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从博物館出来登上大巴来到朴利茅斯镇上吃午餐,因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只好买了一份带飲料的汉堡包当作午餐,餐后稍事休息,导游就催促大家登车,开往康湟狄格州纽黑文附近的一个军港去参观潜艇博物馆,和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531号(已退役),大巴大约开了两个多小时,于下午两点半左右抵达参观地点。


远望人类第一艘核潜艇531号

下车后我们先排队去参观531号核潜艇,这艘核潜艇名叫“鹦鹉螺号”核潜艇,舰号为531,是人类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因有点试验性质,所以规模不是很大,与我在旧金山看到的那艘排水量两千吨的常规潜艇的大小差不多,远不是我们想像之中的厐然大物。我们从码头上先经过二三十米长两边有扶手的跳板到达一个大型趸船上,再经过一段不到十米的跳板就到达了“鹦鹉螺号”核潜艇的甲板上,因甲板比较窄,游客们挤在上面拍照、录像,往往互相干挠,要拍一个好的镜头很不容易,有时要等上十来分钟才能勉强拍到一张照片,尤其是要拍自己与核潜艇的合影,要互相幫忙拍摄就更为困难。



核潜艇内部指挥室里的潜望镜、声呐

这艘核潜艇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还没有潜射导弹,所以“鹦鹉螺号”的主要攻击武器还是它携帶的八颗鱼雷,与当时的常规潜艇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它可以潜航好几个月不需浮出水面补充氧气,因而令敌方无法侦察到它的踪跡,故可以对敌方舰船实施突然袭击,令敌方防不胜防,这也是它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

由于核潜艇的底层是核动力装置层,其中的核燃料虽已拆除,但残留的放射性污染还是有的,考虑到游客们的安全,所以核潜艇的底层仍被封闭,不让人参观,游客们只能在甲板下面的这一层参观,这些部份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



展厅外展出小型潜艇之一

参现完“鹦鹉螺号”核潜艇,回到岸上就往潜艇博物館走去,远远地看到博物馆展厅外摆放着两艘小型潜艇,另一边还放着一门大型潜艇上的一门口径约150毫米舰炮,由一个人坐在炮位上操作发射,我趁人少时,也跑去充当了一回潜艇舰炮的“临时炮手”,坐到炮位上做出操纵舰炮发射的姿式拍了一张照片。

走进潜艇博物館只见里面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大小的各种潜艇的照片、缩微模型,以及许多潜艇上的鱼雷、武器、潜望镜、潜水器、潜水服……等实物。也有视频向游客播放“鹦鹉螺号”核潜艇在海上执勤的情况。看完潜艇博物馆,已快到导游约定的集合时间,我们便往旅游大巴停车的位置走去,导游正在清点人数,见我们过来连忙招呼我们上车,人到齐后,导游开始向游客收取小费,按欧美国家的惯例小费是由被服务对象自愿支付、且数额没有具体规定的(不过通常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但到了华裔开办的旅游公司却“中国化”了,变成了硬性的规定:每人每天支付8美元作为司机、导游二人的小费。我祘了一下全车共有五十多个坐位都坐滿了(现在各旅游公司之间已联网,可从网上互相调配游客,使得开出去的每一辆旅游车几乎车车都能坐满游客,由此可看出互联网的普及,已把旅游公司的效率提高到了极致),那么,导游和司机每天共有四百四、五十美元的收入,他们二人每天的平均工资达二百二十多元,这一部份收入不需开任何票据,因而可轻易避免交税(以美国华裔的平均素质来判断,主动为这种没有单据、又很难查实的现金收入去交税的人恐怕不多),此外,再加上旅游公司支付给司机、导游的基本工资(应该不会很高,但绝对不会低于美国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两部份工资加在一起,每月的收入就可达七、八千美元,即使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也要祘是不错的收入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导游都是美国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有的甚至还有研究生、博士的头衔的原因。何况做导游只需事前阅读一下有关这条旅游路线上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方面的相关资料、记熟一些与此有关的逸闻趣事便可成有一个称职的导游。

