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新越南

 


如果你还认为越南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那你肯定错了。在高盛公司评选出的最有潜力追上金砖四国的\"新钻11国\"中,越南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排在榜首。前不久,日本《经济学人》杂志提出未来高增长经济体\"VISTA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概念,越南也是其中最被看好的一个:国家富了,人民也快乐起来。根据英国经济智库NEF在2006年的调查,亚洲人以越南人最快乐,排在全球第12位。


\"越南速度\"令人惊讶


清晨的越南都市,满大街呼啸而过的都是摩托车,黑压压的一片,像黄蜂一样飞奔疾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越南人常说,美国和越南都是\"车轮上\"的国家,不同的是,美国人开的是汽车,而越南人开的是摩托车。


河内普通的四口之家一般都有2到3辆摩托车,此前有统计说河内有牌照的摩托车超过180万辆,这对于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确实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果再加上一些没有牌照的,河内摩托车的实际拥有量很可能超过了200万。


越南人仿佛一骑上摩托车,听到摩托车的马达一响,整个人都会变得兴奋起来,每个人似乎都有非常紧急的事要办,在大街小巷风驰电掣,这就是\"越南速度\".越南摩托车的车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越南的发展速度。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4%,居东南亚国家之首。2006年,这一数字为8.2%,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外界评论说,越南已成为中国、印度之后,亚洲又一个实现经济腾飞的新兴经济体。10多年来,越南经济飞速发展,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的人,从1990年的51%减少到了现在的8%.此外,越南已成为世界头号胡椒出口国,腰果和咖啡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百姓拥入股市淘金


在越南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似乎永远人头攒动。越南股市上流传颇广的一个笑话是:一个多年酗酒的人居然为了炒股戒掉了20多年的酒瘾,因为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股市,已经没有钱买酒了。在越南,不仅\"上班族\"炒股,退休人员或者家庭主妇来炒股的也比比皆是。目前相当多的越南人都说自己在炒股。


2006年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股指上涨了14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金融市场之一,甚至超过了全年股指上涨130%的上海股市。今年4月以来,越南股市有所回落,不少人亏了钱,但大部分股民并没有因此撤出资金。不久前,越南媒体的一份读者调查显示,有46.6%的受调查者依然计划继续进军股市,仅有5.3%的人愿意基于安全考虑把钱存入银行。


出现这种局面的大背景是越南正在经历巨大的经济变革,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尤其显著。有人打比方说,\"越南加入WTO,这就等于是整个越南在美国上市了。\"此外,由于越南股市一开张就对外国人开放,因此吸引了很多想来淘金的外国人,占地理优势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越南曾随机对两家证券机构进行过统计,发现在这两个机构内以实名开户的外国投资者有260户,其中只有一位不是中国人。而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并不以自己的名义开户,因为投资越南股市的外国人办理开户手续相对复杂,费用也比较高,大约是越南人的四五倍,越南政府对外国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数量也有所限制。为了争取更多更大的投资,许多中国人取了各式各样的越南名字。


价格水平令人咋舌


越南都市的物价之高远远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其物价水平已贵过中国的广州、深圳,直逼香港。尤其是土地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


在越南,最重要的私人财产不是存款而是土地。虽然按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国有,但是个人买下了土地之后就可以建房,还可以转让、抵押甚至传给儿孙。因此,这里的建筑大都又细又长,人们买不起大块土地,只好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往上盖。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生活并不轻松。由于年轻人买不起地,家中几代同堂的现象非常普遍。还有很多人利用自家楼下的门面开小吃店、咖啡馆或者出租。


