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包老 走向未来


2007年10月29日0时16分收到浦志强的短信,告知:\"包遵信先生已于2007年10月28日18时在京病逝,享年70岁。敬请各位师友同道相互转告,以缅怀这位引领八十年代青年走向未来的启蒙者!\"



实际上,早在10月24日,与张祖桦老师见面时,他就告诉说,包老已经在医院,这是第三次脑溢血发作了,前两天刚出院,由于在家摔倒,头着地,因此很危险。医生说如果做手术只有1%生还的希望,但家人还是决定做手术。



但是,直到收到浦志强的短信,才知道包老确实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在记忆里,曾经三次见过包老。第一次是2004年参加为章诒和的颁奖,包老不顾老迈,与我们一起长途跋涉到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那次颁奖仪式很成功,虽然也有便衣秘密参与了,但基本没有受到骚扰。包老给人印象是和蔼可亲,还让包老留下联系方式。



第二次是2005年,具体时间忘了,在三味书屋参加公民半月谈。那次忘了是谁主讲,但记得包老去了。
第三次也是在2005年,有一天与张祖桦、王治晶、张耀杰、俞梅荪一起去包老家,听包老和蔼可亲的教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饭馆一起吃饭。



历史应该记住今天,2007年11月3日,不仅仅要记住我们与包老的告别,也要记住极权者的荒唐与无耻。早上08时51分,在去参加包老告别仪式的路上,又收到浦志强的短信:\"我被带到樊家村派出所,不能前去送别包先生上路了,麻烦朋友们帮我跟老包告个假吧,此刻泪如雨下。\"



向死人告假,真的很荒唐,但只有在极权体制下才会出现。这实在让人悲愤,\"亲戚或余悲,他人既已歌\"。当即给浦志强回复,\"真是太无耻了,人都死了,连告个别都不让,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同悲同苦别包老,追忆追思向未来!\"



包老,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您告别,看到您那慈祥的脸,知道这将是最后一次看到您了。但当看到您静静躺在鲜花中时,又不忍心打扰您的美梦,只能在心里说一声,\"包老,一路走好!\",轻轻地把一束白玫瑰放在您的身上。



当棺材盖即将合上的那一刻,我知道,作为后生的我再也不能见到您了。作为一位80后出生的青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读到您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也没能够亲自聆听到您在天安门广场发出的声音,但您的思想、您的风骨,将驱使我继续向前,走向未来!



但如何走向未来呢?著名法学家于浩成先生的挽联\"一生追求真理,传播真理,堪称启蒙先导;到死追求自由,捍卫自由,无愧维权英雄。\"启蒙和维权,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主题。但对推动中国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而言,最有效的还是维权。因为维权不仅仅可以维护民众的权利,也可以在维权过程中对民众进行启蒙。因此,只有维权,才是走向未来的道路。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悼念包老 走向未来


2007年10月29日0时16分收到浦志强的短信,告知:\"包遵信先生已于2007年10月28日18时在京病逝,享年70岁。敬请各位师友同道相互转告,以缅怀这位引领八十年代青年走向未来的启蒙者!\"



实际上,早在10月24日,与张祖桦老师见面时,他就告诉说,包老已经在医院,这是第三次脑溢血发作了,前两天刚出院,由于在家摔倒,头着地,因此很危险。医生说如果做手术只有1%生还的希望,但家人还是决定做手术。



但是,直到收到浦志强的短信,才知道包老确实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在记忆里,曾经三次见过包老。第一次是2004年参加为章诒和的颁奖,包老不顾老迈,与我们一起长途跋涉到北京郊区的小山村,那次颁奖仪式很成功,虽然也有便衣秘密参与了,但基本没有受到骚扰。包老给人印象是和蔼可亲,还让包老留下联系方式。



第二次是2005年,具体时间忘了,在三味书屋参加公民半月谈。那次忘了是谁主讲,但记得包老去了。
第三次也是在2005年,有一天与张祖桦、王治晶、张耀杰、俞梅荪一起去包老家,听包老和蔼可亲的教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饭馆一起吃饭。



历史应该记住今天,2007年11月3日,不仅仅要记住我们与包老的告别,也要记住极权者的荒唐与无耻。早上08时51分,在去参加包老告别仪式的路上,又收到浦志强的短信:\"我被带到樊家村派出所,不能前去送别包先生上路了,麻烦朋友们帮我跟老包告个假吧,此刻泪如雨下。\"



向死人告假,真的很荒唐,但只有在极权体制下才会出现。这实在让人悲愤,\"亲戚或余悲,他人既已歌\"。当即给浦志强回复,\"真是太无耻了,人都死了,连告个别都不让,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同悲同苦别包老,追忆追思向未来!\"



包老,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您告别,看到您那慈祥的脸,知道这将是最后一次看到您了。但当看到您静静躺在鲜花中时,又不忍心打扰您的美梦,只能在心里说一声,\"包老,一路走好!\",轻轻地把一束白玫瑰放在您的身上。



当棺材盖即将合上的那一刻,我知道,作为后生的我再也不能见到您了。作为一位80后出生的青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读到您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也没能够亲自聆听到您在天安门广场发出的声音,但您的思想、您的风骨,将驱使我继续向前,走向未来!



但如何走向未来呢?著名法学家于浩成先生的挽联\"一生追求真理,传播真理,堪称启蒙先导;到死追求自由,捍卫自由,无愧维权英雄。\"启蒙和维权,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主题。但对推动中国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而言,最有效的还是维权。因为维权不仅仅可以维护民众的权利,也可以在维权过程中对民众进行启蒙。因此,只有维权,才是走向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