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鸥(散文)

作者: 郑义    2007-09-17 20:33:42 
 



“金海鸥时期”的小美妮

金 海 鸥

郑 义

1

小女儿美妮是在我背后晃大的。不是背兜,是汽车的后座上,躺坐在车椅里晃呀晃,晃大的。于是,语言、音乐之启蒙,就在这晃呀晃中完成。那一年,妻终于谋得一固定工作,远在200英里之遥的华盛顿。搬家之前,每逢周末,便开车带小女儿去看她。如此一来,晃的时间就更长了。美妮不能总睡觉,我也不能老讲故事,就听音乐。有三盘带子是百听不厌的:一盘是美国乡村音乐,欢快热烈,听熟了,我们就一起跟着唱。另一盘是女高音独唱,孩子她妈唱的,当然我们都很喜欢。听得最多的一盘是男高音独唱,管弦乐队伴奏,演唱者范竞马。哪怕听不懂意大利文歌词,那曲调和声音已足够迷人。久而久之,从美妮轻声的时断时续的哼唱里,我发现音乐已浸润她心田。

范竞马是我们全家的朋友,通过苏炜认识的。前些年,没签上演出合同时,常住苏炜家。我们和苏炜离得很近,是邻居。妻也是学声乐的,抒情女高音,和范竞马更多了一份自然的感情。她很早就采访过他,做了一个很不错的人物专访,有说有唱的。美妮也很接受范竞马,自小就让他抱。有一天,从歌谈到人,我给美妮讲起了范竞马。我记得很清楚,是在车过费城时。灯火璀灿的市中心已落在我们右后侧,前方是高耸弯曲的斯勾寇尔河大桥。左侧的港湾里,停泊着一片已经退役的灰蓝色战舰。彼处离普林斯顿一小时车程,前方是威灵顿、巴尔的摩,然后是华盛顿。

妮儿,爸爸给你讲讲范竞马叔叔的故事,好吗?

没有回答。

我扭头瞥一眼,看见她愣怔着的又黑又圆的眸子。哦,是了,她还没听过几个“真人”的故事。小小的心眼儿里也许正纳闷儿:范竞马叔叔怎么跟狗熊毛驴小红帽一样走进故事了呢?


范竞马第一盘录音带封面照片

2

……范竞马叔叔是哪儿的人呢?是四川重庆人,爸爸的同乡。他唱歌唱得可好啦。他得的那些奖杯什么的,能把咱们家的柜子都装满!范竞马叔叔是不是很棒?

我知道,妈妈也讲过……美妮在背后迟疑地回答。

接着听,爸爸讲的和妈妈不一样——

他最喜欢唱歌剧,他的嗓子很HERO。可是呢,范竞马叔叔活得很辛苦。在中国学唱歌那阵儿,没钱,经常饿肚子。录咱们车上这盘带子那天,饿着肚子唱,最后饿昏了。唱完了最后那支歌,他一头呀就栽到乐池里,象大狗熊一样砸在大提琴手身上……

咯咯咯……小美妮开心地大笑了。

……离开中国之后,他的日子还是很难过。要是长时间没人请他去唱,就没钱了。没钱了,就没饭吃了。范竞马叔叔是中国人,没有一个高鼻子,唱西洋歌剧就必须化妆,捏一个高鼻梁出来。虽然他很会化妆,但人家总觉得哪儿不对劲。还有呢,就是范竞马叔叔唱得太好了……你还小,不懂得这个道理。有时候,太好了反而就不好了。先前,他刚到美国来学唱歌那阵儿,就经常挨饿。他是个穷学生……你知道什么叫穷学生吧?一边打工一边学,什么活儿都干过。比如去教堂唱歌,到意大利人开 的鞋店干活,在纽约街头给人画像。吃什么最便宜呢?土豆。就每天吃土豆。从快餐店里面拿些白糖、黄油、胡椒和盐什么的,蒸土豆、烤土豆、煮土豆、微波炉烘土豆。成年累月地吃,营养不良,好几次晕倒在地铁里。有一次给客人送定购的皮鞋,饿昏了,在眉毛上摔了一大口子……比你眉毛上磕的口子大多了。怎么办?要赶紧去医院,缝。范竞马叔叔没钱,就回到住处对着镜子自己缝。他觉得很疼,可是他想,自己将来要唱很多歌剧,不能破了相……

越讲,后头越没了反应。扭头一瞅,是那双似懂非懂的黑眼睛。也许,孩子还是太小了。听歌吧!听范竞马叔叔的还是妈妈的……


3

范竞马确实唱得好。帕瓦罗蒂在一次歌唱比赛后把他请到房间,洗耳恭听。范竞马刚唱两嗓子,帕瓦罗蒂便举手叫停。范竞马以为老帕不欣赏,十分沮丧。多年前,还在中国时,老帕就敷衍过他,说:唱得好,好极了!其实这一回是冤枉,老帕真是觉得好,用不着再听了。等老帕消停下来再找范竞马时,他已经匆匆离开了巴黎。多明戈的评语很简捷,说范竞马是“近十年来罕见的男高音。”评价音乐我是外行,但我家有一个内行。妻说“范竞马唱得确实好”,那就真是好了。记得见过一次范竞马的幽默:模仿几位国内当红歌星的拿手唱段。每个人的音色、气息和发音部位,都控制得十分精微,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笑倒。有人想反过来学范竞马,也幽他一默吗?这就难了。牛刀可以杀鸡,鸡刀也可以杀牛吗?从意大利美声到中国民族唱法,范竞马可谓左右逢源,臻入化境。

可惜的是,唱这么好,却端不上一个牢靠点的饭碗。著名的歌剧院唱过很多,没人签约的时候同样也很多。演出期间,名贵房车接送,空中小姐手捧鲜花夹道欢迎,俨然是人上之人。没签上合同,就编电脑程序,做网页,画卡通,到处踅摸口饭吃……

一只海鸥,孤独的旅鸟,任由音乐的翅膀带他飞越大海,在北美、欧洲、澳洲、非洲苦苦寻觅。

在普林斯顿—华盛顿的高速公路上,在范竞马、孩子她妈以及美国民歌这三盘带子的乐声中,小女儿慢慢晃大了。渐渐发现她很会听:妻曾放各类乐段给她听,她会说出种种感觉,从“高兴”、“害怕”、“跳舞”直至“狼和妖怪来了”。她甚至能说出“教堂音乐”这种话来,令人惊诧莫名。妻最先明白,说,小东西听出了管风琴。一般而言,她的感觉是准确的。凡是她听两遍就能跟着哼的旋律,大抵是世界名曲。看来,名曲之所以是名曲,确有一种直指人类原生美感的穿透力。有一次,她听了白洋淀诗人根子的朗诵,录音带,一本正经地发表了评论,说“这个声音很伟大”,把我们笑得不可开交。可不是吗,根子是唱男低音的,专业的,声音自然“很伟大”。范竞马的声音,她似乎没有评价过。但范竞马那盒意大利名曲带子快听烂了,心中应该有所感的。范竞马的嗓子属于戏剧男高音,亦称英雄男高音,高亢嘹亮,稳定坚实,有一种感人的阳刚之美,气概非凡。倘若美妮乐意评价,又会说句什么生花妙语呢?

