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虽未堪《河殇》,犹可作煌论

              解构江泽民政治的信号


政论片《大国崛起》虽然不能与当年影响了几代人(上有省者而下有悟者)的《河殇》相比,但它毕竟是自《河殇》之后一部品位最好的政论片。就其整体哲学根底来论,《大国崛起》是新黑格尔主义作品。新黑格尔主义主张国家权力优于个体权利,它导致法西斯政治已经为世界哲学界所公认。但之于《大国崛起》,倘无此明显意图。它所谈的国家内部利益整合即协调各个阶层利益,确乎高于江泽民的“什么都能代表”的大忽窿式政治无知。换言之,可以把它视为是解构江泽民政治的一个信号。按中共传统的“路线斗争”图式来看,它也有可能是一个拨乱反正的信号。至于什么为“正”,尚有待讨论。


是“正”到传统的中央集权那里去呢,还是“正”到为中国政治真正现代化铺路那里去,现在尚无法下判语。


            江泽民时代:中央道德权威荡然无存


江泽民时代给胡温新政留下了巨大的政治债务,如无发展的增长(这是胡温着力调控经济的根本之所),又比如对法轮功采取的惩罚过度(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对法轮功问题只字未提而有意软化局面)。而如此巨大的政治债务形成,实在是江泽民十三年之政治根本就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最后不得不选择“以腐败换团结”的操作路径。本来,后邓时代的中央权威面临伦理考验,所谓“放乱收死”是也;江泽民之出乃中下之材治国,中央权威已经荡然无存。


但现实政治中,中央权威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民主最发达的美利坚还是“松散型”的英联邦国家,关键是:这个权威能否道德化,即中央权威要生产的制度产品应该是道德化的,而不能按一个利益集团的想法办,以至于最终无人对政策后果负责。举个最小的例子:1990年代初期实行过自行车统一打号政策,公安系统收了约2亿多元的打号费;到后来,打号政策不再执行,并且打号后自行车丢得更多;最后没人问这个政策是怎样出台的,也没人问那2亿多费用的去向。在制度经济学中,这叫“政策向制度收费”,通俗的说:错误的政策不得纠正,结果只能是国家制度承担政治成本。更通俗地说,公安系统是强行从公民手中抢夺了2亿元钱,这2亿钱实际上是与老百姓骂共产党互为成本的。


江时代无力考虑“政策向制度收费”问题,且对道德主张进行反制,如其痛击法轮功之“真、善、忍”(实际上邓时代就提出过“真、善、美”),最终导致全民性道德失序,中央的道德化制度生产也等于破产了。时谚云:“毛泽东领着一伙子穷光蛋,邓小平领着一伙子贪污犯,江泽民领着一伙子下三烂。”


中国古语有云:“昏官之害胜于贪官,因其涂狼籍,终无转智之机。”坦言之:邓小平时代的贪官多少还做些实事,而江泽民时代的贪官几乎毫无例外地是“昏贪合体”。试比较北京的陈希同与河北的程维高,便知一二:尽管前者被处重刑而后者仍享副部级待遇,但要放在百姓里面公论,陈希同的形象要比程维高的形象好多了;但是,限于国家对舆论的控制,尚无人敢出来做此主张。许多关于陈希同已得保外的消息,不过“风闻”而已。


晦涩的寓意:应当有人出来向人民道歉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虽有针对异议的政治威胁含义,但更大的成份是针对中共高层权力体系的。他对江泽民时代的道德纠偏也许在下下一届(17大)任内都无法完成,但是由此而企盼的中央权威重塑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成了必然的选项。观察家并不能因为《大国崛起》是胡温新政主张中央权威重建的诠释,就认为这是篇“青词”之颂。《大国崛起》在德意志部分深刻地反省了德国非民主崛起的世界性后果——两次世界大战,在哲学反思上,这叫“启蒙的罪恶”,尽管《大国崛起》几乎没能表达其哲学底蕴。