傍晚旅游大巴回到纽约唐人街该旅游集团公司的总部,下车后导游让我们在附近买点食品当作晚餐,并告知,不要走远,送我们回纽瓦克的公务车车马上就会到,我们等到晚上八点,车仍未到,此时导游把我们带到公司办公室,交给另外一位先生(导游下班的时间到了),这位先生对我们说:“对不起,去纽瓦克的一位游客钱包掉在大巴上了,送我们去纽瓦克的车带着这位游客去追那趟大巴车去了,可能要等一会儿才能来,你们先在这里喝点水,看看报纸,耐心等一下吧!”我见公司里各种华文报纸不少就隨意翻看了一下,结果吃惊不小,原来这些华文报纸所登载的内容、文章的口气甚至用词遣句都几乎和中国内地的报纸一模一样,我随便数了一下就有:《美华资汎》《美华之声》、《华盛顿中文邮报》、《美华商报》、《美华周刋》这几种,这下我祘是领教了中国大陆当局收买控制西方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的“成效”,使这些被大陆当局收买的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体都变成了大陆当局的吹鼓手、应声虫。

本来正点我们应在晚上八点多钟回到纽瓦克的集合点,我已联系了娟娟届时到集合点接我,现在只好通知娟娟等我的通知再确定接我的时间。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半钟,送我们的公务车才回到纵横旅游公司门前接我们去纽瓦克。我们直到夜晚11点半,才抵达纽瓦克的集合点,这是一个超市的大门前,公司早已下班关门,附近很偏僻,在对面三百多米的马路上才有几家没有关门的小商店,我们下车后,其他几位游客都先后被车接走,只剩下一对印度老夫妇和我在黑暗中等待,我真担心那对印度老夫妇会在我之前被接走,真是你越担心的事就越会发生,不久一辆车开过来,把这对印度老夫妇也接走了,在茫茫黑夜之中就剩下我一个人在那里等待。为安全起见,我站在一颗树的阴影里等待,这样远处的人就不易看到我,我却可以把周围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心里的安全感也随之增加了一点。将近12点娟娟的车终于来了,我上车后,开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娟娟家里。先去浴室打开水龙头洗去几天的风尘,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7月6号早上起来早餐后,娟娟告诉我今天的安排:上午我在家看电视和影碟(上午娟娟要复习考护士资格证书的功课,八月份要考试,她先生要送儿子去夏令营),下午娟娟开车带我去附近的公园游览晚餐后送我去机场,是晚上9点35分从纽瓦克飞往多伦多的飞机。

客随主便,早餐后我先在娟娟家周围转了一下,这里地处丘陵地带,人烟较稀少,他们这个居民点人口不是很多,都是一两层楼的木结构带花园的房屋,周围都是森林河流、湖泊、水坝环境十分清雅宁静,交通十分便利,距纽约城区、纽瓦克城区、机场、火车站都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回到客厅,娟娟给我泡了一杯咖啡,又为我播放视频资料,我叫她不必管我,尽管去复习功课,我自己一个人看视频资料就行了。

娟娟已年过四十想不到还有这么强烈的上进心,还要去报考美国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其实娟娟刚出国时.是到的加拿大,已考取过加拿大的护士资格证书,在加拿大也从事过几年的护士工作。后来又迁到美国从事其他工作,现在考虑到在美国,护士是一种收入较高而且稳定的工作,所以想重操旧业。然而美国对其他许多国家(其中包括加拿大)的护土资格证书并不认同,所以要重新通过美国的护士资格考试,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才能在美国从事护士工作。

中午娟娟复习完功课,便到厨房做好了午餐,这是一顿地道的中式午餐,吃得很舒服。餐后稍事休息。便出发到附近的公园游览,娟娟让我把行李放在后备箱,说游完就在外面吃晚餐,然后就直接去机场(因要办理出境手续,怕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我们开车来到附近的一处公园,这里游人较少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河流、水库和一些公园内常见的娛乐休闲设施。她告诉我,她父亲每年到她这里来时,就常到这些河流、水库去钓鱼,有时收获颇丰,只是事先须帮左先生办理一张钧鱼许可证,才能去钓鱼,而且还必须遵守钓鱼管理部门的许多规定:某些种类的鱼是不准钓的,意外钓上也要立即放生,即使是准许钓的鱼对鱼的大小也有规定,在一定重量之下的小鱼是不能钓的,钓到了也要放生,正在繁殖期的种鱼也是不能钓的。美国人都能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定,入乡隨俗,在美国的华裔们也大多都能遵守这些规定。

