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李克强的悲剧破灭了一个时代知识人的梦想

李克强的离去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什么?二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尽管有改善民生的想法,但根本目的在于挽救中共政权。这就是为什么当八九民主运动让中共感到有政权危机时,邓小平会坚定地动用军队镇压。这也是习近平为什么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也要打击民营经济的原因。如果我们看清楚了这一点,兴起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本质上就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再版。

阅读更多

闵良臣:《炎黄春秋》之“死”的意义所在

似这样一种现状,《炎黄春秋》不论是停刊还是被改编成一本宣传品,都正好证明了中国大陆到底有没有民主有多少民主,同时也是对那些认为当今圣上“圣明”者一个最好最有力的回答。我想,这大概就是作为一本披露历史真相、勇于说真话的《炎黄春秋》之“死”的意义所在。

阅读更多

章立凡: “反右” 动因及后果的再研究——对李慎之先生迟到的商榷与纪念——《往事微痕》文章精选之八

在纠正“两个凡是”彻底否定和“文化大革命”多年之后,中国开始走向法治,提倡政治文明。文明之道,宜细不宜粗。首先需要理性地总结历史教训,梳理政治情结,才能重建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古人认为察狱情实乃主政者的取胜之道,这场据统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右派”都属于冤枉的历史大冤狱,是否有必要保留百分之零点一的第三个“凡是”,也是一个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阅读更多

江棋生:略议湘人郭嵩焘

湘人预言者郭嵩焘,长眠于汨罗已然130余年。然而从今往后,中国大陆真的还需要170年,才能走出秦汉以来累积的政教流弊吗? 窃以为,肯定不会那么久了。

阅读更多

徐琳:再论刀郎的《罗刹海市》

刀郎的《罗刹海市》现象是不满现实者们的一次大集结,长期被压抑的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安全又能够畅快地表达不满情绪的方式——点击播放、转发、点赞刀郎的《罗刹海市》,上百亿的点击率反映了不满现实者群体的庞大,尽管有些点击播放者只是出于好奇,甚至有些是反方人士为了探个究竟,但不满现实者无疑是绝大多数,这从点赞、评论就可以看出来。

阅读更多

江棋生:推介许成钢先生的《驱散迷雾》

换句话说,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消灭私产,实现共产。而在我看来,和平演变的一个必备要素,是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的财产所有权不能被剥夺,或者叫私产神圣不可侵犯。由此可知,共产党的初心与和平演变乃是死对头,只要共产党“不忘初心”,它就必定会一味地反对和平演变,并把这种反对说成是给中国寻求变好之路的独门秘笈。

阅读更多

徐琳:宪法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有些国家也制定了所谓宪法,表面上也对最高权力者的权力作出了一些限制,但实际上他可以利用所拥有的权力来控制其他权力,实际上他的权力仍然是绝对的、无限的。还有些国家表面上对最高权力者的期限作出了限制,但他可以通过玩二人转的方式长期把持最高权力。诸如此类的宪法都不是真正的宪法,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

阅读更多

徐琳:也谈刀郎的《罗刹海市》

音乐艺术界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其中的各种丑陋现象在社会其他领域、角落也有,具体表现大同小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刀郎的反击更不是格局小、心胸狭窄。艺术其实是没有排他性的,一个作品、一种风格受欢迎,并不会导致另一个作品、另一种风格不受欢迎,人们可以既喜欢这个也喜欢那个,这并不冲突。

阅读更多

一真溅雪:邓小平的庐山真面目──一个为了维护共产党一党独裁的极权统治及统治集团的利 益什么事都干得出的大独裁者

邓小平长期以来与周恩来一样,唯毛(泽东)的马首是瞻,作为毛的帮凶和打手,邓积极参与了中共历史上历次残酷的狗咬狗式的帮派斗争。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读者自会对被中共及其宣传机器、无耻专家、学者吹捧为“英明、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究竟为何许人也?也许会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和接近真实的判断。

阅读更多

许成钢、张杰:驱散迷雾:中国经济增长、产业革命和民主转型

当习近平一味地反对和平演变,反对颜色革命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把中国的路堵死了。反对和平演变对于中共来说,是保证它统治的核心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人类的历史,唯一能使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好的途径就是和平演变。因为除了和平演变之外,要么就是暴力,要么就是破坏,要让人类远离暴力和破坏,就要用和平的方式朝美好的方向演变。

阅读更多

江棋生:仲夏等闲心 笑看鹅怼鹅

一地鹅毛之后,俄罗斯是浴火重生,还是分崩离析?显然,眼下难有定论,只能拭目以待。不过,对我来说,有一件事是铁定要做的,那就是:在静观风云、拭目以待之前,与《一枚园地》的砚耕之友在线下欢乐相聚,一起煮酒啖鹅,不醉不归。

阅读更多

徐琳:人生的意义

为实现这样的社会而去抗争,往往会使自己的生活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甚至会有牢狱之灾,曾经有很多人已经为此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也活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在为此奋斗的过程中,我的心是坦然的,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的行为是自主的,这是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我没有愧疚,我已经克服了恐惧。

阅读更多

洪予健牧师:爱里无惧怕

今年是信友堂公开纪念六·四祷告会的第十三个年头。 2009年,王怡牧师起草了《华人基督徒关于六·四二十周年的宣告》(以下简称宣告),一群华人基督徒首次勇敢地公开联名签署了这份历史性文告,呼吁海内外华人教会在每年5.12至6.4期间举办 专题祷告会。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