在越南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黄金地段商铺价格甚至直逼东京银座、纽约第五大道等国际知名中心商务区。有数据显示,胡志明市商业中心滨城市场的商铺价格三年来上涨了40%.1996年的土地价格已经高达每平方米3000多美元,现在的土地价格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美元了。曾有人算过,如果用黄金计算,230两黄金才可以买一平方米,真是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近几年,随着富裕的越南家庭从各省迁移到大城市,胡志明市和河内市中心的房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鼓励外商投资房地产,越南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规定凡投资于商品住宅区项目的外国投资者均可享受税费优惠。在胡志明市,中国企业也瞄准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商机,开始大手笔介入进来。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房地产商接下了整个南西贡新区的开发计划,建造了一个名为\"富美兴新都心\"的城市新区。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城市湿地,而现在已经高楼林立,住宅开发已完成数百万平方米,包括现代建筑风格的高层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这里的公寓的均价是每平方米2200美元,一套公寓至少要20多万美元,而独栋别墅则少说也要四五十万美元。


中产阶层热衷奢侈


胡志明市的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400美元,是同期越南全国平均水平(720美元)的3倍多。近5年来,河内与胡志明市的个人每月可支配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从18%猛增到40%.


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出现了一批新兴中产阶级,在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享受着一掷千金的快感。黎阿美是胡志明市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33岁的她月薪已经达到近3000美元,她穿着时尚,出入高档写字楼和美容院。她家里的电视已经换了4台,每一台都是当时最流行的,家里有汽车但并不常开,有一名专门的摩托车司机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她在海边拥有自己的别墅,除了热衷股票交易外,还买了两处土地作为投资,如今每一处的价值都超过了50万美元。


黎阿美身边的朋友很多像她一样,工作紧张,薪水诱人,休闲时打打高尔夫球或者去海边别墅休假。他们的购买力让人吃惊,无论是在昂贵的餐厅吃饭,还是频繁更换几百美元的手袋,在这群新兴的中产阶级看来,是很平常的事,而就在几年前,这一切还只是为少数富裕的越侨独享。


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在胡志明市和河内,中产阶级的人数还在不断扩大。如果以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形容越南经济发展的话,可以说越南已经脱离了486时代,进入了奔腾时代。


对外国人认知有别


提起越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战争。的确,在这里,战争的影子挥之不去。如今,当年的弹坑成了鱼塘,地道成了旅游景点,战争的记忆在逐渐远去,但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建筑举目皆是,传统的古朴淳厚与法式的浪漫氛围相互辉映,诉说着这个国家的沧桑。


在河内的美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前有两个集装箱一样的东西,把使馆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显然是用来防止植老鞯摹?0多岁的人大多对美国人没什么好感,认为他们总是很大声地对别人讲人权,但自己却从不做出表率。但是,对于不少没有战争记忆的年轻人来讲,反而是比尔。盖茨更亲切。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能给越南带来很多机会,有很多的越南学生都想去美国留学。任何国家之间都会有愉快和不愉快的经历,重要的是美国能给越南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法国曾占领越南几十年,但越南人对法国却不是太反感。也许是其影响深入了到了越南人的血液,生活中也保留了太多法国人的习惯,比如越南的建筑,越南人喝咖啡、吃面包的习惯等。越南语中不少词语的发音也源于法语,可以说法国人留下的东西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国人知道自己犯的错,并且诚心悔改。如今法国对越南的帮助很大,给他们投资、援助,起码大多数越南人对法国的感情中几乎没有恨的因素。在越南主要城市里都能发现叫\"耶尔辛\"的路,这是为了纪念安葬在芽庄的亚历山大。耶尔辛。这个西方人既是医生也是探险家,是他发现了大叻(位于越南南方,是十分有名的风景区),研究出了鼠疫疫苗,并且带领越南人改善生活环境、脱贫致富。


对于日本人,越南人普遍没什么好感,但是满大街跑的本田摩托车、林立的日本产品广告,以及家家少不了的高档家电,让越南人不得不对这个国家产生某种心理依赖。


越南人如今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越南是国家,不是战场。但长期的战争使得越南人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倾向:警惕外国人,珍视自立和内在的自豪感,他们相信凭借民族自强的精神可以战胜强权和高科技,他们的开车方式就像在工作,勇往直前,快速前进。


