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一周新闻聚焦:分析与评论:习近平的书架和白纸革命唤醒青年及其他

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陈列出什么物品,透露着他的行事风格和治国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底最后一天发表新年贺词。他端坐在自己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办公室,背后的书架上挂着一幅巨型长城图,旁边摆放着书籍和数十张照片。官媒央视(CCTV)将这27张照片放大,向公众解释习主席的“珍贵瞬间”。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当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其中有关青年人的论述尤其值得留意。

书架上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出现,包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总理朱镕基和习近平之父——中共元老习仲勋的合影,以及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这反应了习近平如何理解江泽民的权力传承,并间接回应了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上“被离场”所引发的争议。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中国敢言的年轻一代,通过反“清零”的抗议示威,为言论自由带来希望。

该报回顾了许多年轻人在11月发起的白纸运动,甚至勇于呼出要求“习近平下台”的呼声。虽然这场运动随后遭到镇压,但是北京却在12月7日突然决定放弃无情的清零战略。

该报写道:表面上看,“白纸革命”胎死腹中,却在一时间内得以使言论获得了暂时的自由,这是习近平掌权十年,压制了所有异见之声以来的一次小小的胜利。它像一道阴影笼罩着中国领导人刚刚开启的第三个任期。有些人希望它能够催生其他的类似运动。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大部分民众并不知晓这场运动,与14亿人口相比,它像一滴水一样微不足道,但是,白纸革命却足以给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希望。它标志着沉默了十年的年轻人意外的政治觉醒,如同2011年短暂的“茉莉花革命”衍生了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年轻人通过走上街头改变了自己,他们会越加勇敢,对滥用权力则更加敏感。

面对低迷的经济以及与美国展开较量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白纸运动是对刚刚开启第三个任期的习近平的又一场挑战。

▲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4日分析报道:习近平的书架与新年贺词:回应抗议、青年人和胡锦涛“被离场”事件?


2023年1月4日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12月31日。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图像来源,XINHUA

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陈列出什么物品,透露着他的行事风格和治国理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底最后一天发表新年贺词。他端坐在自己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办公室,背后的书架上挂着一幅巨型长城图,旁边摆放着书籍和数十张照片。官媒央视(CCTV)将这27张照片放大,向公众解释习主席的“珍贵瞬间”。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当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其中有关青年人的论述尤其值得留意。

书架上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出现,包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总理朱镕基和习近平之父——中共元老习仲勋的合影,以及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这反应了习近平如何理解江泽民的权力传承,并间接回应了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上“被离场”所引发的争议。

回应“白纸抗议”?

北京民众走上街头举起白纸游行抗议当局严厉的防疫封控措施。(2022年11月27日)


在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中,最受关注的是一句对“不同诉求”的提法,普遍认为是对中国部分民众抗议“清零”政策的间接回应。

习近平说:“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中国多个城市在11月下旬爆发抗议,抗议者以一张白纸代替诉求,指责政府严格“清零”政策带来灾难,有人甚至喊出“习近平下台”等口号,被认为是“八九”学运后中国最大规模的抗争。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中文说,“白纸运动”凸显了党内对习近平的不满和矛盾,而他的新年贺词是在以某种方式进行回应。

习近平在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中集权力于一身,进入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期,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国最具权势的领导人。

“中共党内的人只会私下或以温和的方式给习近平提意见,比如通过党内所谓的民主生活会。对他来说,直接的冲击来自于民间的情绪,尤其是当青年人要求就业、农民工要生存、打工族要吃饭,在民间爆发的毫无掩饰的愤怒”,夏明说,“‘白纸运动’代表着党内对习近平的不满,而他也在进行某种回应”。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宋文笛说,“与‘两个维护’和‘定于一尊’的论述对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与中央的不同意见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表述出来,当作是有待凝聚的共识,而不是敌我矛盾的问题。”

宋文笛认为,这可以理解为对此前抗议的间接回应。他指出,过去一年里,中国在防疫政策上出现了不同声音,而一旦政府确定走向,“会希望过去的争论可以大致上既往不咎,然后凝聚党内不同意见,团结向前”。