4

一天下午,我正在书房里写作,美妮走进来,爬到我腿上,说:爸爸,我想去看范竞马叔叔。

傻妮儿,范竞马叔叔还在法国呢。

他已经回美国了,已经在苏炜叔叔家了。

看着小女儿那满脸期待,只好拿起电话。

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范竞马确实回来了,刚到两天。不由得心头轻轻一震:心灵感应?

小书房窗外十余步就是小树林。阳光在绿叶上响亮地跳跃。

爸爸,我现在要去看他。

看着孩子认真的神情,马上跟范竞马约时间。范竞马说过一会儿要出门。我说你等着,美妮马上要见你。她从来没有这么求过我……放下电话,拽上孩子冲出门,转眼便驶上高速公路。原先苏炜和我们都住在“普林斯顿胳膊”,是步行五分钟的近邻。后来苏炜搬到新泽西州靠东的佛芮霍德,住进了他姐姐买的大宅。我们家则挪了两次,搬到普林斯顿南沿的兰斯荡角。现在见一面,就要横跨大半个新泽西州了。路再远也要马上去!心里隐然生出某种感动。不仅有小女儿无法拒绝的要求,还有“心灵感应”的小小奇迹。

听到车声,范竞马迎出来,叫着美妮的名字。

我一面打招呼,一面把美妮从篮椅里解放出来,抱上她向范竞马走去。

忽然感觉不对,似乎有某种事情正在发生:

美妮坚硬地把头扭向我后背,拒不面对前方。

妮儿,不是你要来看范竞马叔叔的吗?……你怎么啦!

一件难以理喻的事情发生了:我看见我可爱的小女儿满脸惊惧。

怎么啦,妮儿……你怎么啦?——这孩子!

某种神秘的惧怕攫住了孩子……她轻微但执拗地挣扎着要回到车里。

看着一瞬间变得陌生的孩子,再次确认那表情就是恐惧。

只好把她放回车里。

转过身来,向范竞马摊开两手,说:怪事,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啦!

范竞马靠在车库门上,英俊的面庞上神色忧郁。

在苏炜家门口,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之中。

门前的缓坡上,我送的蔷薇花,已繁衍成深红的一大丛。那是一个神奇的下午。红砖房、汽车、草坪、红蔷薇都显得温馨动人。从大西洋飞来的灰色海鸥,神闲气定地站在街边的信箱上。

这里离海不远了。

5

……我知道了。我遇见好几个女孩儿都这样。范竞马忧郁地说,不过美妮,这孩子也实在太小了……

我心里一紧:难道是爱……情?那种……初次萌动的童稚之恋?

美妮和我快把你那盘带子听烂了……我没有接他话茬儿,心慌意乱地走过去,觉得身体在微微颤栗。

那只灰海鸥无声地陡然飞起……

是吗?范竞马微微一笑,苏炜地下室还有存货呢。

因为孩子在车里,我们不能进屋,就蹲下来闲聊了几句。

我问他:听他当年的这盘带子,感觉他在音色音质、共鸣、高音控制、气息转换等各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了,那么,出国深造这么多年,周游了世界,如果再录这么一盘带子,是不是应该唱得更好了呢?

范竞马说:出国之后,在技术上当然有很多进步,但是,要再录这盘带子,不一定会更好。作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当年在心理和人格上就已经成熟了……这些年在技术上有进步,但情感上,还是这盘老带子充沛。

我有点不明白。

范竞马解释道:当时咱们面对的,是国内那种极度压抑的气氛。我把咱们这一代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全都熔进了自己的歌声。现在回头看,发现那种热情是再也不容易找回来了……

顿有拨云见日之感。评价文学作品,我有一己之见:上乘之作必须元气充沛。不想舞台上唱歌做戏,竟也是一样的。

心思在小女儿身上,便和范竞马匆匆告别。回到车上,看美妮的一双黑眼珠还是定定的,茫然凝视着我无从窥见的远方……

我不敢深想,但牢牢记住了每一个细节。

我知道撞上了一次千年难遇的审美迷醉。

6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此后,美妮见范竞马一如往常,有说有笑,毫无异样。几年后,范竞马来华盛顿举行专场晚回,一次在我们居住的若科维尔城中心,一次在林肯纪念堂侧的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妮都上台给他献花,穿上缎子旗袍,兴高采烈的,好好的。范竞马是她的“老朋友”,钢琴伴奏者是她的杨老师。她挺放松。


美妮(8岁)给范竞马献花(马里兰若科维尔)

那个下午的那种惊惧的表情,却像刀斧一般斫刻在我心底。生活在这儿童的天堂里,她有什么可怕的呢?记忆中,只见过小女儿两种怕,都在刚走稳步子前后。一是怕抽水马桶,瞪着哗哗作响的漩涡,怕也被吸到那深不可测的所在。还怕普林斯顿湖边的板道,怀疑每块木板之间那些均匀的缝隙。那是个阳光娇好的下午,妻和我带她去喂大雁。一走上湖边的赛艇码头,她便万分紧张地看着脚下的板缝,不敢挪步。板缝其实不宽,仅能伸进一手指。我记得那个下午。斑头雁们在她身前身后聒噪着高视阔步,骄傲得如同天鹅。

——但这些怕与面对范竞马的怕不一般,没有那种怕到心灵深处的惊惧。那一闪即逝的怕,不是利害之怕惩罚之怕,也不是未知之怕,而是某种心灵之怕,无以称谓之怕。

亲爱的小女儿,在那一瞬间,你到底看见了什么呢?

你怕什么呢?

7

记起青年时代,似也有这种由爱而生之怕。

那一天,我在街头不期然撞见了久别的少年情人。1967年盛夏,文革期间,老百姓“趁机造反”的高潮。那阵儿兴革命、兴造反,不兴爱情。那一天,在某南方都市十字街头,我们猝然相遇。她惊喜地喊叫着向我走来。我的心刹那间停止了跳动。看不清她容颜,眼前只有一团绚烂的光辉。那一天确实阳光火辣,似乎又是正午,错觉的成分不会很多。令人难解的,是我最初的惊骇。我猜想自己当时的表情一定甚为恐怖,可能面色铁青。似乎我举起了手,想挡住那耀眼的光。她本来就很美,长达十年的伯拉图式的书信往还,更使她在我心中变成纯美与圣洁的象征。我不敢直视。我怕那纯美与圣洁会把我焚为灰烬……

我的竖琴。我的琴弦断了。

那么多爱情故事,为何没有记叙过这种因爱生怕、爱怕交加?

是我天性格外羞怯吗?

