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我改变体制的时候了”


\"\"

  叶利钦在“8·19”事件中号召民众反抗政变者


\"\"
  
  1991年8月20日凌晨,在一名手持AK-47步枪士兵的保护下,叶利钦在其位于俄罗斯联邦大楼的办公室中,等待着军事政变的最新消息


\"\"
  
  2007年4月24日,一位妇女手捧着已故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相片,在救世主基督大教堂前哀悼,向这位前总统做最后的致敬


\"\"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的反对者在红场上游行


\"\"
  
  1991年的“8·19”事件改变了俄罗斯历史进程


\"\"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遗体告别仪式上,一名仪仗队士兵立正站在遗体前


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辞去总统职务时,这样评价他和他治下的俄罗斯:“那些我们曾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完成起来,实际上却十分艰难。……他们相信我们可以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事实上没能一跃而过。……有些问题极其复杂。我们是在不断犯错误和经历失败的同时向前迈进的。”


“自由化改革就这样开始了”


摧毁了过去的时代,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叶利钦面临的下一步是建设。


1992年1月9日,叶利钦视察下诺夫哥罗德省。7天前,他签署了“开放零售贸易令”,正式废除前苏联实施了七十余年的国家定价制度。而他这次视察的项目之一,就是要看看百姓们对这项政策的反应。然而,刚走进一家食品店,他就遭到了围攻。“怎么能够这样?”老太太们质问叶利钦。在价格自由化的7天里,牛奶涨价6倍。


“叶利钦显然感到震惊。”时任该省行政长官的涅姆佐夫回忆,“他命令说:首先,立即降价!其次,开除这间食品店的经理!”


“我试图向总统解释,现在价格已不再受克里姆林宫控制。但在他监督下,黄油的价格当即下调25%。”涅姆佐夫说,“自由化改革就这样开始了。”


事实上,在1991年秋天叶利钦初掌俄罗斯政权时,市场化改革的计划就已展开。以盖达尔、丘拜斯等为代表的“青年改革派”,在叶利钦的支持下,开始制定价格完全放开、国有经济全面私有化等计划。


在推翻了一个政治制度后,叶利钦现在的目标是经济制度。年轻的改革者们称之为“跨越鸿沟的一次性跳跃”的“休克疗法”,而叶利钦则说,全面私有化,实施市场经济,“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经济任务”。


国有的企业变成了俄罗斯百姓手头的股票,当然原先的官僚和厂长们可以买得更多,甚至达到了企业股份的51%。而叶利钦也在他的自传《午夜日记》中写道:因为“我们的企业家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所以“企业卖得非常便宜”。


被拍卖的不止是前苏联的国有企业。在位于莫斯科的一家叫做“色雷伯兰尼维克”的高级餐馆里,一朵普通的玫瑰的拍卖价达到了110美元,骄傲的竞拍者把鲜花献给了身边的女人。有评论说:“在为了装条电话线要等上10年的地方,钱终于有了意义。”


“体制曾经改变了我。”叶利钦掌权几天后,就说,“现在是我改变体制的时候了。”


“渐进改革”不在叶利钦的词典中。在他的授意下,年轻气盛的盖达尔几乎在24小时之内,就拟订了“休克疗法”的主要框架。


1992年8月19日,青年改革者们骄傲地宣称:“(股权改革)是自1917年以来第一个按时完成的、实际效果比许诺更高的全国性计划。”


“叶利钦的方法很难不留后遗症”


彼时,全俄罗斯的股东人数,达到了4000万,但是牛奶、黄油的价格持续在上涨,而且,即便在初级的民主制度下,民众对休克了的经济状况的愤懑,也很快转化为了反对派的武器。


叶利钦与前苏联立法机构始终无法调和。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把议会当作大本营,与叶利钦展开了对抗,制造了“限制总统权力”的大声势。


曾经在坦克上号召“军人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的叶利钦,当意识到自己终于要为“权力”而战时,对国防部长下令:“将坦克的炮口对准白宫,轰击,如果他们不投降就彻底消灭他们。”


1993年9月21日,叶利钦签署了《关于俄联邦宪法改革命令》,继而宣布解散议会。10月4日,700名俄军特种兵在T-80重型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攻击下,攻占议会大厦。


2个月后,议会重新选举,并最终通过了俄罗斯新宪法。中国国际现代关系研究院的王骊久研究员指出,“这部宪法奠定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宪法体制。”