上海民众街头高喊“习近平下台”,中国多地现反封控抗议

但这并不意味着习近平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会进一步回应诉求。

“这种回应是无力的,无法在民间得到共鸣”,夏明说,习的讲话仍暗示,中国的做法是正确的,并将继续走下去。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肯定了疫情三年来的政策,他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权力已经集中于一身的最高领导者来说,在过年这样欢乐祥和的时间点做出比较大方的表态,是正常行为。但后续在实际执行上,在对不同意见的容忍上,是否会得到完整执行,抑或会坚壁清野,这个还有待观察”,宋文笛说。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防疫政策突然大转向后的痛楚。奥密克戎毒株在许多城市蔓延,老人住院和死亡急剧增加。坐在路边打点滴的病人、火葬场外排队的灵车等画面在社交媒体上扩散,有的地方甚至被爆出黄牛价出售火化名额。中国官员则反复声称政策大逆转是理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

习近平也表现出对当前疫情发展的忧虑,他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不过,一句“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或许给出了最空洞的解决方案。

着重关注青年人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目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图为央视播出的习近平新年讲话录像截屏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四次提到“青年”,这是往年新年贺词中罕见的。他的书架上也摆放了一张与青年人的合影,被中国官媒央视排列在较前的位置。

习近平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宋文笛留意到,央视对照片的排序显示出,青年人的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前三张照片分别是习近平个人在中共“二十大”、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以及冬奥会上的工作,第四张是在“五四”青年节期间与青年人的互动,排在中央军委举行的“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之上。

在与青年人合影的配文中,央视重申了习的新年讲话“青年兴则国家兴”。并解释,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青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央视还引述中共“二十大”报告称,“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中国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但在习执政的时代受到边缘化。据报道,其团员从2012年近9000万人下降到2021年约7400万人。宋文笛认为,习的讲话暗示,今后共青团“很可能会再度受到新的重视”。

他还说,这也凸显出“白纸抗议”中的年轻人“带来了政治动能,很可能让习有了新的感悟”。

“抓青年工作可能成为新任期内高度优先的工作。除了意识形态,下一个就是青年工作,甚至放在强军梦之前”。

回应“二十大”胡锦涛“被离场”?

2022年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上,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被警卫扶着离席。


前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在会上被工作人员带离场。

根据央视,有两张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主席的书架上。这在过去一年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意味。

一张是1999年9月30日,江泽民、朱镕基和习仲勋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招待会上的照片;另一张是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年份未知。

央视在这两张照片下写道:“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夏明认为,这表示习近平在“强化他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强化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继承者”。 “这传递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这种表述的目的是维护当下的权威”。

在去年“二十大”期间,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中途离开会场,引发关注。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2月6日江泽民追悼会上。习当时高调悼念了江泽民,称江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号召“继承江泽民同志的遗志”。

习在新年贺词中再次高度评价江泽民,习近平说:“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决心继承他的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宋文笛认为,“这表示他无意对前任做清洗动作。习得到政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一部分是因为前两任领导人权力的和平移交。”

夏明也说,习并不想对胡锦涛进行清洗,因为目前在面对经济下滑、疫情持续、国际质疑的情况下,“中共的合法性处于危险境地,如果造成党内公开撕裂,代价太大”。

他还说,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通过把胡锦涛与江泽民的地位进行对比,显示出习对胡的地位的“降格”处理。

“从获得权力的基础来说,邓小平选江泽民更具合法性,而胡锦涛由邓小平隔代指定。所以对于习近平来说,胡锦涛的合法性不如江泽民。”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4日援引费加罗报:白纸革命唤醒城市青年

1月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话题不尽相同:《费加罗报》突出报道了法国房地产价格下滑趋势;《解放报》和《十字架报》聚焦63名俄罗斯士兵在乌克兰对玛维基维卡(Makiivka)地区的导弹袭击中丧生引发的反响;《回声报》强调中国游客虽然在短期内受到卫生防疫限制,但他们重返法国备受期待,因为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关于中国的其他话题还有:白纸革命带来的影响;中国对公共外交作出调整;以及北京谴责西方强制检测中国游客等内容。

白纸革命带来希望

《费加罗报》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中国敢言的年轻一代,通过反“清零”的抗议示威,为言论自由带来希望。

该报回顾了许多年轻人在11月发起的白纸运动,甚至勇于呼出要求“习近平下台”的呼声。虽然这场运动随后遭到镇压,但是北京却在12月7日突然决定放弃无情的清零战略。

该报写道:表面上看,“白纸革命”胎死腹中,却在一时间内得以使言论获得了暂时的自由,这是习近平掌权十年,压制了所有异见之声以来的一次小小的胜利。它像一道阴影笼罩着中国领导人刚刚开启的第三个任期。有些人希望它能够催生其他的类似运动。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大部分民众并不知晓这场运动,与14亿人口相比,它像一滴水一样微不足道,但是,白纸革命却足以给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希望。它标志着沉默了十年的年轻人意外的政治觉醒,如同2011年短暂的“茉莉花革命”衍生了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年轻人通过走上街头改变了自己,他们会越加勇敢,对滥用权力则更加敏感。

