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午餐后不到12点就集合登车前往下一个旅游点,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一路途经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到达波士顿郊区的一家大型中餐馆,在那里晚餐。在路上在美加交界处过境时花去不少时间,因自9.11恐怖事件之后,美国对入境人员檢查非常严格,每个游客过美方边检时,除要交验各种证件、行李之外,还要回答一些问题,并验手印,不是验一个手指,而是要验左、右两个手掌的掌印,不过我还祘好,边检人员看见我的护照上,上月16日已入境过美国,本月六日才离开,便未再查什么,连忙伸手示意放行过关。
入境美国后我看到天空佈满堡状层积云,我想可能会遇上一场雷暴雨,因天气谚语说:天上堡状层积云,暴风暴两要来临。果然到前面就下起了暴两,狂风夹着大雨冲涮着车窗玻璃,人们都担心再这样下下去恐怕要找地方停车避雨,恐怕今天赶不到波士顿了。
我说这是雷暴雨下不久的,不久果然天开云散,又艳阳高照。一个多小时后,天上又起了阴云,但四周的天空比头顶上的天空要明亮,我又想起了一句天气谚语:有雨亮四方,无雨顶上光。我想又要下雨了,但雨不会下得很大。因为云层不厚,果然不久便下起了小雨,一直下到我们的车停在那家中餐馆时才停止。这家中餐馆和我以前与志进一起在美国遇到的那家大中餐馆的模式几乎一样,也建了一些中式走廊、花壇,也种了一些中国的竹子、花草;厅堂里也挂了一些当地三流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其水平之差不要说蒙中国人;恐怕就连蒙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西洋人都蒙不了。不过这家中餐館的自助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有些味道还不错。
吃完晚餐我们来到外面的广场,尽管头顶的天上还佈着黑云,也不时洒下一点小雨,但西方落日处显现出了色彩鲜艳的晚霞,许多游客担心明天会下雨,影响我们的波士顿之游,我说:别担心,明天保准是个大晴天。你们没听说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吗?你们看西边的晚霞多么美呀!
接着我们登车去了一家距这家中国餐厅不远处的一家旅馆住宿。第二天(十九号)一早起来,果然是个万里无雲的大好晴天。同车游客皆大欢喜,看来中国观察气象的谚语不仅在中国管用,即使在远隔万里之外的美国和加拿大也同样管用。
这天早上我们上车后,开了不久就到达了波士顿的市区。两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茶叶事件是引发美国独立战爭的导火索,波士顿也因此而扬名四海。现在的波士顿是美国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全市有大学一百五十多所。世界综合大学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和理工科大学排名世界第一的麻省理工大学都在这里。波士顿又是世界著名的海运中心之一。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哈佛大学,校区很大,没有围墙,学校与城区融为一体,马路、街道都穿校而过,校区内教学楼、礼堂、图书馆、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各类实验室、教堂、商店、银行、演出大厅、食堂、餐厅、酒吧、咖啡馆……等等应有尽有。学校虽无围墙,但还是建有两座大门。哈佛大学由商人约翰.哈佛于1636年捐资480英镑给波士顿一教育机构开办,哈佛先生既不是校长;又不是办学主持建校的人,仅是一位热衷教育事业的捐资者。这所大学原来也不叫哈佛大学,该校建成两年后(1638年),哈佛先生去世。学校当局为纪念慷慨捐资办学的哈佛先生,逐将校名改为哈佛大学。
后来又为哈佛先生塑了一尊塑像以资纪念,但当时照像技术尚未发明,又没有哈佛先生的画像,校方无奈,只好从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找了一位帅哥,照这位帅哥学生的模样塑了一尊坐式铜像。在铜像的基座上却写的是约翰.哈佛的名字和生卒年代,这个近乎荒诞的故事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哈佛大学校门之一
哈佛大学一共造就了八位美国总统、44位诺贝尔奨得主、30位普利策奨得主(新闻界最高奨),以及其他世界著名的科技界、工商界、军政界精英难以数计。哈佛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它获得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它那些成就非凡的校友们的捐赠数以百亿美元计,它是全世界资金实力最雄厚的大学。哈佛大学内的各种建筑,既有两三百年前的老式红砖建筑;又有现代化的各种先进建筑,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我们去参观时正值学校的假期,但仍可见不少假期留校从事学习和研究的师生在校区内来去怱怱。其中白人、黑人、亚裔、印巴人都有。