曾经的建筑公司经理、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最高权力成为了国家制度的根本。其他的国家制度的建立开始变得顺理成章,从总理到莫斯科税务局、甚至连反对党,此刻都必须围绕在总统这个大局下了。


普京在赞扬“新宪法宣告了人权高于一切的国家精神”,但是叶利钦在他的回忆录中称之为“危机的高峰”。


“叶利钦有追求,但其所运用的方法很难不留后遗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关贵海副院长说。


“金融资本变成了政治资本”


“总统俱乐部”位于莫斯科,这个体育和社交俱乐部内有华丽的沐浴间,它由叶利钦亲手创办,而来这里消遣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他“真正的朋友”,比如别列佐夫斯基。


目前正在英国,以“颠覆普京政权”为己任的别列佐夫斯基,彼时已掌控了俄罗斯最大的私人电视台“OTA”和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的控股权。


如果说叶利钦的政策留下了什么后遗症,那么毫无疑问,“寡头”是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叶利钦一直认为,“寡头”是急剧的私有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他们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无论怎样都是我的支持者”。


然而,1996年的竞选连任,用叶利钦自己的话说,“金融资本变成了政治资本”。


离1996年总统选举投票只剩3个月时,叶利钦的支持率是3%。在俄共总统候选人久加诺夫的竞选集会上,一位二战老兵说,自己用勋章换了两瓶伏特加和一条面包,“这就是叶利钦给一个柏林解放者的待遇”。


叶利钦自己的竞选团队惊慌失措。与此同时,“寡头”们越来越担心,俄共重新上台,将不可避免地使俄罗斯回到苏联的轨道,而他们自己则会重新一无所有。


“激进改革试验的赢家,准备为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战斗了。”《世纪大拍卖》作者弗里兰在书中写道。他们秘密联盟,并要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叶利钦打败久加诺夫。


最后说服叶利钦的是前副总理丘拜斯。“你必须成为那个为俄罗斯创造了民主的人。”丘拜斯说,这句话最终打动了叶利钦。


65岁的叶利钦,根据新的竞选班子的设计,开始走进民众中,既听反对者的批评,也跟支持者握手。他和歌手叶尼亚奥辛同台表演,和20岁的歌迷一起跳舞。


而“寡头”们为叶利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他们控制的电视台不断播出近乎歌颂叶利钦的电视广告,其中尤其包括了“坦克演讲”的镜头。


他最后的得票率是53%,连任成功。


“站在坦克上的叶利钦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俄罗斯的《莫斯科华人报》副主编子河说,“那几分钟,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缺点。”“不是因为我们喜欢他,而是我们喜欢改革。”一位叫作麦兹涅娃的大学生说。


而在叶利钦看来,尤其是在他背后的“寡头”们看来,对财产的历史性的再分配得到了确认,而且,这种确认,是以民主的方式完成的。


为叶利钦连任总统马前奋蹄的“寡头”们,则已经开始收获回报。古辛斯基的电视台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优惠贷款。他们组成了被称为“合作社”的松散的联盟,定期聚会。与此同时,在俄罗斯,曾经的4000万股东,变成了4000万月收入不足30美元的贫民。


“各种集团都会接近权力的宝座,开始瓜分战利品。然后他们会被赶出去,另一些人会进入。在俄罗斯,这是一种传统。”其中的一位“寡头”弗里德曼说。


他感到了自己的无力


1996年等待投票结果时,叶利钦一直躺在病床上,他的心脏病已经恶化到了必须动手术的程度。


“人民对国家首脑的病情了解得越少,他们就会越安心。”叶利钦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起初的想法。对于一个在集权制度下生活了60年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


但是叶利钦选择了改变,他也在逐渐适应他自己开创的新制度。他的女儿,也是他最重要的政治助手之一,塔季扬娜,给他看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后写给美国民众的“告别信”。“我能否也公开地,绝对坦诚地,和我国人民交谈?”叶利钦这样问自己,并做出决定,“是的,我要实话实说。”


叶利钦的心脏搭桥手术历时6个小时。在手术前,他签署了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的命令。当他刚刚从麻醉中醒来,便立即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了名。


“大政治,这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但是,只有从旁观的角度,权力才似乎是甜美的东西。”


1994年,叶利钦访问柏林,参加俄军撤离德国的仪式。“当全欧洲都在庆祝我们的撤离时,(我)突然感觉自己再也负担不起了。”