圣经故事里,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出埃及的摩西,他也举起手来遮挡过眩目之光。上帝在授予他大使命时,从燃烧的荆棘中向他召唤,却又禁止他趋前,令他脱下鞋子,“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然后,上帝宣称自己是摩西祖先之神。摩西立即蒙上了脸,“因为怕看神”。

为何“怕看”呢?因为那是神,那是神猝然向他显现。

至爱至圣之物,只可尊崇而不可近渎。

那一瞬间,不管神是否光华四射,皆不可逼视。

一种战栗的、静寂无言的谦卑顿时从心底升起。

于是,摩西下意识地蒙住了眼。

8

这种由爱生怕、由敬生怕之现象极为特殊,以至于我无法从以往经验中寻找先例。我所掌握的词汇,也无法加以准确描述。也许应该创造一个新词:爱怯。也许应该编织一个词网。也许只能借助于类比。

近似的类比仍然见于摩西。

出埃及的漫长旅途上,上帝要与以色列人立约。那天早晨,西奈山顶雷鸣电闪,上帝在烈火与号角声中降临。众百姓颤抖着远远站立,求告摩西代表他们去与神说话,万不可由神直接和他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摩西安抚以色列人说,神显示大能是“叫你们时常敬畏他,不至犯罪”,然后独自走进神所在的幽暗之中。

在这里,《圣经》的经典作家使用了“怕”与“敬畏”两词。虽然同样是面对上帝,但众百姓在西奈山下之“怕”与“敬畏”,和摩西在燃烧荆棘前之“怕”很不相同。百姓们是震慑于神的霹雳号角,怕死。神却并没有惊吓摩西,只说这里是圣地。摩西蒙面之怕,显然不是死亡之怕。那末他怕什么呢?

如果摩西怕的不是身外之物,又是什么呢?那就可能是内心深处之某物。

如触电一般,神的出现唤醒了摩西心灵深处沉睡的神圣之感。人类心灵的顶极感受沛然奔涌,刹那间超越承受极限。
感受之弦顿然崩断。

摩西不由得蒙上脸。

那景象,有如火石敲打火镰,岩浆冲入冰海,闪电击中森林,海浪冲撞岩岸……

百姓之怕,是纯粹的怕,是计得失的惩罚之怕,是性命的世俗的敬畏。

摩西之怕,是神秘的怕,是超功利的虔敬之怕,是心灵的神圣的敬畏。

因此,摩西举手蒙面。

而我的小女儿扭转了脸。


范竞马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行独唱音乐会

9

近年来,华盛顿地区的中国人越聚越多,眼瞅着中餐馆如春汛泛滥般向郊区扩散。接下来,中文学校、“中国节”庆典、中国展览和演出也都盛行起来。某晚,听了一场华人男高音独唱音乐会出来,随口发表了一句评论:还可以。不过比起范竞马,那可就差远了!不料隔墙有耳,二十分钟车程的近邻吕大渝就来问:范竞马是谁?我就说范竞马是谁,然后说:上次是非正式评价。今天发表正式的:除了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我只听范竞马。要说排名,也许算得上世界第三吧。接下来,就讲了小女儿和范竞马的故事。

吕大渝问范竞马是谁。那么吕大渝又是谁?——向毛周及外国元首献花的“祖国的花朵”、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以一身纯白服饰风靡日本的“北京恋人”。当年红遍全中国,很见过一些世面的。世界第三?吕大渝就有点发傻,说是吗?——中国人,唱意大利美声?说得太满了吧?

范竞马是独特的。

范竞马曾师从伟大的意大利歌唱家科莱里。科莱里是谁,我知之甚少。只知道一位可以信任的论者有如下评价:“多明戈和他相比,整个一乡下小伙儿。”在科莱里的教练下,范竞马的高音臻于完美,其高音C进入辉煌之境。在纽约曼哈顿57街的教室里,这位英雄男高音的王者曾向他的学生提出一个深感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每一首歌你都要用全部生命来唱?

范竞马不是卖嗓子卖HighC的街头小贩。甚至,他不仅仅用心灵来歌唱。

有一次,范竞马久病不愈,没钱,就让苏炜的老父亲看看。老先生虽不悬壶济世,岐黄之术还是略有所知的。轻轻地,把一只手抚在范竞马背上:既然是歌唱家,先喊两嗓子来听。范竞马只好放开喉咙,“喊两嗓子”。老先生顿时愕然,问:会不会把人唱伤了?我的手都震麻了……你是用命在唱吗?

当今之世,还有谁用全部生命来歌唱?有,只怕也不多了。总觉得他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敬拜,在神圣的仪式中与美神独对。他绝少在朋友聚会这类非正式场合唱歌,无论大伙儿怎样请求、要挟、软硬兼施,就是金口难开。以范竞马之为人,倒也不像拿架子。也许是在纽约受了那位有贵族之风的科莱里的传染。也许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某种神圣感。不是吗,礼佛拜神,还要沐浴斋戒,敬花焚香,哪能说拜就拜呢?

10

吕大渝拢着一票热心音乐的朋友,组织了个推荐华人艺术家的演出公司,义务的。她怕我把范竞马塑造得太“高大全”,就沿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给自己编辑了一盘“比较歌唱”带子,每日开车听。同一首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先唱,范竞马殿后。于是一路春风一路歌:《我的太阳》、《桑塔·露琪娅》、《重归苏莲托》、《负心人》、《玛莱卡莱》……直听得她热血沸腾。吕大渝属于人类中能量极大的一族,风风火火地为范竞马组织了两场独唱音乐会,一场在华盛顿近郊的若科维尔城,一场在多明戈担任班头的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出极为成功,观众起立,掌声雷动。美妮和苏炜女儿端端上台献花。中国驻美外交官们也登台合影,以示祝贺。一看这架势,就明白该是我们回避的时候了。我们是谁?我们是是死不改悔的流亡者。我和妻拉上小女儿就走。她以为和往常一样,还要陪范竞马叔叔一起吃晚饭。我们躲着大使们,绕开那些挂着外交车牌的豪华车,怀着默默的祝福,走向晦暗的停车场。苏炜一家跟我们打了个招呼,也避开夜宴,连夜驾车返回远在7小时之外的新英格兰。我们不能在这喜庆场合里掺进一丝尴尬,尤其不能坏了范竞马的归国之梦。这一切,很难跟八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但她并不要求解释,她懂的比我估计的要多。仅回望一眼被人群所簇拥的闪亮的范竞马,手拉手默默跟我们走。


在若科维尔独唱音乐会演出后合影(美妮、范竞马、北明、郑义)

冬天的风撩起小姑娘柔软的黑发……

吕大渝之所以邀请大使们,是想为范竞马叩开国门。

吕大渝说:“我多么希望遥远东方的那片故土,能像当年欢迎钢琴家傅聪回去一样,有一天,也张开双臂迎接范竞马的归来。岁月流淌,人事全非。我相信,祖国将以宽广博大的胸怀,迎接漂流海外多年的孩子回家……”

为何话中有话?

——范竞马,也是一位流亡者。

11

在各国政府那里,所有的漂泊者都叫难民。偷越国境来寻找财富的叫经济难民,我们这些六四通缉犯叫政治难民。范竞马叫什么呢?——艺术难民?我想,因艺术而流亡天涯的,以世界之大,恐怕也不会很多。

多年前,范竞马在澳门参演歌剧《茶花女》,被葡萄牙总统看中,当场邀请他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参加一场明星荟萃的演出。范竞马回答说:“谢谢总统,没有问题。”却不料出国护照拿不下来——擅自接受外国政府邀请,违反了“外事纪律”。虽然他还是在大幕拉开之前赶到了里斯本,但权力的专横在心中留下了屈辱的阴影。

演出之后的酒会上,总统先生找到范竞马,向他举杯致贺,顺便表达了主人的关怀: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事情吗?请不必客气!