大国崛起,特别是旧帝国复位(于地缘政治及国际社会)应当具有深刻的理智,并且要加上领导人的个人道德胸怀,比如《大国崛起》中提及德国与波兰和解的钥节即勃兰特之跪。中国在地缘政治中,与日本关系最不相谐,日本没有勃兰特,固然为东方传统所致,而中国主动宽容日本则成为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选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由于经济体积迅速膨胀且军力增长,让美国最不放心,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成为美国可接受的伙伴。另一方面,除非美国突然崩溃(如恐怖主义的大规模袭击),中国才有成为“世界之王”的可能。然而,世界正在发生非常重大的转变,如果“民主同盟”一旦形成,那么雅尔塔体制将无任何残值可折。此时,中国政治并没民主化,那么这个大国的崛起只能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例外”。富有但无真正的道德感召力,强大但国民对政治制度高度冷漠。作为生活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我当然不乐见此种情状,并且更盼中国出现一个道德化的权力秩序,循序渐进接受民主宪政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于是,不揣“一蠡之陋”而测“观外之海”,可以说:如果《大国崛起》确实表达了一套渐进民主的整体思路,那么它真地是一部可以留誉于史的政论片。也就是说:虽未堪《河殇》,犹可作煌论!


对于勃兰特之跪,则有国内政治诠释:中国没负有德国那样的国际政治债务,但相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的确是欠对人民一跪的!尽管这并不一定要求这个党的领袖跪下来,但是必须要有对国民的郑重道歉。


明年,2007年,是反右50年,应该有执政党的领袖出来道歉;大后年,2009年,是六四20年、镇压法轮功10年,应该有执政党的领袖出来道歉,表达明确的和解愿望与悔过自新的意向。


只有国家内部的和谐即如《大国崛起》所力欲表达的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真诚愿望和实际政治抉择,一个大国才能真正崛起。否则的话,即使崛起了又与国民何干?


2006年12月13日写于绵逸书房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大国崛起》:虽未堪《河殇》,犹可作煌论

              解构江泽民政治的信号


政论片《大国崛起》虽然不能与当年影响了几代人(上有省者而下有悟者)的《河殇》相比,但它毕竟是自《河殇》之后一部品位最好的政论片。就其整体哲学根底来论,《大国崛起》是新黑格尔主义作品。新黑格尔主义主张国家权力优于个体权利,它导致法西斯政治已经为世界哲学界所公认。但之于《大国崛起》,倘无此明显意图。它所谈的国家内部利益整合即协调各个阶层利益,确乎高于江泽民的“什么都能代表”的大忽窿式政治无知。换言之,可以把它视为是解构江泽民政治的一个信号。按中共传统的“路线斗争”图式来看,它也有可能是一个拨乱反正的信号。至于什么为“正”,尚有待讨论。


是“正”到传统的中央集权那里去呢,还是“正”到为中国政治真正现代化铺路那里去,现在尚无法下判语。


            江泽民时代:中央道德权威荡然无存


江泽民时代给胡温新政留下了巨大的政治债务,如无发展的增长(这是胡温着力调控经济的根本之所),又比如对法轮功采取的惩罚过度(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对法轮功问题只字未提而有意软化局面)。而如此巨大的政治债务形成,实在是江泽民十三年之政治根本就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最后不得不选择“以腐败换团结”的操作路径。本来,后邓时代的中央权威面临伦理考验,所谓“放乱收死”是也;江泽民之出乃中下之材治国,中央权威已经荡然无存。


但现实政治中,中央权威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民主最发达的美利坚还是“松散型”的英联邦国家,关键是:这个权威能否道德化,即中央权威要生产的制度产品应该是道德化的,而不能按一个利益集团的想法办,以至于最终无人对政策后果负责。举个最小的例子:1990年代初期实行过自行车统一打号政策,公安系统收了约2亿多元的打号费;到后来,打号政策不再执行,并且打号后自行车丢得更多;最后没人问这个政策是怎样出台的,也没人问那2亿多费用的去向。在制度经济学中,这叫“政策向制度收费”,通俗的说:错误的政策不得纠正,结果只能是国家制度承担政治成本。更通俗地说,公安系统是强行从公民手中抢夺了2亿元钱,这2亿钱实际上是与老百姓骂共产党互为成本的。