面对低迷的经济以及与美国展开较量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白纸运动是对刚刚开启第三个任期的习近平的又一场挑战。

中国似不再采取咄咄逼人的言论

《十字架报》刊出一篇对法国蒙田研究所(l'Institut Montaigne)顾问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的专访,这位专门研究中国及国际问题的专家针对中国最近面临的经济困难以及北京的地缘政治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顾德明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放缓不会产生其对外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人口增长放缓以及劳动力的萎缩定将对其经济实力产生影响。另外,习近平加强专制管控将阻止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多年来以“战狼外交”和加强军事化的对外政策,最终引起的反弹并不仅限于美国。日本决定将国防开支增加一倍;台湾恢复一年兵役制;韩国大力发展军火工业,包括出口。美国与澳大利亚和英国在印太地区结成军事同盟。欧洲收紧了贸易政策并加强了对抗中国影响力的策略。

为了应对此一局面,中国最近通过不再采用过分过激的言辞来调整公共外交,任命前驻华盛顿大使秦刚来担任外交部长。

无论如何,中国将继续捍卫其经济利益、领土主张,并为自身利益努力寻求重组世界秩序。

北京谴责对中国游客实施强制性检测并威胁报复

此外,中国突然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引发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10多个国家纷纷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航班旅客采取检测措施,引发中国不满。《费加罗报》、《解放报》和《回声报》分别报道了相关消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二表示:一些国家实施了仅针对来自中国游客的入境限制,这种做法“没有科学依据”,令人“无法接受”。中国有可能根据“对等原则,采取反制措施”。不过,报道指出:2020年以来,中国基本上对外国游客关闭了边境。近三年来没有发放旅游签证,并在外来人员抵达时实施强制性隔离。这项隔离措施将从本月8日起解除,但抵达人员仍需持有不超过48小时的筛查证明。

《解放报》指出: 最近数周来,在这个压制所有异议之声的国家,当局在防疫战略上作出180度大逆转,使得病毒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传播。

法国总理博尔纳周二在法国新闻广播电台(France Info)上表示:法国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实施检测,完全出于保护法国民众的考量。也有利于监测疫情发展并观察病毒变异的情况。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的疫情局势十分严峻。卫生当局认为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传统新年的到来,数百万人返乡过年,预计各大城市的疫情将很快波及到医疗服务较少的农村地区。

▲自由亚洲电台(RFA)1月6日发表政论家胡平文章:只有人类才会毁尸灭迹,大自然不会


病毒从武汉实验室泄漏 VS 病毒自然传播 法新社图片

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已经三年了。可是在三年后的今天,新冠病毒溯源仍然没有进展。记得2003年萨斯疫情爆发,中国的专家们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只用了5个月就找到了直接传染源果子狸,后来又在云南找到了萨斯病毒的自然宿主,一种名叫菊头蝠的蝙蝠。而这次新冠疫情过去三年多了,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专家们却还未找到直接传染源的动物,这只能使人们越来越相信,新冠病毒本来就不是动物传染的,而是实验室泄漏的。再加上中国政府拒绝外国专家深入调查,封锁信息,形同“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是欲盖弥彰。

其实,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就有很多人怀疑病毒是实验室泄漏。其依据是:既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新冠病毒的宿主是云南的蝙蝠,如果是天然病毒自然传播,疫情就应该发生在中国南方,而不该发生在距离云南蝙蝠栖居地一、两千公里之外的武汉。然而大家又都知道,武汉病毒所的实验室存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蝙蝠病毒样本,武汉病毒所是全球研究冠状病毒的头号重镇。疫情既然是在武汉爆发的,所以病毒最可能就是来自实验室。

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也说,当她刚得知武汉爆发疫情时,马上就担心病毒是不是出自她的实验室。石正丽说,她本以为冠状病毒的高风险区域应该是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或云南,“我从没想过,这会在 中国的中部城市武汉爆发开来”。

