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 | 编辑部 | 征文启事 | 友好链接| 过期刊物

  • 首页
  • 本站首发
  • 思想
  • 时政
  • 维权热线
  • 台海和平
  • 书籍下载

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 美国坚决支持立陶宛和欧盟

时政 | 2022-01-08 16:02:02 | 美国之音


美国




2022年1月8日 11:21



美国之音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资料照片)



华盛顿 —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星期五表示,面对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美国坚定支持立陶宛和欧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号在一份声明中说,戴琪是在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通话时说的这番话。

这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本星期第二次表达美国支持立陶宛。戴琪本星期三与立陶宛外交部长兰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通话时曾表达了美国对受到中国经济胁迫的立陶宛的“坚定支持”,称美国致力于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一道应对中国的外交和经济胁迫。

立陶宛是欧盟大家庭中的一个小国,去年与台湾商定互设代表处。根据双方的商定,立陶宛同意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设立以台湾为名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台湾在世界上很多非邦交国都设有代表处,但是这些代表处都是以“台北”、而不是“台湾”为名义设立。北京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终把以“台湾”名义设立的代表处视为“台独”或“一中一台”的产物。

对于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的举动,北京当局大为恼火。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指责立陶宛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对中国发起政治挑衅。作为报复,中国把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另一方面对立陶宛实施全面的经贸制裁与报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说,“戴大使强调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包括美国-欧盟贸易技术委员会在内的各种管道应对胁迫外交和经济行为。”去年9月,美国和欧盟成立了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以此改善跨大西洋的贸易关系,更好地同中国竞争。

戴琪还和同时兼任欧盟贸易委员的东布罗夫斯基斯讨论了合作解决钢材和铝材“全球非市场过剩产能”的问题,即充斥国际市场上的中国钢材、铝材产能过剩。






脸书论坛


美国之音不会基于意识形态或政治观点而删改评论。但所有评论请遵循以下网站守则:1. 以读者个人身份就美国之音的报道及报道所涉及的话题发表评论。2. 不得在读者讨论区散发纯属推销或宣传的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它媒体和网站的文章。3.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使用侮辱任何种族和民族的言语。4. 不得煽动暴力。5. 请使用汉语或英语发言。若使用其它语言,欢迎登陆美国之音其它语种的网站。







上一个 虎年邮票被吐槽,习式打虎呈现式微迹象
下一个 美国对靖国问题说“不”

相关文章

后极权与失语者

后极权与失语者

2006-10-31 18:15:43

独立中文笔会香港会议声明

独立中文笔会香港会议声明

2007-02-09 09:01:36

上海50多名血友病人家属公开信,请求让我们活下去

上海50多名血友病人家属公开信,请求让我们活下去

2007-04-26 09:04:09

别跟我说“黑窑奴童”惊动了胡温!

别跟我说“黑窑奴童”惊动了胡温!

2007-06-15 12:08:22

最新文章

  • 美共和党议员致函希尔顿等三家酒店,敦促其在网站停止使用“中国台湾”
  • 美国笔会:政府剥夺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的权利
  • 黃琉:毛詩《登廬山》即景伪劣,抒情惡毒 上篇——抉隱發微 精準解讀  毛澤東詩詞重審系列之11
  • 中国寻求与欧盟建立战略关系,分化美国盟友
  • 地方政府设四色风险等级 建模监控“异常信访”
  • 美菲海岸警卫队首次参与军演,向中国发出警告?
  • 维权网统计 至少42名中国基督徒仍被扣押

《零八宪章》十周年

  • 黄雪琴首获美国会议员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好友:努力获国际肯定
  • 专访徐友渔:从哲学家到北京囚徒:我对这种人生很满意
  • 曾建元:劉曉波、中國民主化與臺灣
  • 晓流:迎元旦 贺新春 ——晓波含笑于九泉
  • 《我没有敌人》:林培瑞眼中的刘晓波
  • 吴严:坚定信念,迎接大变
  • 周锋锁:刘晓波铜像在爱尔兰高威大学落成
  • 周锋锁:刘晓波铜像将于2024年9月11日在高威大学爱尔兰人权中心揭幕

民主转型译丛

  • 解颜:公民社会可自社群建设始
  • Save the Three Children 救救三个孩子紧急行动公开呼吁书
  • 全球57笔会呼吁释放中国作家董郁玉
  • 視覺藝術家協會:在線 六四紀念 頒獎活動 (中英文)
  • 美国总统拜登国会山骚乱一周年演讲全文(肖国珍译)
  • 解颜:爱默生《美国学者》选译
  • 重審建立民主制度的先決社會條件:1993年度大選的致詞
  • 非暴力抗争在中国:一个目击者的记录

民主转型与十字方针

  • 解颜:公民社会可自社群建设始
  • Save the Three Children 救救三个孩子紧急行动公开呼吁书
  • 全球57笔会呼吁释放中国作家董郁玉
  • 視覺藝術家協會:在線 六四紀念 頒獎活動 (中英文)
  • 美国总统拜登国会山骚乱一周年演讲全文(肖国珍译)
  • 解颜:爱默生《美国学者》选译
  • 重審建立民主制度的先決社會條件:1993年度大選的致詞
  • 非暴力抗争在中国:一个目击者的记录

民主中国编辑部 mzzgu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