关注中国改革成果


走在越南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中国餐馆、汉字招牌。在胡志明市,华人尤其多。华人已经作为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融入越南社会生活当中。打开电视,热播的是中国电视剧,尤其是在假期中,大街小巷里经常传来《西游记》的主题曲,男人们喜欢看像《三国演义》这样历史题材的,女人们则对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尤其喜欢像《中国式离婚》。


走进河内的一家书店,关于中国的书比比皆是,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改革方面,而且几乎所有的书都在研究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俨然一副好学生的态度。在传记类一栏,关于中国领导人的书特别多,关于邓小平的书就有四五种之多,此外中国现任领导人和前任领导人的书都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而同列此位的美国政界人士只有布什、克里、克林顿和希拉里。


用越南人的话说,越南改革是向中国学习的,越南人对中国领导人的思想和魄力十分钦佩,我们也希望越南的政府能带领越南人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起来,与中国领导人有关的书无论对于学者还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很好的教材。


城市发展问题仍多


越南城市给人的印象很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处处涌动着商机,但又不成规模。很多小商小贩挑着担子,里面装着水果或者帽子、口罩、手套之类的日用品沿着大街小巷四处叫卖。好一点的有个固定的摊位,做着小本生意。河内的很多单位都是7点就上班了,一般河内人都不会在家里吃早饭,类似的早点摊是人们的首选。当你坐在小摊旁吃东西的时候,你的头上往往是横七竖八的电线。越南的电线挂在半空,恰好和一般商铺的牌匾差不多高,很多地方想看清招牌确实要下番工夫。


在整个城市中,楼房鳞次栉比,但基本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什么规划。前几年,政府成立了规划部,对新建筑进行管理,但因为拿不出相应资金,只能任其发展。此外,城市里很少见到垃圾桶,公共厕所也不多。基础设施是越南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在某种情况下也影响到了外国投资。政府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河内的公共交通反而不太方便,为数不多的公共汽车经常没有几个乘客,它们只能在不太宽阔的马路上,在摩托车的\"夹道\"中缓缓前进。出租车在河内的处境也不是太好,一来因为老百姓有摩托车没必要坐出租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打的\"太贵了。出租车的起步价虽然只相当于7.5元人民币,但每公里大约要花4.2元。在北京15元就能到的地方,在河内要25元,甚至30多元。河内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只能拉到十几位客人,大多是旅游旺季时的外国人。但最近一两年,城市白领也开始成了他们新客人。


经济泡沫引发担忧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认为,由于有大量储蓄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越南至少可以在五年内保持7%以上的年经济增长率,甚至是两位数的增长。瑞士银行认为,越南已经具备所有的成功要素:高储蓄率、政治稳定、便宜的劳动力和良好的受教育水平。


但是越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是腐败问题和潜在的经济泡沫。越南总理潘文凯曾经说,\"腐败问题已超出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而由于越南的经济体制还不成熟,股市投机和房地产投机正因为腐败问题扩大。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越南正面临着一种典型且极其危险的泡沫\".


也有分析家认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也妨碍了越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南政府本来计划对全国近5000家国有企业中的2800家进行重组,但目前只完成了1/3左右。国有企业吸纳了半数以上的投资,但其中的大多数并非都在盈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内等城市地区也暴露出了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本的马渊发动机公司为了确保人手,将新工厂的厂址选在了越南的中部城市岘港。不少国外企业认为越南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丧失。


尽管如此,越南人对经济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新当选的政府是越南统一以来最有经济头脑的领导班子。以前的越南政府为了平衡,最高的3位领导人都是分别由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地方的人组成,但新政府中有两位来自经济发达的南部,农德孟初任越共中央总书记时,西方媒体就称他为\"改革派\",国家主席阮明哲在当选前是负责胡志明市经济发展的市委书记,而总理阮晋勇则长期负责经济工作。这在历任政府中还是第一次,由此可以看出越南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刮目相看新越南