范竞马就说:我想去罗马。我想到意大利歌剧的发源地,去跟卡罗·贝尔冈齐学习。

很好。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总统先生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贝尔冈齐,那位世界闻名的威尔第歌剧的权威诠释者。

宴会厅一角,几位葡萄牙官员低声讨论片刻,明白了这一情节的全部意义。

今天晚上,我们为你另外安排旅店……

范竞马就此“失踪”。在美与政治之间,他选择了美。辉煌的艺术之路和艰难的流亡生涯同时豁然洞开。

起飞了。这只金海鸥第一次展开自由的翅膀。

太平洋金海鸥是不间断飞行世界纪录保持者。它们可以不吃不喝昼夜飞翔,从北极向温暖的夏威夷群岛或玻利尼西亚群岛迁徙。金海鸥精确定航的能力令人吃惊。首次远征的幼鸥往往不追随鸥群而独自飞行,把生命交给本能与希望。

12

位于若科维尔市中心的芮迟尔德·蒙哥玛利高中在全美名列前茅。但学校礼堂毕竟不是音乐厅,还算不上很排场。然而,正是那场音乐会及其后的晚宴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前景乐观。未几,吕大渝家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开始讨论回国演出之种种构想。范竞马神采飞扬,说老郑,你给我写几首海外游子思乡的歌词,不说是你写的,化个名,先带回去唱!吕大渝也在一旁撺掇。所有在场者都说这是个好主意。我边捏饺子边寻思,还真可以给他写个不那么煽情不那么恶心的歌。这位用生命来歌唱的流亡艺术家,是应该有一首属于他的祖国之恋的。最后的结局是:饺子消化了,这个好主意也一起消化掉了。没有不漏风的墙。关键在于我的“敏感”身份。一首歌事小,回国事大。这件事,后来谁也没有再提。慢慢的,大约都醒过神儿来了。


肯尼迪中心独唱音乐会后范竞马与朋友们合影

那场音乐会后第11个月,范竞马终于回到了祖国。

14年过去。起始于里斯本机场的流亡终于结束。他姿势优美地飞越太平洋,回到祖先和青年时代的栖息之地。

第一场演出下来,就有评论称“在世界男高音的天地里,范竞马已显示了他的王者气象”。再几场演出之后,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北京城赫然出现大幅招贴:“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范竞马拥有与帕瓦罗蒂一样迷人的歌喉’”……

如今,范竞马翱翔于大洋两岸,渐入佳境。评论界开始尊他为“华人第一男高音”。背靠祖国,再不是一位流亡歌者。至少,再不会有衣食之虞了吧。于是很忙,算起来,竟有几年不见,于是就真有些想念了。无论如何,衣锦荣归的童话总使人欣慰。偶尔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苏炜谈起,心中都是祝福。认真说来,也不是没有担忧:毕竟,那块金币流淌的土地,是一块腐败腐烂的土地,一块被压榨被抢掠者鲜血浸泡的土地。在那里,做一个人很难,做一个艺术家更难。苏炜却说:范竞马不会。他是有宗教感的。在各种诱惑面前,他从来是不变通的。

那就好。

美是圣洁的,是没有止境的。


回国之后

13

我的笔有些游移。

本来是要写小女儿美妮的“因爱生怕”。

我已经谈到,美妮扭脸之怕,是人类心灵的顶极感受,是一个关于爱、美和神圣之间关系之谜。

这是一个问题:爱是温馨,而怕则是一种负面的冷森的感受。爱如何能生出怕来?

摩西之怕比较易于理解:对神的爱是不可轻亵的神圣之爱。这种神圣之爱,在其强度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有可能引起情感主体的自我保护,如我们猝然遭遇强光照射而举手护目。

对美妮而言,我猜想有两种可能:

其一,在她的幻觉中,出现了美神阿波罗。虽然她尚不懂得神是需要敬畏的,但由于人类心理之天然同构,摩西的反应,同样会在她身上本能地完成。于是,她不敢逼视,而在阿波罗面前扭转了脸。

其二,一系列感觉之链的起点不是神,而仅仅是一种纯净的音乐之美。这种纯美之爱,同样可能超越感受力极限,引发某种类似于受到伤害的错觉。于是,美妮满脸惊骇,坚定地与那伤人之美保持距离。

感性、本能、下意识、超理性、纯音乐这一系列词汇大致是一个意思,其所指,就是人类理性无法进入的那个精神的黑箱。也许是这样:爱,可以把美圣化到一种令人敬畏的程度。必要的条件是:那爱的心理能量要足够强大。这也不难:只要你不用后天习得的种种污秽与麻木,去遮蔽那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

这种爱,是赤子之爱,是至深之爱,是“爱得要死”式的致命之爱。


中国男高音范竞马

14

我试图还原那个阳光明丽的下午。

……我抱起美妮,走向范竞马。

这一神秘事件的三位当事人迅速接近……

在那一瞬之间,美妮看见了什么?

——她先看见了她的偶像范竞马,她看见他举起手和她打招呼,亲热又爽朗……

——她可能觉得他与她想像中的音乐形象有差异。比纯美还多一点,不可言状……

——她看见有光晕从他周身扩散,刺痛了眼睛……

——顺着孩子的视线,我回到了那个童话般的下午。在那个下午,世界温馨而高贵。每一丝风,每一翎落羽,每一朵花每一片草叶,都令人无比珍爱。当我打开车门,抱起美妮向范竞马走去,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发生了变化……红砖房变成金砖房……门前盛开的红蔷薇变成金蔷薇……连草叶也变成了金草叶……从海边飞来的灰海鸥,站在街边的信箱上,静静的,光芒四射,成了一只金海鸥……

那只灰海鸥是从大西洋飞来的。而那只金海鸥,却是从小女儿心中飞来的。在情感的永夜里,它已沉睡千年。那个神奇的下午,它被唤醒,奋力扑打起优雅的金光闪闪的双翅。

当心灵的大海汹涌起伏,浪拍云天之际……

当你面对这壮丽奇观,只会战栗啜泣而难以表达之际……

——金海鸥就会奋然起飞。


小女儿,愿感动你的灵加倍感动我!

15

永不会忘记美妮四岁的那个金色的下午。

永不会忘记她那满脸惊骇。

那表情如矢如电,一闪即逝。纵然一闪即逝,却电光石火般照亮了一个关于爱与美的秘密。一个高尚的秘密。

仍旧有难以堪破的神秘。仍旧不明白美妮与范竞马之间的心灵感应。仍旧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命令我立刻去见范竞马。

为什么?

亲爱的小女儿,你是要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写如何去爱吗?

是神悄悄跟你说了什么吗,我的小天使?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感动我!