不过,石正丽说她很快就排除了这种怀疑。她把病人的病毒样本和实验室十多年来,从一万五千多只蝙蝠身上取得的上千个冠状病毒样本比对检测。最后发现,病人样本中没有一个与她们团队从蝙蝠洞取样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匹配。她说,“这让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是,石正丽的说法缺少说服力。正如2020年5月6日《华尔街日报》编辑部文章《武汉实验室理论》一文所说,石正丽自己坚称武汉出现的冠状病毒与任何样本都不匹配,但这只是石正丽自己的一面之词,没有别人的见证,这需要进行外部调查才能确认。

说到石正丽,有件事很值得注意。2020年9月18日,新京报发表一篇报道“专访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远找不到”。石正丽说:我们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新冠病毒是一个非常狡猾的病毒,也就是它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社会的过程是悄无声息的,这个过程我们完全没有检测到。它有可能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这个偶然事件有可能很快就消失了。

石正丽这话说得不对。纯自然事件,发生过一次就有可能发生二次。只有人为事件,发生过一次,有可能不会再发生二次。因为人有意识,会吸取教训。大自然没有意识,大自然不会吸取教训,原来发生过的,以后还可能发生;而人为之事,人知道是他的什么行为导致某件事情的发生,只要他吸取教训,再不去做同样的行为,那件事就不会再发生。另外,更重要的是,自然发生之事,必然会留下痕迹,哪怕只发生了一次,也会留下痕迹,时间相隔越近,痕迹就越可能留存。但如果病毒是实验室泄漏,是人工合成,那确实就可能永远找不到了。因为人类会毁尸灭迹,大自然不会。

从石正丽之口,讲出新冠病毒起源可能永远找不到,这很令人讶异。当年萨斯事件后,石正丽带领她的团队开展萨斯病毒溯源。当时就有人问石正丽,说萨斯都没有了,你还做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杞人忧天嘛。石正丽回答说,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够预防萨斯一类疾病的爆发。石正丽带领她的团队,经过13年的不懈追踪研究,终于在云南的一个矿洞里找到了萨斯病毒最原始的来源。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是何等的令人赞叹。

但是让人们大惑不解的是,石正丽当年溯源萨斯病毒的劲头而今安在?怎么新冠疫情爆发才半年多,连中间宿主都还没找到,石正丽就说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和源头可能永远找不到呢?这两年多来,石正丽似乎失踪了。从2021年至今,我们没听到她在新冠溯源上做了任何工作。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至今未息,身为国际知名的冠状病毒顶级专家,石正丽本该在这两年大展身手的,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片空白。不只是石正丽这两年多无所作为,其他的中国专家也同样的无所作为。与此同时,有很多外国的专家想到中国来进行新冠溯源工作,都遭到中国政府的阻止。这难道不从反面告诉我们,新冠病毒是始于实验室泄漏乃至是人工合成的吗?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美国之音(VOA)1月7日报道:清零下台一月后:卫星图像里的中国“殡葬盛世”,家属叹去世家人“被死得不明不白”

2022年12月26日,卫星图片显示广州市番禺区殡仪馆外车辆集结(来源:Planet Labs PBC)


2022年12月26日,卫星图片显示广州市番禺区殡仪馆外车辆集结(来源:Planet Labs PBC)

华盛顿 —自12月7日放弃清零政策后,中国在疫情海啸冲击下的官方死亡人数停留在五千多例。然而,美国之音取得的实地视频资料、卫星图像和搜索数据似乎显示出中国疫情黑洞下的冰山一角。专家预计大部分城市太平间处理的死亡人数将是平时的两三倍。不仅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有二三四线城市的逝者家属和公民透露,当地火葬场也人满为患,医院超负荷运转、用死亡证明作假推责,“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自欺欺人”。

在有118万人口的江苏省泰兴市,当地居民透露,由于尸体数量飙升,位于文昌西路的泰兴殡仪馆开启了七、八个火化炉,一天能够焚烧上百具尸体。

泰兴老家的双亲、岳父母连接感染的陈军(化名)心情沉重,他告诉美国之音,他的舅舅12月26、27号被发现感染新冠之后已经是重症,29号逝世,遗体在家里停了四天才送到泰兴殡仪馆得以火化。

“(死亡人数)可以说是永远的一个谜,被死得无缘无故,连数字现在都不是了。”陈军回忆说,“二舅呼吸不畅,活活的把自己憋死的,大白肺。当地虹桥医院当时拒绝写明因新冠肺炎造成死亡。”

中国卫建委12月25日宣布停止公布每日染疫人数和死亡人数,由中疾控公布疫情数据。12月至今,只公布了十几人死于新冠病毒。根据中国当局临时变更的死亡标准,只有病毒导致的肺炎及呼吸衰竭才被归类为死于新冠死亡病例。

2022年12月27日,卫星图片显示在沈阳市殡仪馆外排长龙的车辆(来源:Planet Labs PBC)

“我的家人到底是怎么过世的?”