 


如果你还认为越南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那你肯定错了。在高盛公司评选出的最有潜力追上金砖四国的\"新钻11国\"中,越南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排在榜首。前不久,日本《经济学人》杂志提出未来高增长经济体\"VISTA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概念,越南也是其中最被看好的一个:国家富了,人民也快乐起来。根据英国经济智库NEF在2006年的调查,亚洲人以越南人最快乐,排在全球第12位。


\"越南速度\"令人惊讶


清晨的越南都市,满大街呼啸而过的都是摩托车,黑压压的一片,像黄蜂一样飞奔疾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越南人常说,美国和越南都是\"车轮上\"的国家,不同的是,美国人开的是汽车,而越南人开的是摩托车。


河内普通的四口之家一般都有2到3辆摩托车,此前有统计说河内有牌照的摩托车超过180万辆,这对于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确实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果再加上一些没有牌照的,河内摩托车的实际拥有量很可能超过了200万。


越南人仿佛一骑上摩托车,听到摩托车的马达一响,整个人都会变得兴奋起来,每个人似乎都有非常紧急的事要办,在大街小巷风驰电掣,这就是\"越南速度\".越南摩托车的车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越南的发展速度。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4%,居东南亚国家之首。2006年,这一数字为8.2%,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外界评论说,越南已成为中国、印度之后,亚洲又一个实现经济腾飞的新兴经济体。10多年来,越南经济飞速发展,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的人,从1990年的51%减少到了现在的8%.此外,越南已成为世界头号胡椒出口国,腰果和咖啡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百姓拥入股市淘金


在越南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似乎永远人头攒动。越南股市上流传颇广的一个笑话是:一个多年酗酒的人居然为了炒股戒掉了20多年的酒瘾,因为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了股市,已经没有钱买酒了。在越南,不仅\"上班族\"炒股,退休人员或者家庭主妇来炒股的也比比皆是。目前相当多的越南人都说自己在炒股。


2006年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股指上涨了14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金融市场之一,甚至超过了全年股指上涨130%的上海股市。今年4月以来,越南股市有所回落,不少人亏了钱,但大部分股民并没有因此撤出资金。不久前,越南媒体的一份读者调查显示,有46.6%的受调查者依然计划继续进军股市,仅有5.3%的人愿意基于安全考虑把钱存入银行。


出现这种局面的大背景是越南正在经历巨大的经济变革,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尤其显著。有人打比方说,\"越南加入WTO,这就等于是整个越南在美国上市了。\"此外,由于越南股市一开张就对外国人开放,因此吸引了很多想来淘金的外国人,占地理优势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越南曾随机对两家证券机构进行过统计,发现在这两个机构内以实名开户的外国投资者有260户,其中只有一位不是中国人。而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并不以自己的名义开户,因为投资越南股市的外国人办理开户手续相对复杂,费用也比较高,大约是越南人的四五倍,越南政府对外国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数量也有所限制。为了争取更多更大的投资,许多中国人取了各式各样的越南名字。


价格水平令人咋舌


越南都市的物价之高远远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其物价水平已贵过中国的广州、深圳,直逼香港。尤其是土地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


在越南,最重要的私人财产不是存款而是土地。虽然按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国有,但是个人买下了土地之后就可以建房,还可以转让、抵押甚至传给儿孙。因此,这里的建筑大都又细又长,人们买不起大块土地,只好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往上盖。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生活并不轻松。由于年轻人买不起地,家中几代同堂的现象非常普遍。还有很多人利用自家楼下的门面开小吃店、咖啡馆或者出租。