他最后“喝了几杯酒”,然后去指挥了军乐队。


或许,在他满怀激情、大刀阔斧开始建设一个新俄罗斯后,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


1998年,肇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开始在俄罗斯肆虐:卢布贬值,国家债券冻结,外债缓还。或许出于自保,或许出于病急乱投医,叶利钦多次更换总理。


最后,他找到了普京。


他第一次注意到普京是1994年的一次狩猎中,彼时普京是圣彼得堡市副市长。面对突然蹿出的野猪,普京一枪将其击毙。“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叶利钦说。他决定在旧世纪的最后一天辞职。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时,她在他怀里哭了。他告诉妻子时,妻子说:“终于盼到了!”


“感谢上帝!我充满感情地,十分满意地,慢悠悠地签署了这份命令。”叶利钦这样回忆签署移交权力的命令那个时刻,“普京略带羞涩的微笑。”


卸任以后,叶利钦一家人住在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9号别墅,共有八百多名各级人员在保卫他的安全。医护人员全天候监护他的身体,稍有头疼脑热,就会马上送他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有关人士透露,在俄罗斯,叶利钦的生活待遇仅次于普京。


他领导下的“资本主义革命”,不同于渐进的改革。“但是毕竟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抛出来了。”《莫斯科华人报》的子河说。


他为新俄罗斯建立了初步的民主政治制度,尽管时常进退失据。


由他一手发动的“俄罗斯资本主义革命”,会有怎样的前景,或许见仁见智,但目前惟一确定的成果,是他已经永远改变了国民关心的议题。


在评论家的眼里,新时代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叶利钦没有见证俄罗斯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一切都是“在不断犯错误和经历失败的同时向前迈进”。


  叶利钦生平简介
  ●1931年2月1日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农村
  ●1955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历任总工程师、建设局局长、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等职
  ●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书记
  ●1989年在苏共28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在大会
  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1991年6月当选为苏联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
  ●1991年12月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6年俄罗斯举行全国大选,再次当选为总统
  ●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
  将权力交给普京
  ●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当地时间下午15时45分死于心脏衰竭,享年76岁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现在是我改变体制的时候了”


\"\"

  叶利钦在“8·19”事件中号召民众反抗政变者


\"\"
  
  1991年8月20日凌晨,在一名手持AK-47步枪士兵的保护下,叶利钦在其位于俄罗斯联邦大楼的办公室中,等待着军事政变的最新消息


\"\"
  
  2007年4月24日,一位妇女手捧着已故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相片,在救世主基督大教堂前哀悼,向这位前总统做最后的致敬


\"\"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的反对者在红场上游行


\"\"
  
  1991年的“8·19”事件改变了俄罗斯历史进程


\"\"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举行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遗体告别仪式上,一名仪仗队士兵立正站在遗体前


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辞去总统职务时,这样评价他和他治下的俄罗斯:“那些我们曾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完成起来,实际上却十分艰难。……他们相信我们可以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事实上没能一跃而过。……有些问题极其复杂。我们是在不断犯错误和经历失败的同时向前迈进的。”


“自由化改革就这样开始了”


摧毁了过去的时代,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叶利钦面临的下一步是建设。


1992年1月9日,叶利钦视察下诺夫哥罗德省。7天前,他签署了“开放零售贸易令”,正式废除前苏联实施了七十余年的国家定价制度。而他这次视察的项目之一,就是要看看百姓们对这项政策的反应。然而,刚走进一家食品店,他就遭到了围攻。“怎么能够这样?”老太太们质问叶利钦。在价格自由化的7天里,牛奶涨价6倍。


“叶利钦显然感到震惊。”时任该省行政长官的涅姆佐夫回忆,“他命令说:首先,立即降价!其次,开除这间食品店的经理!”