1月2日,陈军舅舅的遗体被送到火葬场,现场忙得跟做核酸排队一样,家属早上五点抵达,排队拿到88号,到了九点半才出来,排到116位。

陈军透露,火葬场的队伍排成S形,尸体都没有专车接送,拿个单架往上一撂,抬着往前挪。大厅里乱哄哄的,地上有二、三十具尸体。有一家人三点钟到火葬场,八点半才把骨灰拿走。

“医院说我们不敢写新冠,写新冠的话我们要脱衣服(革职)的。”全程参与救治和奔丧的亲属这样告诉他,“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自欺欺人。”

陈军思忖道,感冒不会死人,每个人都在关心“我的家人到底是怎么去世的?”,还有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和死亡飙升?从药品管制到疫苗无效,其中又有多少人为酿成的冤魂?

中国政府新标准下的死亡证明, 在他看来就是在掩盖真相,特别是开具证明的主管官员嘴里透露出来的讯息是“一条命不值钱,但捅出去我的工作就丢了,同时国家还要赔偿”。

“死了不如一条宠物狗。太悲催了”,“我们就这样被死得不明不白,这是被死亡。”陈军说。

据泰兴市的宣堡殡仪馆工作人员透露,该机构的工作量已达到疫情之前的两、三倍,11个工作人员连续11天从晚上12点一直工作到中午、甚至下午两三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工作人员的生命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每天烧100多具)这个数字差不多。前辈说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机器都受不了。”

一位因安全原因不愿公布姓名的天津公民Z先生同样满怀疑虑和悲愤,他告诉美国之音,不仅是京津冀地区,就连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扎赉特旗下的偏远家乡都几乎无人幸免,没放开的时候全员核酸、密集接触都没事,“怎么放开后一下子就爆发啦?”

12月5号,有友人在张家口就全家感染了,Z先生怀疑,“要是没有早就爆发,突然之间全国大范围、连犄角旮旯一个小小的农村都整体感染,解释不通的。消息不透明、各方隐瞒,造成大众的猜测、谎言特别多。”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理事会理事教授理查德·埃布赖特(Richard H. Ebright)对美国之音指出,传播能力明显提高的病毒变种的出现,特别是2021年的德尔塔(Delta)和2022年的奥密克戎(Omicron),使中国依赖的清零政策在2021年底就难以维系,到2022年年末已变为不可能。

埃布赖特说,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采取了正确的抗疫政策,中国坚持“清零”失败、代价高昂,接下来会有更多灾难性后果。

“我只是一种悲愤,一想着父亲没了,永久地离开了。”Z先生叹息道。

他的父亲12月17号左右开始发烧,血氧饱和度降低,25号送到天津医院挂急诊,29号逝世后火化。父亲被验血、照CT,医院说是肾和胸肺功能衰竭。Z先生目睹到急诊室一宿就抬出四具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尸体。

“肯定是因为新冠,医生也明确说过是因为新冠引起的三个方面衰竭。大家都知道是因为这个造成的,都有很大的怨气。没有急救、ICU非常紧张,有的医生直接跟我说,他们不是这个方面的专业医生。”

他想不通,入冬季节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季节,这个季节怎么能放开呢?“或者提前半年,或者延后半年。”

Z先生在天津市第三殡仪馆为八旬老父守灵,他透露这里以前每天平均火化大约40具遗体,如今可以烧到200多具,烧一具尸体从四十多分钟到一个多小时不等。

“它是新成立的,较其他两个火葬场是人家的一半左右。12月12号后,每天往后增加,到20号左右就每天200多(具)了。不间断的,现在非常忙,负责我们的师傅早上六点多才睡觉,九点多又马上来到我爸这。满院子都是车、都是人。殡仪馆的朋友说,天津整个这一时期死亡10万是少的,12号左右到现在,(高峰期)还得再等等。”他说。

武汉居民:“很恐怖,回到三年前的原点”

在一千公里之外的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中国维权律师隋牧青说自己父亲病房的两个主治医生都感染了病毒,病患之间也互相传染,“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是)大白肺,根本没得救了。”

