、学术、娱乐、艺术。与太平天国相比,晚期的清王朝更近似于威权体制,除了政权之外,对社会成员的生活其他方面的控制要宽松得多。两者的这个区别是西方列强在深入了解太平天国之后转而站在清廷一边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的大神让无数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为之倾倒,却难以说服知识分子。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说:“清军‘多用读书人’,而太平军则‘无读书人’”。【25】虽然洪秀全要自己“开科取天下士”的豪迈理想终于得到了满足,但情景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尽管太平天国明显地大力争取正统的优秀人物,然而应试的文士还是寥寥无几。……太平军占领区的文人经常被责成参加考试,违者处死,但他们的热情一直不高。偶尔被迫的应试学子宁可在试卷写上嘻笑怒骂之词而以身殉(旧传统)。”【26】尽管太平天国打着兴汉灭满的旗号,大多数的汉人知识分子最后都聚拢在清廷一边,他们训练的湘军、淮军等部队之战力凶悍不输于初期的太平军。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的大神对太平天国的大神的绝地反击。在太平天国节节败退的后期,无数天国军民惨遭清军杀戮。被俘的太平军主要将领多被处以凌迟极刑。

简又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死亡人数的估计是:

“以动员言,两军征用之兵员(连各省响应者合计)约一千万人(?)。以死亡言,两军兵勇与受害的人民以千万计。(据美著者卫三畏《中国》S. W.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一书估计约二千万,另有谓五千万,但据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上册页217估计以为当在一万万以上,迄无确数可稽。)”【27】

从太平天国的思想起源和造成的后果来看,它或许可称为基督教传播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

-—————————————————————————————————————————————————————

参考文献



  1. 郭廷以,“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收录于《近代中国的变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2.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猛进书屋,1962年。(下称“简”)第一章,16-17,19,23,35,41-42页

  3. 邹明德,“太平天国上帝教: 基督教的东方教派”, 《学术月刊》 1987年第11期59-64

  4. 简,第2章,55,58,62-63,72,74,106,108-110页

  5.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tptgs/index.htm. (下称“罗”)第22卷,第5章

  6.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下称“茅”)上册,第二章,184页

  7. 武志红,《巨婴国》,https://www.100ben.net/juyingguo/,第一章

  8. 罗,第42卷,第1章

  9. 简,第7章,417,456页

  10. 茅,导言,29页

  11. 费正清 (Fairbank, J. K.),《费正清中国史》, 吉林出版集团 2015,第10章,284页

  12. 简,第3章,117页

  13. 罗,第22卷,第4章

  14. 简,第5章,276页

  15. 罗,第30卷,第2章

  16. 罗,第22卷,第1章

  17. 简,第8章,490页

  18. 罗,第22卷,第5章

  19. 罗,第1卷

  20. 简,第16章,1319页

  21. 罗,第22卷,第3章

  22. Norenzayan, A. Big Go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 简,第17章,1373页

  24. 茅,中册,第17章,451,455页

  25. 茅,中册,第14章,267页

  26.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六章“太平军叛乱”,http://www.guoxue123.com/other/jq/qing1/049.htm

  27. 简,绪言,1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