“我试图向总统解释,现在价格已不再受克里姆林宫控制。但在他监督下,黄油的价格当即下调25%。”涅姆佐夫说,“自由化改革就这样开始了。”


事实上,在1991年秋天叶利钦初掌俄罗斯政权时,市场化改革的计划就已展开。以盖达尔、丘拜斯等为代表的“青年改革派”,在叶利钦的支持下,开始制定价格完全放开、国有经济全面私有化等计划。


在推翻了一个政治制度后,叶利钦现在的目标是经济制度。年轻的改革者们称之为“跨越鸿沟的一次性跳跃”的“休克疗法”,而叶利钦则说,全面私有化,实施市场经济,“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经济任务”。


国有的企业变成了俄罗斯百姓手头的股票,当然原先的官僚和厂长们可以买得更多,甚至达到了企业股份的51%。而叶利钦也在他的自传《午夜日记》中写道:因为“我们的企业家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所以“企业卖得非常便宜”。


被拍卖的不止是前苏联的国有企业。在位于莫斯科的一家叫做“色雷伯兰尼维克”的高级餐馆里,一朵普通的玫瑰的拍卖价达到了110美元,骄傲的竞拍者把鲜花献给了身边的女人。有评论说:“在为了装条电话线要等上10年的地方,钱终于有了意义。”


“体制曾经改变了我。”叶利钦掌权几天后,就说,“现在是我改变体制的时候了。”


“渐进改革”不在叶利钦的词典中。在他的授意下,年轻气盛的盖达尔几乎在24小时之内,就拟订了“休克疗法”的主要框架。


1992年8月19日,青年改革者们骄傲地宣称:“(股权改革)是自1917年以来第一个按时完成的、实际效果比许诺更高的全国性计划。”


“叶利钦的方法很难不留后遗症”


彼时,全俄罗斯的股东人数,达到了4000万,但是牛奶、黄油的价格持续在上涨,而且,即便在初级的民主制度下,民众对休克了的经济状况的愤懑,也很快转化为了反对派的武器。


叶利钦与前苏联立法机构始终无法调和。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把议会当作大本营,与叶利钦展开了对抗,制造了“限制总统权力”的大声势。


曾经在坦克上号召“军人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的叶利钦,当意识到自己终于要为“权力”而战时,对国防部长下令:“将坦克的炮口对准白宫,轰击,如果他们不投降就彻底消灭他们。”


1993年9月21日,叶利钦签署了《关于俄联邦宪法改革命令》,继而宣布解散议会。10月4日,700名俄军特种兵在T-80重型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攻击下,攻占议会大厦。


2个月后,议会重新选举,并最终通过了俄罗斯新宪法。中国国际现代关系研究院的王骊久研究员指出,“这部宪法奠定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宪法体制。”


曾经的建筑公司经理、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最高权力成为了国家制度的根本。其他的国家制度的建立开始变得顺理成章,从总理到莫斯科税务局、甚至连反对党,此刻都必须围绕在总统这个大局下了。


普京在赞扬“新宪法宣告了人权高于一切的国家精神”,但是叶利钦在他的回忆录中称之为“危机的高峰”。


“叶利钦有追求,但其所运用的方法很难不留后遗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关贵海副院长说。


“金融资本变成了政治资本”


“总统俱乐部”位于莫斯科,这个体育和社交俱乐部内有华丽的沐浴间,它由叶利钦亲手创办,而来这里消遣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他“真正的朋友”,比如别列佐夫斯基。


目前正在英国,以“颠覆普京政权”为己任的别列佐夫斯基,彼时已掌控了俄罗斯最大的私人电视台“OTA”和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的控股权。


如果说叶利钦的政策留下了什么后遗症,那么毫无疑问,“寡头”是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叶利钦一直认为,“寡头”是急剧的私有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他们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无论怎样都是我的支持者”。


然而,1996年的竞选连任,用叶利钦自己的话说,“金融资本变成了政治资本”。


离1996年总统选举投票只剩3个月时,叶利钦的支持率是3%。在俄共总统候选人久加诺夫的竞选集会上,一位二战老兵说,自己用勋章换了两瓶伏特加和一条面包,“这就是叶利钦给一个柏林解放者的待遇”。


叶利钦自己的竞选团队惊慌失措。与此同时,“寡头”们越来越担心,俄共重新上台,将不可避免地使俄罗斯回到苏联的轨道,而他们自己则会重新一无所有。


“激进改革试验的赢家,准备为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战斗了。”《世纪大拍卖》作者弗里兰在书中写道。他们秘密联盟,并要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叶利钦打败久加诺夫。


最后说服叶利钦的是前副总理丘拜斯。“你必须成为那个为俄罗斯创造了民主的人。”丘拜斯说,这句话最终打动了叶利钦。


65岁的叶利钦,根据新的竞选班子的设计,开始走进民众中,既听反对者的批评,也跟支持者握手。他和歌手叶尼亚奥辛同台表演,和20岁的歌迷一起跳舞。


而“寡头”们为叶利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他们控制的电视台不断播出近乎歌颂叶利钦的电视广告,其中尤其包括了“坦克演讲”的镜头。