2006年1月25日
寒风长号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金海鸥(散文)

作者: 郑义    2007-09-17 20:33:42 
 



“金海鸥时期”的小美妮

金 海 鸥

郑 义

1

小女儿美妮是在我背后晃大的。不是背兜,是汽车的后座上,躺坐在车椅里晃呀晃,晃大的。于是,语言、音乐之启蒙,就在这晃呀晃中完成。那一年,妻终于谋得一固定工作,远在200英里之遥的华盛顿。搬家之前,每逢周末,便开车带小女儿去看她。如此一来,晃的时间就更长了。美妮不能总睡觉,我也不能老讲故事,就听音乐。有三盘带子是百听不厌的:一盘是美国乡村音乐,欢快热烈,听熟了,我们就一起跟着唱。另一盘是女高音独唱,孩子她妈唱的,当然我们都很喜欢。听得最多的一盘是男高音独唱,管弦乐队伴奏,演唱者范竞马。哪怕听不懂意大利文歌词,那曲调和声音已足够迷人。久而久之,从美妮轻声的时断时续的哼唱里,我发现音乐已浸润她心田。

范竞马是我们全家的朋友,通过苏炜认识的。前些年,没签上演出合同时,常住苏炜家。我们和苏炜离得很近,是邻居。妻也是学声乐的,抒情女高音,和范竞马更多了一份自然的感情。她很早就采访过他,做了一个很不错的人物专访,有说有唱的。美妮也很接受范竞马,自小就让他抱。有一天,从歌谈到人,我给美妮讲起了范竞马。我记得很清楚,是在车过费城时。灯火璀灿的市中心已落在我们右后侧,前方是高耸弯曲的斯勾寇尔河大桥。左侧的港湾里,停泊着一片已经退役的灰蓝色战舰。彼处离普林斯顿一小时车程,前方是威灵顿、巴尔的摩,然后是华盛顿。

妮儿,爸爸给你讲讲范竞马叔叔的故事,好吗?

没有回答。

我扭头瞥一眼,看见她愣怔着的又黑又圆的眸子。哦,是了,她还没听过几个“真人”的故事。小小的心眼儿里也许正纳闷儿:范竞马叔叔怎么跟狗熊毛驴小红帽一样走进故事了呢?


范竞马第一盘录音带封面照片

2

……范竞马叔叔是哪儿的人呢?是四川重庆人,爸爸的同乡。他唱歌唱得可好啦。他得的那些奖杯什么的,能把咱们家的柜子都装满!范竞马叔叔是不是很棒?

我知道,妈妈也讲过……美妮在背后迟疑地回答。

接着听,爸爸讲的和妈妈不一样——

他最喜欢唱歌剧,他的嗓子很HERO。可是呢,范竞马叔叔活得很辛苦。在中国学唱歌那阵儿,没钱,经常饿肚子。录咱们车上这盘带子那天,饿着肚子唱,最后饿昏了。唱完了最后那支歌,他一头呀就栽到乐池里,象大狗熊一样砸在大提琴手身上……

咯咯咯……小美妮开心地大笑了。

……离开中国之后,他的日子还是很难过。要是长时间没人请他去唱,就没钱了。没钱了,就没饭吃了。范竞马叔叔是中国人,没有一个高鼻子,唱西洋歌剧就必须化妆,捏一个高鼻梁出来。虽然他很会化妆,但人家总觉得哪儿不对劲。还有呢,就是范竞马叔叔唱得太好了……你还小,不懂得这个道理。有时候,太好了反而就不好了。先前,他刚到美国来学唱歌那阵儿,就经常挨饿。他是个穷学生……你知道什么叫穷学生吧?一边打工一边学,什么活儿都干过。比如去教堂唱歌,到意大利人开 的鞋店干活,在纽约街头给人画像。吃什么最便宜呢?土豆。就每天吃土豆。从快餐店里面拿些白糖、黄油、胡椒和盐什么的,蒸土豆、烤土豆、煮土豆、微波炉烘土豆。成年累月地吃,营养不良,好几次晕倒在地铁里。有一次给客人送定购的皮鞋,饿昏了,在眉毛上摔了一大口子……比你眉毛上磕的口子大多了。怎么办?要赶紧去医院,缝。范竞马叔叔没钱,就回到住处对着镜子自己缝。他觉得很疼,可是他想,自己将来要唱很多歌剧,不能破了相……

越讲,后头越没了反应。扭头一瞅,是那双似懂非懂的黑眼睛。也许,孩子还是太小了。听歌吧!听范竞马叔叔的还是妈妈的……


3

范竞马确实唱得好。帕瓦罗蒂在一次歌唱比赛后把他请到房间,洗耳恭听。范竞马刚唱两嗓子,帕瓦罗蒂便举手叫停。范竞马以为老帕不欣赏,十分沮丧。多年前,还在中国时,老帕就敷衍过他,说:唱得好,好极了!其实这一回是冤枉,老帕真是觉得好,用不着再听了。等老帕消停下来再找范竞马时,他已经匆匆离开了巴黎。多明戈的评语很简捷,说范竞马是“近十年来罕见的男高音。”评价音乐我是外行,但我家有一个内行。妻说“范竞马唱得确实好”,那就真是好了。记得见过一次范竞马的幽默:模仿几位国内当红歌星的拿手唱段。每个人的音色、气息和发音部位,都控制得十分精微,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笑倒。有人想反过来学范竞马,也幽他一默吗?这就难了。牛刀可以杀鸡,鸡刀也可以杀牛吗?从意大利美声到中国民族唱法,范竞马可谓左右逢源,臻入化境。

可惜的是,唱这么好,却端不上一个牢靠点的饭碗。著名的歌剧院唱过很多,没人签约的时候同样也很多。演出期间,名贵房车接送,空中小姐手捧鲜花夹道欢迎,俨然是人上之人。没签上合同,就编电脑程序,做网页,画卡通,到处踅摸口饭吃……

一只海鸥,孤独的旅鸟,任由音乐的翅膀带他飞越大海,在北美、欧洲、澳洲、非洲苦苦寻觅。

在普林斯顿—华盛顿的高速公路上,在范竞马、孩子她妈以及美国民歌这三盘带子的乐声中,小女儿慢慢晃大了。渐渐发现她很会听:妻曾放各类乐段给她听,她会说出种种感觉,从“高兴”、“害怕”、“跳舞”直至“狼和妖怪来了”。她甚至能说出“教堂音乐”这种话来,令人惊诧莫名。妻最先明白,说,小东西听出了管风琴。一般而言,她的感觉是准确的。凡是她听两遍就能跟着哼的旋律,大抵是世界名曲。看来,名曲之所以是名曲,确有一种直指人类原生美感的穿透力。有一次,她听了白洋淀诗人根子的朗诵,录音带,一本正经地发表了评论,说“这个声音很伟大”,把我们笑得不可开交。可不是吗,根子是唱男低音的,专业的,声音自然“很伟大”。范竞马的声音,她似乎没有评价过。但范竞马那盒意大利名曲带子快听烂了,心中应该有所感的。范竞马的嗓子属于戏剧男高音,亦称英雄男高音,高亢嘹亮,稳定坚实,有一种感人的阳刚之美,气概非凡。倘若美妮乐意评价,又会说句什么生花妙语呢?

