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22日是毛泽东(以下简称“毛”)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五十周年的日子。五十年来,许多人对毛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进行了许多探讨,本人作为亲历者之一,也想谈一点个人的愚见。
毛发动“文化大革命”,蛊惑、煽动“红卫兵”、“造反派”们,把阻碍其把他打下的江山,先通过江青最后交到毛远新手上,以建立万世不绝的毛氏王朝的众多党政军老干们统统打倒,或把他们整得服服贴贴之后,也就是从1967年1月从上海开始的“夺权风暴”之后,全国各地和重要国家机关都纷纷把权力从老干们手中夺到了“造反派”、“红卫兵”和被他们整得服服贴贴的、被认为是忠于毛的“革命干部”们的手中。
1967年到1968年全国各地先后成立的,由“红卫兵”、“造反派”和“革命干部”代表组成的所谓“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即各级“革命委员会”,这标志着“红卫兵”和“造反派”们已经完成了他们作为毛打倒各级老干们的工具的历史任务,于是兔死狗烹的厄运就落到了“红卫兵”和“造反派”们的头上。
1968年下半年开始的“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主要就是针对“造反派”的,“造反派”的头头们(也包括一些“红卫兵”头头在内)被以各种名义批斗、抓捕、判刑或处决,“造反派”群龙无首,造反组织纷纷瓦解,“造反派”的普通成员又被当局以“促生产”的名义被迫回到了各自的生产岗位,“造反派”们就是这样被毛和中共当局“狗烹”掉了。
剩下的数以千万计的、又是有组织的“红卫兵”们,便成了以毛为首的中共当局的心腹大患。因为在“红卫兵”们揪斗老干们时,从以毛为首的“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为打倒党政军各级老干们而有意“洩露”给“红卫兵”和“造反派”的有限的中共内部档案资料中,看到了中共当局内部的腐败、特权、勾心斗角,以及对民众所犯下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行。这促使了不少头脑敏锐又有逻辑思维能力的“红卫兵”们的覚醒。他们当中有的也开始对现行体制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有的已开始考虑中国的未来。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长沙一中的“红卫兵”杨曦光[註:1],他写了一本“中国向何处去?”的小册子,试图探讨中国今后应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这本小册子在“红卫兵”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引起了中共当局的震动,杨曦光因此被中共当局抓去,并以反革命罪判刑十年。
毛此时已经意识到:已经开始初步觉醒,又有组织的数量厐大的“红卫兵”对毛和中共的封建共产极权统治已构成威胁,必须予以解决。只有拆散他们的组织,并把其成员分散开来,让他们一天到晚都忙于糊口,使他们既不能聚在一起,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问题,这样“红卫兵”们对毛和中共的封建共产极权统治的威胁才可以消除。
本来通过招工、招干和参军等方式也可以达到拆散“红卫兵”的组织,把他们分散开,并使他们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精力思考问题的目的。然而两年多的“文化大革命”早已把国民经济搞到了濒临全面崩溃的地步,许多工厂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或半停工停产的状态,机关和事业单位大多也已人滿为患,哪里还能容纳得下数以千万计的“红卫兵”。
在这种状况之下,老奸巨猾的毛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鵰的办法,那就是利用他那被捧上了神壇的巨大威望,向“红卫兵”们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并把这说成是“反修防修”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举措。
1700余万“红卫兵”大多被迫;也有少数是自愿被分散下放到全国各地的农村,也有少数下到农场。“红卫兵”组织无形之中就被撤散;“红卫兵”们下到农村后,一天到晚忙于自己的生计,他们思考问题的时间、精力都被无休止的繁重劳动所剝夺。毛的这一招不仅消除了巳经开始初步觉醒的、有组织的一千数百万“红卫兵”对以毛为首的中共封建共产极权统治的威胁,而且还大大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国家、中华民族以及“知青”这一代人造成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这场运动使那一代青年在接受知识、教育的最佳时期,失去了接受教育和通过阅读增长知识的机会。使中华民族的人才新老交替出现了一个长达一代人的断层。这严重阻碍了此后中国大陆文化、教育、科技和经济事业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知青”的前身“红卫兵”们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接受的都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冷酷无情、无法无天、崇尚暴力、迷信领袖权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蔑视一切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并成为他们今后立身处世和思考问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准则,这将危害他们一辈子。
由于他们下放农村之后,他们之中的大部份丧失了通过教育和阅读增加新的多元文化知识来建立新的价值观念的机会。这使得他们的价值观至今仍定格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形成的价值观,而不能与时并进地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价值观。这样的人,他们处在多么高的地位,就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灾难,看看现在这些身居高位的前“红卫兵”们的所作所为给中国大陆社会所造成的灾难有多么深重,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对于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连邓小平在1978年都曾这样说评说:“国家花了300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此话虽不深刻,但也道出了实情。当然邓当年之所以这样说,还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邓借此打击华国锋、汪东兴……等“两个凡是派”[註:2],以抬高自己;二是借此博得民众的好感,以重新凝聚因“文化大革命”而失散了的民心。
令人遗憾的是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年后的今天,对这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深重灾难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居然还有人为它唱赞歌,我想只有两种人会为它唱赞歌,一种是不明真相的人,一种是别有用心的人。
更令人不可思义的是,到了毛发起的对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年后的今天,中共当局居然试图重新拾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这面早已被全国民众深恶痛绝的破旗,企图以此来缓解习XX上台以来的倒行逆施和中美贸易战给中共当局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无法化解的困境。
据中共当局的中国农民网4月9日报导:中共当局的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2年,乡村人文环境提升工程要动员不少于10万名青年参与:农村青年创业致富联系服务要有20万名带头人;组织引领大中专学生深入农村,动员超过1000万人次大中专学生参与等等。
这次中共当局试图在三年之内动员超过1000万大中专学生下到农村去,其实质与目的都与五十年前的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招牌不同而已。以前打的招牌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并把这称之为“反修防修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重大戦略举措;现在打的招牌是:“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