他最后的得票率是53%,连任成功。


“站在坦克上的叶利钦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俄罗斯的《莫斯科华人报》副主编子河说,“那几分钟,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缺点。”“不是因为我们喜欢他,而是我们喜欢改革。”一位叫作麦兹涅娃的大学生说。


而在叶利钦看来,尤其是在他背后的“寡头”们看来,对财产的历史性的再分配得到了确认,而且,这种确认,是以民主的方式完成的。


为叶利钦连任总统马前奋蹄的“寡头”们,则已经开始收获回报。古辛斯基的电视台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优惠贷款。他们组成了被称为“合作社”的松散的联盟,定期聚会。与此同时,在俄罗斯,曾经的4000万股东,变成了4000万月收入不足30美元的贫民。


“各种集团都会接近权力的宝座,开始瓜分战利品。然后他们会被赶出去,另一些人会进入。在俄罗斯,这是一种传统。”其中的一位“寡头”弗里德曼说。


他感到了自己的无力


1996年等待投票结果时,叶利钦一直躺在病床上,他的心脏病已经恶化到了必须动手术的程度。


“人民对国家首脑的病情了解得越少,他们就会越安心。”叶利钦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起初的想法。对于一个在集权制度下生活了60年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


但是叶利钦选择了改变,他也在逐渐适应他自己开创的新制度。他的女儿,也是他最重要的政治助手之一,塔季扬娜,给他看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后写给美国民众的“告别信”。“我能否也公开地,绝对坦诚地,和我国人民交谈?”叶利钦这样问自己,并做出决定,“是的,我要实话实说。”


叶利钦的心脏搭桥手术历时6个小时。在手术前,他签署了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的命令。当他刚刚从麻醉中醒来,便立即在恢复总统权力的命令上签了名。


“大政治,这首先是刚毅强者的使命。没有掌握权力的意愿,就没有国家的领导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但是,只有从旁观的角度,权力才似乎是甜美的东西。”


1994年,叶利钦访问柏林,参加俄军撤离德国的仪式。“当全欧洲都在庆祝我们的撤离时,(我)突然感觉自己再也负担不起了。”


他最后“喝了几杯酒”,然后去指挥了军乐队。


或许,在他满怀激情、大刀阔斧开始建设一个新俄罗斯后,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力。


1998年,肇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开始在俄罗斯肆虐:卢布贬值,国家债券冻结,外债缓还。或许出于自保,或许出于病急乱投医,叶利钦多次更换总理。


最后,他找到了普京。


他第一次注意到普京是1994年的一次狩猎中,彼时普京是圣彼得堡市副市长。面对突然蹿出的野猪,普京一枪将其击毙。“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叶利钦说。他决定在旧世纪的最后一天辞职。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时,她在他怀里哭了。他告诉妻子时,妻子说:“终于盼到了!”


“感谢上帝!我充满感情地,十分满意地,慢悠悠地签署了这份命令。”叶利钦这样回忆签署移交权力的命令那个时刻,“普京略带羞涩的微笑。”


卸任以后,叶利钦一家人住在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9号别墅,共有八百多名各级人员在保卫他的安全。医护人员全天候监护他的身体,稍有头疼脑热,就会马上送他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有关人士透露,在俄罗斯,叶利钦的生活待遇仅次于普京。


他领导下的“资本主义革命”,不同于渐进的改革。“但是毕竟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抛出来了。”《莫斯科华人报》的子河说。


他为新俄罗斯建立了初步的民主政治制度,尽管时常进退失据。


由他一手发动的“俄罗斯资本主义革命”,会有怎样的前景,或许见仁见智,但目前惟一确定的成果,是他已经永远改变了国民关心的议题。


在评论家的眼里,新时代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叶利钦没有见证俄罗斯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一切都是“在不断犯错误和经历失败的同时向前迈进”。


  叶利钦生平简介
  ●1931年2月1日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农村
  ●1955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历任总工程师、建设局局长、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等职
  ●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书记
  ●1989年在苏共28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在大会
  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1991年6月当选为苏联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
  ●1991年12月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6年俄罗斯举行全国大选,再次当选为总统
  ●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
  将权力交给普京
  ●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当地时间下午15时45分死于心脏衰竭,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