4

一天下午,我正在书房里写作,美妮走进来,爬到我腿上,说:爸爸,我想去看范竞马叔叔。

傻妮儿,范竞马叔叔还在法国呢。

他已经回美国了,已经在苏炜叔叔家了。

看着小女儿那满脸期待,只好拿起电话。

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范竞马确实回来了,刚到两天。不由得心头轻轻一震:心灵感应?

小书房窗外十余步就是小树林。阳光在绿叶上响亮地跳跃。

爸爸,我现在要去看他。

看着孩子认真的神情,马上跟范竞马约时间。范竞马说过一会儿要出门。我说你等着,美妮马上要见你。她从来没有这么求过我……放下电话,拽上孩子冲出门,转眼便驶上高速公路。原先苏炜和我们都住在“普林斯顿胳膊”,是步行五分钟的近邻。后来苏炜搬到新泽西州靠东的佛芮霍德,住进了他姐姐买的大宅。我们家则挪了两次,搬到普林斯顿南沿的兰斯荡角。现在见一面,就要横跨大半个新泽西州了。路再远也要马上去!心里隐然生出某种感动。不仅有小女儿无法拒绝的要求,还有“心灵感应”的小小奇迹。

听到车声,范竞马迎出来,叫着美妮的名字。

我一面打招呼,一面把美妮从篮椅里解放出来,抱上她向范竞马走去。

忽然感觉不对,似乎有某种事情正在发生:

美妮坚硬地把头扭向我后背,拒不面对前方。

妮儿,不是你要来看范竞马叔叔的吗?……你怎么啦!

一件难以理喻的事情发生了:我看见我可爱的小女儿满脸惊惧。

怎么啦,妮儿……你怎么啦?——这孩子!

某种神秘的惧怕攫住了孩子……她轻微但执拗地挣扎着要回到车里。

看着一瞬间变得陌生的孩子,再次确认那表情就是恐惧。

只好把她放回车里。

转过身来,向范竞马摊开两手,说:怪事,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啦!

范竞马靠在车库门上,英俊的面庞上神色忧郁。

在苏炜家门口,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之中。

门前的缓坡上,我送的蔷薇花,已繁衍成深红的一大丛。那是一个神奇的下午。红砖房、汽车、草坪、红蔷薇都显得温馨动人。从大西洋飞来的灰色海鸥,神闲气定地站在街边的信箱上。

这里离海不远了。

5

……我知道了。我遇见好几个女孩儿都这样。范竞马忧郁地说,不过美妮,这孩子也实在太小了……

我心里一紧:难道是爱……情?那种……初次萌动的童稚之恋?

美妮和我快把你那盘带子听烂了……我没有接他话茬儿,心慌意乱地走过去,觉得身体在微微颤栗。

那只灰海鸥无声地陡然飞起……

是吗?范竞马微微一笑,苏炜地下室还有存货呢。

因为孩子在车里,我们不能进屋,就蹲下来闲聊了几句。

我问他:听他当年的这盘带子,感觉他在音色音质、共鸣、高音控制、气息转换等各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了,那么,出国深造这么多年,周游了世界,如果再录这么一盘带子,是不是应该唱得更好了呢?

范竞马说:出国之后,在技术上当然有很多进步,但是,要再录这盘带子,不一定会更好。作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当年在心理和人格上就已经成熟了……这些年在技术上有进步,但情感上,还是这盘老带子充沛。

我有点不明白。

范竞马解释道:当时咱们面对的,是国内那种极度压抑的气氛。我把咱们这一代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全都熔进了自己的歌声。现在回头看,发现那种热情是再也不容易找回来了……

顿有拨云见日之感。评价文学作品,我有一己之见:上乘之作必须元气充沛。不想舞台上唱歌做戏,竟也是一样的。

心思在小女儿身上,便和范竞马匆匆告别。回到车上,看美妮的一双黑眼珠还是定定的,茫然凝视着我无从窥见的远方……

我不敢深想,但牢牢记住了每一个细节。

我知道撞上了一次千年难遇的审美迷醉。

6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此后,美妮见范竞马一如往常,有说有笑,毫无异样。几年后,范竞马来华盛顿举行专场晚回,一次在我们居住的若科维尔城中心,一次在林肯纪念堂侧的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妮都上台给他献花,穿上缎子旗袍,兴高采烈的,好好的。范竞马是她的“老朋友”,钢琴伴奏者是她的杨老师。她挺放松。


美妮(8岁)给范竞马献花(马里兰若科维尔)

那个下午的那种惊惧的表情,却像刀斧一般斫刻在我心底。生活在这儿童的天堂里,她有什么可怕的呢?记忆中,只见过小女儿两种怕,都在刚走稳步子前后。一是怕抽水马桶,瞪着哗哗作响的漩涡,怕也被吸到那深不可测的所在。还怕普林斯顿湖边的板道,怀疑每块木板之间那些均匀的缝隙。那是个阳光娇好的下午,妻和我带她去喂大雁。一走上湖边的赛艇码头,她便万分紧张地看着脚下的板缝,不敢挪步。板缝其实不宽,仅能伸进一手指。我记得那个下午。斑头雁们在她身前身后聒噪着高视阔步,骄傲得如同天鹅。

——但这些怕与面对范竞马的怕不一般,没有那种怕到心灵深处的惊惧。那一闪即逝的怕,不是利害之怕惩罚之怕,也不是未知之怕,而是某种心灵之怕,无以称谓之怕。

亲爱的小女儿,在那一瞬间,你到底看见了什么呢?

你怕什么呢?

7

记起青年时代,似也有这种由爱而生之怕。

那一天,我在街头不期然撞见了久别的少年情人。1967年盛夏,文革期间,老百姓“趁机造反”的高潮。那阵儿兴革命、兴造反,不兴爱情。那一天,在某南方都市十字街头,我们猝然相遇。她惊喜地喊叫着向我走来。我的心刹那间停止了跳动。看不清她容颜,眼前只有一团绚烂的光辉。那一天确实阳光火辣,似乎又是正午,错觉的成分不会很多。令人难解的,是我最初的惊骇。我猜想自己当时的表情一定甚为恐怖,可能面色铁青。似乎我举起了手,想挡住那耀眼的光。她本来就很美,长达十年的伯拉图式的书信往还,更使她在我心中变成纯美与圣洁的象征。我不敢直视。我怕那纯美与圣洁会把我焚为灰烬……

我的竖琴。我的琴弦断了。

那么多爱情故事,为何没有记叙过这种因爱生怕、爱怕交加?

是我天性格外羞怯吗?