在越南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黄金地段商铺价格甚至直逼东京银座、纽约第五大道等国际知名中心商务区。有数据显示,胡志明市商业中心滨城市场的商铺价格三年来上涨了40%.1996年的土地价格已经高达每平方米3000多美元,现在的土地价格已经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美元了。曾有人算过,如果用黄金计算,230两黄金才可以买一平方米,真是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近几年,随着富裕的越南家庭从各省迁移到大城市,胡志明市和河内市中心的房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鼓励外商投资房地产,越南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规定凡投资于商品住宅区项目的外国投资者均可享受税费优惠。在胡志明市,中国企业也瞄准了房地产行业的巨大商机,开始大手笔介入进来。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房地产商接下了整个南西贡新区的开发计划,建造了一个名为\"富美兴新都心\"的城市新区。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城市湿地,而现在已经高楼林立,住宅开发已完成数百万平方米,包括现代建筑风格的高层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这里的公寓的均价是每平方米2200美元,一套公寓至少要20多万美元,而独栋别墅则少说也要四五十万美元。


中产阶层热衷奢侈


胡志明市的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400美元,是同期越南全国平均水平(720美元)的3倍多。近5年来,河内与胡志明市的个人每月可支配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从18%猛增到40%.


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出现了一批新兴中产阶级,在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享受着一掷千金的快感。黎阿美是胡志明市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33岁的她月薪已经达到近3000美元,她穿着时尚,出入高档写字楼和美容院。她家里的电视已经换了4台,每一台都是当时最流行的,家里有汽车但并不常开,有一名专门的摩托车司机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她在海边拥有自己的别墅,除了热衷股票交易外,还买了两处土地作为投资,如今每一处的价值都超过了50万美元。


黎阿美身边的朋友很多像她一样,工作紧张,薪水诱人,休闲时打打高尔夫球或者去海边别墅休假。他们的购买力让人吃惊,无论是在昂贵的餐厅吃饭,还是频繁更换几百美元的手袋,在这群新兴的中产阶级看来,是很平常的事,而就在几年前,这一切还只是为少数富裕的越侨独享。


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在胡志明市和河内,中产阶级的人数还在不断扩大。如果以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形容越南经济发展的话,可以说越南已经脱离了486时代,进入了奔腾时代。


对外国人认知有别


提起越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战争。的确,在这里,战争的影子挥之不去。如今,当年的弹坑成了鱼塘,地道成了旅游景点,战争的记忆在逐渐远去,但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建筑举目皆是,传统的古朴淳厚与法式的浪漫氛围相互辉映,诉说着这个国家的沧桑。


在河内的美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前有两个集装箱一样的东西,把使馆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显然是用来防止植老鞯摹?0多岁的人大多对美国人没什么好感,认为他们总是很大声地对别人讲人权,但自己却从不做出表率。但是,对于不少没有战争记忆的年轻人来讲,反而是比尔。盖茨更亲切。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能给越南带来很多机会,有很多的越南学生都想去美国留学。任何国家之间都会有愉快和不愉快的经历,重要的是美国能给越南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法国曾占领越南几十年,但越南人对法国却不是太反感。也许是其影响深入了到了越南人的血液,生活中也保留了太多法国人的习惯,比如越南的建筑,越南人喝咖啡、吃面包的习惯等。越南语中不少词语的发音也源于法语,可以说法国人留下的东西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国人知道自己犯的错,并且诚心悔改。如今法国对越南的帮助很大,给他们投资、援助,起码大多数越南人对法国的感情中几乎没有恨的因素。在越南主要城市里都能发现叫\"耶尔辛\"的路,这是为了纪念安葬在芽庄的亚历山大。耶尔辛。这个西方人既是医生也是探险家,是他发现了大叻(位于越南南方,是十分有名的风景区),研究出了鼠疫疫苗,并且带领越南人改善生活环境、脱贫致富。


对于日本人,越南人普遍没什么好感,但是满大街跑的本田摩托车、林立的日本产品广告,以及家家少不了的高档家电,让越南人不得不对这个国家产生某种心理依赖。


越南人如今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越南是国家,不是战场。但长期的战争使得越南人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倾向:警惕外国人,珍视自立和内在的自豪感,他们相信凭借民族自强的精神可以战胜强权和高科技,他们的开车方式就像在工作,勇往直前,快速前进。


