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楚朦,90后,一个追求自由的聋人女孩,为了自由,她只身在欧罗巴流浪。她是一个行吟诗人,一边行走,一边写诗,用诗歌记录她的流亡人生。
序
他們說,
在世界未取名前,
萬物只是沈默的影子。
直到那口井被掘開——
名字,像水一樣從深處湧出,
爲石頭賦予“山”,
爲灰燼賦予“火”,
也爲妳和我賦予彼此的呼喚。
但現在,
井口被封了三千年,
守井人,
一代代地失語,
只記得:“不能靠近自己的名字。”
直到某日,
一個孩子出現了,
他站在井邊,
說出了那些
——被遺忘的名字。
風停了,
鳥兒不再鳴叫,
所有被喚回的人,
都睜開了眼。
一、守井人的禱詞
——未完成的沈默禱詞
他們從不仰頭,
臉埋入灰色的泥裏,
在星辰之下種下咒語,
用牙齒咬住每一個要發出的字。
他們手上的紋路,不是掌紋,
而是刻入骨頭的銘文。
他們守著一口不該說話的井,
也守著無數,
已經消失的“我”。
有時會有人來,
想要往井裏喊出亡人的名字。
守井人會低聲說:
“名字不屬于妳了。”
然後將那人推進井中,
用井水,
把聲音慢慢溶解。
二、無聲的孩子
——被遺棄的歸宿
他沒有舌頭,
卻聽得懂所有夢裏的語言。
他路過雪地,
雪就拼出一個個陌生的字;
他走過枯田,
稻草人會低頭呼喚他爲“主”。
他說出的不是聲音,
而是氣息與沈默之間的律動——
那些從神,
流落下來的音節,
那些被時間遺棄的舊名。
他在井邊蹲下,
聽見水底有一個聲音正在倒數:
“……十三,十二,十一……”
井在蘇醒,
名字在流動,
世界開始脫殼——
三、被喚醒的名字
——舊名蘇醒,新神誕生
第一聲,是從井中浮起的。
不是音,不是字,
而是一種疼痛的結構,
它在每一個聽見者腦海中,
刻出一道橫紋,
像傷口,像拱門。
那名字,是風暴前的低壓,
是神核碎片的排列組合,
它本不該被記起,
卻因那孩子的凝視而裂開。
遠方的山開始低語,
沈睡的塔顫抖如落葉,
一位已經被世界忘記的人,
緩緩睜開眼——
“我……曾是黎明之書的第一頁,
但現在,我的名字不再是光,
而是讓光熄滅的詞。”
他從井水中走出,
頭頂懸著三枚的星辰,
每走一步,空氣就破碎一層,
像在逼近語言的邊界。
他不是神,
但他曾是一個“詞語”。
他不是詞,
但他喚醒了所有詞的疼痛。
四、第一名的代價
——每一個字,都需要以遺忘支付代價
那井,
曾是神用自己的喉嚨挖出的。
祂把第一個名字刻在舌根,
然後用牙齒將其咬斷,
丟入深淵,
于是世界有了“開始”,
也有了“遺忘”。
如今,
孩子喚醒了那被咬斷的名字,
天地便開始退化——
鳥鳴變成了灰塵,
人類的聲音變成了流沙,
書本的字消失,
只剩紙張的“痛”。
有人開始忘記“火”如何燃燒,
有人開始忘記“人”意味著什麽。
而最先聽見那名字的守井人,
在一夜之間,全部化爲石像,
嘴裏仍咬著各自的名字,
像咬住一段即將溺亡的呼吸。
孩子站在井邊,
閉上眼,低聲說:
“如果名字是一種召喚,
那代價,
就是要所有人留在原地,
不斷被召回,
直到世界遺忘自己。”
于是他走下井底,
一步一聲,
將自己的影子釘入每一級石階,
最後,
只留下一句話:
“我會替妳們守著這口井,
直到妳們不再需要名字。”
五、我聽見自己的名字
——名字不是歸屬,而是一場命運的召喚
那一夜,
我在夢中行走,
腳下是一片幹裂的羊皮紙,
每一條裂縫,
都通往一個未寫完的詞。
風從井的方向吹來,
它沒有聲音,
卻把我推向某種等待已久的回聲。
我聽見了。
我的名字——
不是我熟悉的那個,
不是父母喚我,
不是書頁署名,
而是另一個,
深埋在骨縫和夢核之間的詞。
那個名字太長,
需要用八口氣才能念完;
那個名字太重,
念完它,
我的舌頭開始裂開。
我看見自己被它召出體外,
成爲一團煙霧,
在天空和深淵之間遊走。
那一刻我明白,
我不是“我”,
我只是一個詞的臨時居所,
而現在,
詞來收回它的身體。
我低頭,
看見自己胸口浮現舊文:
“第十三位記錄者。”
那是我的命運,
不,是“名字”給予我的任務——
繼續寫下所有人的命運,
直到語言本身死去。
六、白頁之夜
——當語言熄滅,我們成爲彼此的聲音
那一夜,
我坐在世界的最後一頁上,
手中握著一支未曾蘸墨的筆。
天地沒有光,
只有無數空白頁從天而降,
像雪,
卻沒有重量;
像信,
卻沒有收信人。
我開始寫。
不是用字,
而是用我的呼吸、
用我的猶豫、
用我曾經不敢言說的疼痛。
每寫一個“空白”,
就有一個名字歸來。
他們從井底、夢中、廢墟下爬出,
站在我身後,
不說話,只呼吸,
像森林一樣。
我寫下黃狗的骨骼,
它化爲一座金色的山丘;
我寫下黑羊的角,
它落地生根,
成爲通向星辰的梯子;
我寫下那孩子的背影,
他轉頭笑了,
把井重新合上。
而當我寫下“我”的那一刻——
整片紙張突然變得透明,
我看見了寫我之人,
他用我寫下我的命運,
他也在等我,寫下他的。
這就是最後的筆觸,
“語言未死,
它只是等待一個
敢于寫出沈默之人。”
于是我放下筆,
不再寫,
只見——
觀衆走過來,
在這場白頁之夜,
他們將用彼此的名字,
再次喚醒世界。
2025-04-20複活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付勇:创立大同民主制度——铺筑人类发展坦途(10)第五章 创建中国大同民主(五)
- 黎智英案进入结案陈词 他的健康状况成国际关注焦点
- 余东海:只要马家在宪,就是极权主义(东海微言)
- 金仲兵:民企困局之上,《民促法》生存困境与法权保障——炜衡所《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与刑事辩护专题研讨会》的发言整理
- 付勇:创立大同民主制度——铺筑人类发展坦途(9)第五章 创建中国大同民主(四)
- 美财政部数据:日本仍是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者,中国位居第三,在英国之后
- 一真溅雪:氮肥厂十年 (四)
《零八宪章》十周年
- 蔡楚:诗三首——致刘晓波、刘霞(纪念刘晓波殉难八周年)
- 北明:中国人权律师行动
- 天安门母亲:1989年“六四”惨案三十六周年祭(完整版)
- 黄雪琴首获美国会议员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好友:努力获国际肯定
- 专访徐友渔:从哲学家到北京囚徒:我对这种人生很满意
- 曾建元:劉曉波、中國民主化與臺灣
- 晓流:迎元旦 贺新春 ——晓波含笑于九泉
- 《我没有敌人》:林培瑞眼中的刘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