圣经故事里,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出埃及的摩西,他也举起手来遮挡过眩目之光。上帝在授予他大使命时,从燃烧的荆棘中向他召唤,却又禁止他趋前,令他脱下鞋子,“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然后,上帝宣称自己是摩西祖先之神。摩西立即蒙上了脸,“因为怕看神”。

为何“怕看”呢?因为那是神,那是神猝然向他显现。

至爱至圣之物,只可尊崇而不可近渎。

那一瞬间,不管神是否光华四射,皆不可逼视。

一种战栗的、静寂无言的谦卑顿时从心底升起。

于是,摩西下意识地蒙住了眼。

8

这种由爱生怕、由敬生怕之现象极为特殊,以至于我无法从以往经验中寻找先例。我所掌握的词汇,也无法加以准确描述。也许应该创造一个新词:爱怯。也许应该编织一个词网。也许只能借助于类比。

近似的类比仍然见于摩西。

出埃及的漫长旅途上,上帝要与以色列人立约。那天早晨,西奈山顶雷鸣电闪,上帝在烈火与号角声中降临。众百姓颤抖着远远站立,求告摩西代表他们去与神说话,万不可由神直接和他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摩西安抚以色列人说,神显示大能是“叫你们时常敬畏他,不至犯罪”,然后独自走进神所在的幽暗之中。

在这里,《圣经》的经典作家使用了“怕”与“敬畏”两词。虽然同样是面对上帝,但众百姓在西奈山下之“怕”与“敬畏”,和摩西在燃烧荆棘前之“怕”很不相同。百姓们是震慑于神的霹雳号角,怕死。神却并没有惊吓摩西,只说这里是圣地。摩西蒙面之怕,显然不是死亡之怕。那末他怕什么呢?

如果摩西怕的不是身外之物,又是什么呢?那就可能是内心深处之某物。

如触电一般,神的出现唤醒了摩西心灵深处沉睡的神圣之感。人类心灵的顶极感受沛然奔涌,刹那间超越承受极限。
感受之弦顿然崩断。

摩西不由得蒙上脸。

那景象,有如火石敲打火镰,岩浆冲入冰海,闪电击中森林,海浪冲撞岩岸……

百姓之怕,是纯粹的怕,是计得失的惩罚之怕,是性命的世俗的敬畏。

摩西之怕,是神秘的怕,是超功利的虔敬之怕,是心灵的神圣的敬畏。

因此,摩西举手蒙面。

而我的小女儿扭转了脸。


范竞马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行独唱音乐会

9

近年来,华盛顿地区的中国人越聚越多,眼瞅着中餐馆如春汛泛滥般向郊区扩散。接下来,中文学校、“中国节”庆典、中国展览和演出也都盛行起来。某晚,听了一场华人男高音独唱音乐会出来,随口发表了一句评论:还可以。不过比起范竞马,那可就差远了!不料隔墙有耳,二十分钟车程的近邻吕大渝就来问:范竞马是谁?我就说范竞马是谁,然后说:上次是非正式评价。今天发表正式的:除了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我只听范竞马。要说排名,也许算得上世界第三吧。接下来,就讲了小女儿和范竞马的故事。

吕大渝问范竞马是谁。那么吕大渝又是谁?——向毛周及外国元首献花的“祖国的花朵”、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以一身纯白服饰风靡日本的“北京恋人”。当年红遍全中国,很见过一些世面的。世界第三?吕大渝就有点发傻,说是吗?——中国人,唱意大利美声?说得太满了吧?

范竞马是独特的。

范竞马曾师从伟大的意大利歌唱家科莱里。科莱里是谁,我知之甚少。只知道一位可以信任的论者有如下评价:“多明戈和他相比,整个一乡下小伙儿。”在科莱里的教练下,范竞马的高音臻于完美,其高音C进入辉煌之境。在纽约曼哈顿57街的教室里,这位英雄男高音的王者曾向他的学生提出一个深感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每一首歌你都要用全部生命来唱?

范竞马不是卖嗓子卖HighC的街头小贩。甚至,他不仅仅用心灵来歌唱。

有一次,范竞马久病不愈,没钱,就让苏炜的老父亲看看。老先生虽不悬壶济世,岐黄之术还是略有所知的。轻轻地,把一只手抚在范竞马背上:既然是歌唱家,先喊两嗓子来听。范竞马只好放开喉咙,“喊两嗓子”。老先生顿时愕然,问:会不会把人唱伤了?我的手都震麻了……你是用命在唱吗?

当今之世,还有谁用全部生命来歌唱?有,只怕也不多了。总觉得他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敬拜,在神圣的仪式中与美神独对。他绝少在朋友聚会这类非正式场合唱歌,无论大伙儿怎样请求、要挟、软硬兼施,就是金口难开。以范竞马之为人,倒也不像拿架子。也许是在纽约受了那位有贵族之风的科莱里的传染。也许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某种神圣感。不是吗,礼佛拜神,还要沐浴斋戒,敬花焚香,哪能说拜就拜呢?

10

吕大渝拢着一票热心音乐的朋友,组织了个推荐华人艺术家的演出公司,义务的。她怕我把范竞马塑造得太“高大全”,就沿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给自己编辑了一盘“比较歌唱”带子,每日开车听。同一首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先唱,范竞马殿后。于是一路春风一路歌:《我的太阳》、《桑塔·露琪娅》、《重归苏莲托》、《负心人》、《玛莱卡莱》……直听得她热血沸腾。吕大渝属于人类中能量极大的一族,风风火火地为范竞马组织了两场独唱音乐会,一场在华盛顿近郊的若科维尔城,一场在多明戈担任班头的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出极为成功,观众起立,掌声雷动。美妮和苏炜女儿端端上台献花。中国驻美外交官们也登台合影,以示祝贺。一看这架势,就明白该是我们回避的时候了。我们是谁?我们是是死不改悔的流亡者。我和妻拉上小女儿就走。她以为和往常一样,还要陪范竞马叔叔一起吃晚饭。我们躲着大使们,绕开那些挂着外交车牌的豪华车,怀着默默的祝福,走向晦暗的停车场。苏炜一家跟我们打了个招呼,也避开夜宴,连夜驾车返回远在7小时之外的新英格兰。我们不能在这喜庆场合里掺进一丝尴尬,尤其不能坏了范竞马的归国之梦。这一切,很难跟八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但她并不要求解释,她懂的比我估计的要多。仅回望一眼被人群所簇拥的闪亮的范竞马,手拉手默默跟我们走。


在若科维尔独唱音乐会演出后合影(美妮、范竞马、北明、郑义)

冬天的风撩起小姑娘柔软的黑发……

吕大渝之所以邀请大使们,是想为范竞马叩开国门。

吕大渝说:“我多么希望遥远东方的那片故土,能像当年欢迎钢琴家傅聪回去一样,有一天,也张开双臂迎接范竞马的归来。岁月流淌,人事全非。我相信,祖国将以宽广博大的胸怀,迎接漂流海外多年的孩子回家……”

为何话中有话?

——范竞马,也是一位流亡者。

11

在各国政府那里,所有的漂泊者都叫难民。偷越国境来寻找财富的叫经济难民,我们这些六四通缉犯叫政治难民。范竞马叫什么呢?——艺术难民?我想,因艺术而流亡天涯的,以世界之大,恐怕也不会很多。

多年前,范竞马在澳门参演歌剧《茶花女》,被葡萄牙总统看中,当场邀请他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参加一场明星荟萃的演出。范竞马回答说:“谢谢总统,没有问题。”却不料出国护照拿不下来——擅自接受外国政府邀请,违反了“外事纪律”。虽然他还是在大幕拉开之前赶到了里斯本,但权力的专横在心中留下了屈辱的阴影。

演出之后的酒会上,总统先生找到范竞马,向他举杯致贺,顺便表达了主人的关怀: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事情吗?请不必客气!