关注中国改革成果


走在越南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中国餐馆、汉字招牌。在胡志明市,华人尤其多。华人已经作为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融入越南社会生活当中。打开电视,热播的是中国电视剧,尤其是在假期中,大街小巷里经常传来《西游记》的主题曲,男人们喜欢看像《三国演义》这样历史题材的,女人们则对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尤其喜欢像《中国式离婚》。


走进河内的一家书店,关于中国的书比比皆是,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改革方面,而且几乎所有的书都在研究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俨然一副好学生的态度。在传记类一栏,关于中国领导人的书特别多,关于邓小平的书就有四五种之多,此外中国现任领导人和前任领导人的书都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而同列此位的美国政界人士只有布什、克里、克林顿和希拉里。


用越南人的话说,越南改革是向中国学习的,越南人对中国领导人的思想和魄力十分钦佩,我们也希望越南的政府能带领越南人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起来,与中国领导人有关的书无论对于学者还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很好的教材。


城市发展问题仍多


越南城市给人的印象很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处处涌动着商机,但又不成规模。很多小商小贩挑着担子,里面装着水果或者帽子、口罩、手套之类的日用品沿着大街小巷四处叫卖。好一点的有个固定的摊位,做着小本生意。河内的很多单位都是7点就上班了,一般河内人都不会在家里吃早饭,类似的早点摊是人们的首选。当你坐在小摊旁吃东西的时候,你的头上往往是横七竖八的电线。越南的电线挂在半空,恰好和一般商铺的牌匾差不多高,很多地方想看清招牌确实要下番工夫。


在整个城市中,楼房鳞次栉比,但基本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什么规划。前几年,政府成立了规划部,对新建筑进行管理,但因为拿不出相应资金,只能任其发展。此外,城市里很少见到垃圾桶,公共厕所也不多。基础设施是越南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在某种情况下也影响到了外国投资。政府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河内的公共交通反而不太方便,为数不多的公共汽车经常没有几个乘客,它们只能在不太宽阔的马路上,在摩托车的\"夹道\"中缓缓前进。出租车在河内的处境也不是太好,一来因为老百姓有摩托车没必要坐出租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打的\"太贵了。出租车的起步价虽然只相当于7.5元人民币,但每公里大约要花4.2元。在北京15元就能到的地方,在河内要25元,甚至30多元。河内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只能拉到十几位客人,大多是旅游旺季时的外国人。但最近一两年,城市白领也开始成了他们新客人。


经济泡沫引发担忧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认为,由于有大量储蓄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越南至少可以在五年内保持7%以上的年经济增长率,甚至是两位数的增长。瑞士银行认为,越南已经具备所有的成功要素:高储蓄率、政治稳定、便宜的劳动力和良好的受教育水平。


但是越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是腐败问题和潜在的经济泡沫。越南总理潘文凯曾经说,\"腐败问题已超出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而由于越南的经济体制还不成熟,股市投机和房地产投机正因为腐败问题扩大。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越南正面临着一种典型且极其危险的泡沫\".


也有分析家认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也妨碍了越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南政府本来计划对全国近5000家国有企业中的2800家进行重组,但目前只完成了1/3左右。国有企业吸纳了半数以上的投资,但其中的大多数并非都在盈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内等城市地区也暴露出了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本的马渊发动机公司为了确保人手,将新工厂的厂址选在了越南的中部城市岘港。不少国外企业认为越南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丧失。


尽管如此,越南人对经济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新当选的政府是越南统一以来最有经济头脑的领导班子。以前的越南政府为了平衡,最高的3位领导人都是分别由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地方的人组成,但新政府中有两位来自经济发达的南部,农德孟初任越共中央总书记时,西方媒体就称他为\"改革派\",国家主席阮明哲在当选前是负责胡志明市经济发展的市委书记,而总理阮晋勇则长期负责经济工作。这在历任政府中还是第一次,由此可以看出越南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