我看到公园的湖泊、河流里都有不少大雁、天鹅、绿头野鸭在水里和岸上自由自在的飞翔、游弋、行走,便问娟娟你们这一带人烟这么稀少,森林面积这么大,是不是时有大型野兽出没?她说可不是吗,有时黑熊、胡狼都会出现在她家的小花园里;有时还可见到这些野兽在屋外的垃圾桶里翻食物吃。但它们通常都不会主动攻击人,人们也从不会去伤害它们。

游着游着天色渐晚,娟娟说我们找个地方去吃晚饭吧!她开车带我来到一家小中餐馆,这家小中餐館所处地方比较偏僻,但我发现它的生意非常好,刚走到门口就见里面陆续有人提着打包的饭菜从里面走出来,到里面一看还有好几个人在排队等待,里面只有两张很小的桌子,所有来就餐的人几乎都是打包带回去吃。仔细观察发现来就餐的大都是附近工地上的工人和年老的人,因这里用餐价格便宜,工地上的工人无法自己做飯;老年人为省去购物、做飯的麻烦,所以都乐意到这家小中餐馆来就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家餐館的女老板兼收银员、服务员非常热情,服务态度很好。我们等了一段时间才轮到我们用餐,

餐后已到晚上七点,娟娟就开车带着我直奔机场,因为我刚入境美国不过半个多月時间,所以办出境手续并不麻烦,娟娟一直送我过了安检才挥手离开,预定的起飞时间是晚上9点35分,我们在晚上9点左右开始登机,但机上一直等到晚上10点多钟才起飞,立即将此情况通知左先生和他的小女婿任先生。原定11点多到达多伦多,结果直到半夜12点左左才到多伦多机场,出关時遇到一加拿大警方人员将我的拖箱左检查右检查,折腾了好一阵子,直到我对旁边的一位华裔加拿大女警察表达我的不满,她向那位白人警察转达了我的不满,才放行过关。

等我拖着行李走到机场出口时,左先生和他的小女婿已在那里等候了好久,一见面他们二人立即将我的行李拿到任先生的越野车上,便一路开车直奔左先生家里,半夜路上人车都少车开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左先生家里,左先生的夫人早已在那里迎候,进门后先喝了点茶,大概说了一下在美国的情况,他们便说先洗澡休息,明天有的是时间谈,我尊命洗漱之后便上床安歇。

7号睡到10点多才起床,按照主人的安排今天以休息、聊天为主,以让我恢复二十多天旅途的劳顿。按照左先生家的生活习惯,通常都是上午10点左右早餐,下午4点左右晚餐,晚上9至10点再吃一点夜霄。左先生习惯干半夜阅读书藉、外出散步,一般要到半夜三、四点钟才上床就寝。左先生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乡土观念很强的人。左先生的两个女儿先后移民加拿大、美国后,他那因家庭出身问题在中国大陆受尽苦难和屈辱的夫人彭女士,坚持要全家都移民加拿大,彭女士先办好了加拿大的簽证,并在多伦多买好了一套带花园的房子,起先左先生坚特不愿离开中国大陆,后在彭女士母女三人的再三要求之下,才勉强答应先到多伦多去试一试,不行再回来。

当时我和我的太太都估计左先生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环境,多半过不了多久便会“打道回府”,豈料左先生一到加拿大把那里的人文、自然环境与中国大陆的一对比,便深深地爱上了加拿大这个异国他乡广袤的土地。因为那里没有恐惧、没有飞来横禍、没有贫困、没有强拆、没有无法无天的武警、公安、国安、国保、城管、网警;因为那里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因为那里有没有遭受污染的兰天白云、江河湖泊和土壤;因为那里没有毒奶粉、毒粮食、毒蔬菜和其他有毒食品;因为那里没有假冒伪劣商品,更没有假药假酒;因为那里人与自然,人与人(尽管种族不同)之间都能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