江时代无力考虑“政策向制度收费”问题,且对道德主张进行反制,如其痛击法轮功之“真、善、忍”(实际上邓时代就提出过“真、善、美”),最终导致全民性道德失序,中央的道德化制度生产也等于破产了。时谚云:“毛泽东领着一伙子穷光蛋,邓小平领着一伙子贪污犯,江泽民领着一伙子下三烂。”


中国古语有云:“昏官之害胜于贪官,因其涂狼籍,终无转智之机。”坦言之:邓小平时代的贪官多少还做些实事,而江泽民时代的贪官几乎毫无例外地是“昏贪合体”。试比较北京的陈希同与河北的程维高,便知一二:尽管前者被处重刑而后者仍享副部级待遇,但要放在百姓里面公论,陈希同的形象要比程维高的形象好多了;但是,限于国家对舆论的控制,尚无人敢出来做此主张。许多关于陈希同已得保外的消息,不过“风闻”而已。


晦涩的寓意:应当有人出来向人民道歉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虽有针对异议的政治威胁含义,但更大的成份是针对中共高层权力体系的。他对江泽民时代的道德纠偏也许在下下一届(17大)任内都无法完成,但是由此而企盼的中央权威重塑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成了必然的选项。观察家并不能因为《大国崛起》是胡温新政主张中央权威重建的诠释,就认为这是篇“青词”之颂。《大国崛起》在德意志部分深刻地反省了德国非民主崛起的世界性后果——两次世界大战,在哲学反思上,这叫“启蒙的罪恶”,尽管《大国崛起》几乎没能表达其哲学底蕴。


大国崛起,特别是旧帝国复位(于地缘政治及国际社会)应当具有深刻的理智,并且要加上领导人的个人道德胸怀,比如《大国崛起》中提及德国与波兰和解的钥节即勃兰特之跪。中国在地缘政治中,与日本关系最不相谐,日本没有勃兰特,固然为东方传统所致,而中国主动宽容日本则成为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选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由于经济体积迅速膨胀且军力增长,让美国最不放心,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成为美国可接受的伙伴。另一方面,除非美国突然崩溃(如恐怖主义的大规模袭击),中国才有成为“世界之王”的可能。然而,世界正在发生非常重大的转变,如果“民主同盟”一旦形成,那么雅尔塔体制将无任何残值可折。此时,中国政治并没民主化,那么这个大国的崛起只能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例外”。富有但无真正的道德感召力,强大但国民对政治制度高度冷漠。作为生活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我当然不乐见此种情状,并且更盼中国出现一个道德化的权力秩序,循序渐进接受民主宪政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于是,不揣“一蠡之陋”而测“观外之海”,可以说:如果《大国崛起》确实表达了一套渐进民主的整体思路,那么它真地是一部可以留誉于史的政论片。也就是说:虽未堪《河殇》,犹可作煌论!


对于勃兰特之跪,则有国内政治诠释:中国没负有德国那样的国际政治债务,但相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的确是欠对人民一跪的!尽管这并不一定要求这个党的领袖跪下来,但是必须要有对国民的郑重道歉。


明年,2007年,是反右50年,应该有执政党的领袖出来道歉;大后年,2009年,是六四20年、镇压法轮功10年,应该有执政党的领袖出来道歉,表达明确的和解愿望与悔过自新的意向。


只有国家内部的和谐即如《大国崛起》所力欲表达的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真诚愿望和实际政治抉择,一个大国才能真正崛起。否则的话,即使崛起了又与国民何干?


2006年12月13日写于绵逸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