范竞马就说:我想去罗马。我想到意大利歌剧的发源地,去跟卡罗·贝尔冈齐学习。

很好。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总统先生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贝尔冈齐,那位世界闻名的威尔第歌剧的权威诠释者。

宴会厅一角,几位葡萄牙官员低声讨论片刻,明白了这一情节的全部意义。

今天晚上,我们为你另外安排旅店……

范竞马就此“失踪”。在美与政治之间,他选择了美。辉煌的艺术之路和艰难的流亡生涯同时豁然洞开。

起飞了。这只金海鸥第一次展开自由的翅膀。

太平洋金海鸥是不间断飞行世界纪录保持者。它们可以不吃不喝昼夜飞翔,从北极向温暖的夏威夷群岛或玻利尼西亚群岛迁徙。金海鸥精确定航的能力令人吃惊。首次远征的幼鸥往往不追随鸥群而独自飞行,把生命交给本能与希望。

12

位于若科维尔市中心的芮迟尔德·蒙哥玛利高中在全美名列前茅。但学校礼堂毕竟不是音乐厅,还算不上很排场。然而,正是那场音乐会及其后的晚宴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前景乐观。未几,吕大渝家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开始讨论回国演出之种种构想。范竞马神采飞扬,说老郑,你给我写几首海外游子思乡的歌词,不说是你写的,化个名,先带回去唱!吕大渝也在一旁撺掇。所有在场者都说这是个好主意。我边捏饺子边寻思,还真可以给他写个不那么煽情不那么恶心的歌。这位用生命来歌唱的流亡艺术家,是应该有一首属于他的祖国之恋的。最后的结局是:饺子消化了,这个好主意也一起消化掉了。没有不漏风的墙。关键在于我的“敏感”身份。一首歌事小,回国事大。这件事,后来谁也没有再提。慢慢的,大约都醒过神儿来了。


肯尼迪中心独唱音乐会后范竞马与朋友们合影

那场音乐会后第11个月,范竞马终于回到了祖国。

14年过去。起始于里斯本机场的流亡终于结束。他姿势优美地飞越太平洋,回到祖先和青年时代的栖息之地。

第一场演出下来,就有评论称“在世界男高音的天地里,范竞马已显示了他的王者气象”。再几场演出之后,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北京城赫然出现大幅招贴:“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范竞马拥有与帕瓦罗蒂一样迷人的歌喉’”……

如今,范竞马翱翔于大洋两岸,渐入佳境。评论界开始尊他为“华人第一男高音”。背靠祖国,再不是一位流亡歌者。至少,再不会有衣食之虞了吧。于是很忙,算起来,竟有几年不见,于是就真有些想念了。无论如何,衣锦荣归的童话总使人欣慰。偶尔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苏炜谈起,心中都是祝福。认真说来,也不是没有担忧:毕竟,那块金币流淌的土地,是一块腐败腐烂的土地,一块被压榨被抢掠者鲜血浸泡的土地。在那里,做一个人很难,做一个艺术家更难。苏炜却说:范竞马不会。他是有宗教感的。在各种诱惑面前,他从来是不变通的。

那就好。

美是圣洁的,是没有止境的。


回国之后

13

我的笔有些游移。

本来是要写小女儿美妮的“因爱生怕”。

我已经谈到,美妮扭脸之怕,是人类心灵的顶极感受,是一个关于爱、美和神圣之间关系之谜。

这是一个问题:爱是温馨,而怕则是一种负面的冷森的感受。爱如何能生出怕来?

摩西之怕比较易于理解:对神的爱是不可轻亵的神圣之爱。这种神圣之爱,在其强度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有可能引起情感主体的自我保护,如我们猝然遭遇强光照射而举手护目。

对美妮而言,我猜想有两种可能:

其一,在她的幻觉中,出现了美神阿波罗。虽然她尚不懂得神是需要敬畏的,但由于人类心理之天然同构,摩西的反应,同样会在她身上本能地完成。于是,她不敢逼视,而在阿波罗面前扭转了脸。

其二,一系列感觉之链的起点不是神,而仅仅是一种纯净的音乐之美。这种纯美之爱,同样可能超越感受力极限,引发某种类似于受到伤害的错觉。于是,美妮满脸惊骇,坚定地与那伤人之美保持距离。

感性、本能、下意识、超理性、纯音乐这一系列词汇大致是一个意思,其所指,就是人类理性无法进入的那个精神的黑箱。也许是这样:爱,可以把美圣化到一种令人敬畏的程度。必要的条件是:那爱的心理能量要足够强大。这也不难:只要你不用后天习得的种种污秽与麻木,去遮蔽那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

这种爱,是赤子之爱,是至深之爱,是“爱得要死”式的致命之爱。


中国男高音范竞马

14

我试图还原那个阳光明丽的下午。

……我抱起美妮,走向范竞马。

这一神秘事件的三位当事人迅速接近……

在那一瞬之间,美妮看见了什么?

——她先看见了她的偶像范竞马,她看见他举起手和她打招呼,亲热又爽朗……

——她可能觉得他与她想像中的音乐形象有差异。比纯美还多一点,不可言状……

——她看见有光晕从他周身扩散,刺痛了眼睛……

——顺着孩子的视线,我回到了那个童话般的下午。在那个下午,世界温馨而高贵。每一丝风,每一翎落羽,每一朵花每一片草叶,都令人无比珍爱。当我打开车门,抱起美妮向范竞马走去,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发生了变化……红砖房变成金砖房……门前盛开的红蔷薇变成金蔷薇……连草叶也变成了金草叶……从海边飞来的灰海鸥,站在街边的信箱上,静静的,光芒四射,成了一只金海鸥……

那只灰海鸥是从大西洋飞来的。而那只金海鸥,却是从小女儿心中飞来的。在情感的永夜里,它已沉睡千年。那个神奇的下午,它被唤醒,奋力扑打起优雅的金光闪闪的双翅。

当心灵的大海汹涌起伏,浪拍云天之际……

当你面对这壮丽奇观,只会战栗啜泣而难以表达之际……

——金海鸥就会奋然起飞。


小女儿,愿感动你的灵加倍感动我!

15

永不会忘记美妮四岁的那个金色的下午。

永不会忘记她那满脸惊骇。

那表情如矢如电,一闪即逝。纵然一闪即逝,却电光石火般照亮了一个关于爱与美的秘密。一个高尚的秘密。

仍旧有难以堪破的神秘。仍旧不明白美妮与范竞马之间的心灵感应。仍旧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命令我立刻去见范竞马。

为什么?

亲爱的小女儿,你是要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写如何去爱吗?

是神悄悄跟你说了什么吗,我的小天使?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感动我!


2006年1月25日
寒风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