哈佛大字校区内的基督教堂
从哈佛大学出来后,就开车前往另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那就是理工科大学世界排名第一的麻萨诸塞理工大学(通常简称之为:麻省理工)。由于参观时间的限制,该校未作重点参观只在大门内外一带稍作参观就离开了,不能不说令人有些遗憾。

正处于假期的麻省理工幽静的校园
麻省理工也是办学成绩蜚然的世界著名私立大学。它是由威亷.巴顿.罗杰斯于1861年创办,至今已有85名诺贝尔奨获得者在这里学习、工作过;还有两位菲尔茲奖(数学界最高奨)、16位图灵奖(计算机学科的最高奖)和5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出自于该校。

麻省理工大学的老校舍
麻省理工以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享誉世界,它的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和语言学也同样优秀。它有一支十分杰出的教师队伍,每年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它的科研成果也举世瞩目。因此它不仅是美国而且也是世界各国优秀学生、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竞相前往求学、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
离开麻省理工之后,旅游车载着我们在在波士顿城区穿梭参观,刘导不时向我们介绍所经过的景点名胜。

波士顿港码头边停靠的十八世纪战功卓著的仿古三桅护卫舰
不久来到波士顿港码头,登上游船开始从海上环游波士顿港。波士顿港水面开阔,整个港湾都是码头,停靠着往来于世界各地大小港口的船舶。除了新式码头之外,还保存了几处木桩结构的老式码头作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拍照。码头上还停靠了两艘特殊的战舰:一艘是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对英海战中战功卓著的护卫舰,这是一艘木质三桅帆船,从它的新旧程度估计这是后来仿造的仿古制品;另一艘是美国现役军舰中舰龄最大的“宪法”号战舰,它的舰号“793”,只要看它的外型和武器装备就知道它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舰只。

波士顿港码停靠的美国现役最老的战舰“宪法”号的英姿
游完波士顿港回到码头,又登车开往著名的“昆西市场”,这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商场,出售各类商品的商场分佈在市场内各个大型的商舖内,各大商铺之间有街道分开,不论是出售哪类商品的大商舖内除一个个商店之外,都有不少供应各类食品的小型餐厅向游客和本地顾客供应餐饮,非常方便。

水面开阔的波士顿港
我在“昆西市场”后面的街道上看到一栋大楼的大门前搭了一个遮阳棚,原来是当地的一个征兵站,有几个军人摆了一个写字台在遮阳棚下为美军招兵买马,棚旁边贴了一些征兵的广告。我坐在附近的休闲椅上注视了一下,不时有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到那里应征,填报一些表格,如果被征兵人员通过了初步审查,便会有人把他(她)带到大楼内进行身体和安全检查,都通过了,才能正式入伍,技术兵种还要通过相关技术能力测试,过关了才行。
前往应征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较少。因为美国在和平时期执行的不是义务兵役制,而是职业兵制度,当兵是一种职业。由于现代化战爭对兵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所以那些有实际专业工作经验的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前往应征的较多,而且除大部份为白人之外,也有黑人、亚裔男女前往应征。

洛克菲勒广场30号洛克菲勒大厦
我们在“昆西市场”内的飲食店各自吃完午餐后,刘导催促大家登车开往纽约。我们到达纽约市中心时己到了下午7点40左右,此时天空仍很明亮,高楼上还能看到阳光。趁天还没有黑,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洛克菲勒中心,中心共有19栋摩天大楼,是由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投资于上世纪初开始修建的、由19栋摩天大楼组成的建筑群,现在洛克菲勒家族已开始走下坡路,除其中的洛克菲勒大厦之外的其他高楼都已先后卖给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