五十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毛和中共当局为了解决因“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政治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造成的城市就业困难,而被迫采取的措施。而今天中共当局号召动员1000万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上山下乡去振兴农村,却是习XX和中共当局为解决习XX上台以来的倒行逆施和中美贸易战导致的中国大陆经济严重下滑,所造成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而被迫采取的措施;五十年前毛和中共当局发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为了瓦解有组织的、已经开始初步觉醒的1700万“红卫兵”对毛和中共当局的封建共产极权统治所构成的威胁,五十年前毛和中共当局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既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又成功化解了已经开始初步觉悟的、又有组织的“红卫兵”对毛和中共的封建共产极权统治的所构成的威胁。
然而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习当局在自已的倒行逆施和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走投无路的困境之下,居然异想天开,试图重施当年老毛的故技,动员1000万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上山下乡去振兴农村,以图以此瓦解数以千万计的在网络的组织、开导之下觉悟程度、人文素质已远非当年的“红卫兵”们可比的大中专毕业生们,对习当局的半市场化权贵共产极权统治所构成的威胁,则无异于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五十年来时过境迁,当今的半市场化的中国大陆的政治、社会、经济状况早已不是五十年前那种封闭、无知、贫困、愚昧,狂热的状况;当今的习XX无论是在个人威望、玩弄权术的手腕及对中共党内和民众的控制程度方面都难以望毛之项背。当年毛运用他享有的巨大声望号召知识青年(也就是“红卫兵”)到农村去虽然大部份知青和家长们都是被迫让知青们上山下乡的,但也有不少知青和家长是心甘情愿的,虽然大部份人不愿意上山下乡,但当时无论党内外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公开反对,因为当时毛和中共当局完全掌控了个人生存、生活的一切资源,当局要你上山下乡,你要不去吧!不仅你的城市户口会被强制注销,你的口粮定量也会被取消,没有哪个单位敢召收你去工作,即使出卖苦力也不行。所以那时只要学校、居委会确定你要上山下乡,那么你除了被迫服从之外是别无选择的。然而五十年后的今天,由于半市场化经济改革的结果,普通民众也已多少把一些个人生存、生活的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民众的的口粮已不再仰赖于中共当局的定量供应;民众的工作和谋生手段也不再完全仰赖于中共当局的分配、安排。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要说大中专毕业生不会响应中共当局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振兴农村”,就连那些在城镇打拼多年,早已适应了城市生话和环境的农民工们,也绝大多数不愿再回到农村去搞那个子虛乌有的“振兴农村”。
此外即使有少数大中专毕业生被中共当局连哄帶骗弄到乡下去,现在的农村真的欢迎并需要他们去吗?就笔者在老家农村和所到过的许多其他地区农村的所见所闻而言,由于耕作技术的改进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农村的劳动力普遍已人满为患,加之近年经济的不景气,也有不少农民工倒流回到农村,更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状况。
所以现在农村需要的不是大中专毕业生,而是真正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只要农村在经济上真正实现了士地归农民私有、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政治上实现村乡县基层政权真正的民主选举,中共放弃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和对地方经济和政务的干预、严格依法行事(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中共当局不愿意做,也做不到的事),农村完全可以自己振兴自己,中共当局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动员上千万大中专毕业生去“振兴农村”。
当然只要农村的这些改革实现了,无需任何人动员,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一部份走向农村促进农村的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完全用不着任何人去动员。
现在的农村,村、乡两级甚至县级基层政权大都已黑社会化了(这就是中共当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打击黑恶势力运动”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是土生土长的、在当地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的、有文化的农民,要想在本地农村有所作为都很难实现,而对于在农村无任何人脉关系的外来的大中专毕业生而言,要在农村实现“振兴农村”美梦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综上所述习当局在因自己上台以来的倒行逆施和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下,病急乱投医,重新拾起五十年前老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面早已为全国民众所唾弃的破旗,号召要动员1000万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上山下乡去“振兴农村”,希图以此减轻经济下滑带来的城市就业压力,和企图把数以千万计的、已被网络联在一起了的、在网络的作用下已有不同程度觉醒的大中专毕业生分散下放到农村去,以此消除他们对中共的半市场化权贵共产极权统治所构成的潜在威胁,这在当今中国大陆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之下,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因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是没有几位大中专毕业生会响应中共当局的号召上山下乡去“振兴农村”的。由于时过境迁,当今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早已不是五十年前毛时代那种环境。时至今日,习当局仍试图仿效五十年前毛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付“红卫兵”那样,成功地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并成功地消除了1700余万有组织、并已开始初步觉醒了的“红卫兵”们对毛的封建共产极权统治的威胁这种故伎,发起一场要动员1000万以上的已被网络联系在一起了的、觉醒程度远高当年的“红卫兵”的大中专毕业生上山下乡去“振兴农村”无异于东施效颦、白日做梦,不会取得任何效果,最终只能揠旗恶鼓不了了之。
2019午4月14日写于醒梦园
[註:1]:杨曦光后改名杨小凱(1948─2004)长沙市一中的高中生,“文革”期间,从接触到的一些中共内部档案资料中得到啓发,他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热血青年,面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种种违反常理的现象,对中国大陆社会未未的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写出了《中国向你处去?》这本小册子,对中国大陆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触犯了中共当局的禁区,因而被中共当局以反革命罪判刑十年,改革开放后被中共当局平反释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路易维尔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台湾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国际著名经济学家。
[註:2]:“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