隋父12月中下旬入院后染疫,在圣诞节逝世后被送往通化这座四线城市的火葬场,那里同样人山人海,到处爆满。

“ 我爸爸是非常清醒的,求生意志非常强。那时还跟我们商量送到长春的医院,但大城市的医院根本送不进去。我爸爸跟我讲:我不行了。我听了以后很痛苦,他很希望我能救他,但是我救不了他。”

隋牧青观察说,继核酸和疫苗的盛世后,中国各地迎来了火葬的盛世,但政府只考虑“快速过峰,应阳尽阳,该死的早死”,“有抗体了早点干活、把经济抓起来,以后才有钱出去打台湾、打美国。”

“殡葬业的盛世,对于国家是大好事,大大地减轻财政负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他说,“这种放开的摆烂,非常令人措手不及。”

在隋牧青眼中,过去三年的清零运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和失败,今年封控得最为疯狂和惨烈,“它清零了我们的钱包、自由、尊严,清零了我们的父辈,唯独没有清零病毒。我们又重温了一次大跃进加文革,补上当初没有付出的代价。”隋牧青说。

12月底前往武汉同济医院、中南医院、协和医院等地走访拍摄的武昌区居民王女士再次体会了2020年初武汉封城期间的恐惧。她在医院里呆着很痛苦,病人们大张着嘴,空气里散播着死亡的气味,没有床位、没有氧气瓶,“去医院有用吗?打得就是消炎的药。”

她还从殡葬业工作的朋友了解到,武昌殡仪馆八个火化炉24小时不停运转,一天烧一百多具,“从10号到现在,两、三千具有了。”

“真的很恐怖,完全回到了三年前的原点。三年前就死得不明不白,现在死得还是不明不白。灾难一直在重演,悲剧从未停止。”

中国1月8日将重新开放国民出境,王女士提醒说,病毒的源头一天没有追溯清楚,中国人最好不要大规模涌出国门,对世界也是一个交代。

截至发稿,上述殡仪馆和医院尚未回复美国之音的采访查询。

卫星图像显示殡仪馆外拥挤现状

美国之音通过卫星公司Planet Labs获得的卫星图像显示,12月末中国部分城市殡仪馆前出现车辆大排长龙。从谷歌地球(Google Earth pro)公布的图片数据库来看,广州番禹区殡仪馆和沈阳殡仪馆的车流量过去五到十年来从未如上个月一般拥挤。但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清晰数据有限,目前无法就殡仪馆的整体趋势得出结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卫星图片专家尼克·汉森(Nick Hansen)对美国之音表示,通过搜集更多图像可以看出12月初以来部分殡仪馆附近车辆变多,其他活动也有所增加。

“有些殡仪馆比其他地方变化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地点看到的白色车辆,似乎是灵车、公共汽车和轿车,可能用于葬礼和接送亲属往返墓地。”



“看到这些图像,我一点也不惊讶。”兰德公司中国政策研究主任黄志环(Jennifer Bouey)告诉美国之音,4月之前,中国整体死亡人数有可能高于160万。鉴于许多老年人生活在卫生系统较弱的农村,死亡率可能高于城市地区。

她推测,北京的死亡人数将在未来几周继续攀升(死亡率在感染率上升后通常需要3-4周才能达到峰值)。按照香港去年春天的死亡率,拥有2100万人口的北京每月将新增17000人死亡,而通常情况下每月的死亡人数大约只有一万人。

“这种情况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会类似。太平间将不得不处理几乎是平时两三倍的死亡人数(即使不计算因医疗系统崩溃而导致的过多死亡),并且预计会溢出。”黄志环说。

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也预计,2023年中国将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新冠,但疫情高峰的确切时间很难评估,因为官方报告的病例、住院和死亡数据似乎根本不准确。

世卫组织(WHO)本周三敦促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信息的发布要更加透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称,中方始终及时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中国的疫情形势是可控的。

默里告诉美国之音,在信息封锁的情况下,监测火葬场作为独立追踪中国新冠死亡的方法很有意义,未来可以对大量火葬场进行高分辨率监控,以及进行深入的研究来建立火葬场的基线图像(baseline images)。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中国网民对于“阳性”的搜索量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殡仪馆”、“火葬场”的搜索量则在一两周后升到高峰。

2022年12月以来有关火葬场、殡仪馆、疫情的百度搜索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铺天盖地的死亡,何至于此?”

中国作家范雎在微博上记叙道,父亲村里面家家户户都阳了,一片死寂。2022年的跨年夜,他在医院陪伴着重症的母亲,导管从鼻腔、口腔插入,直到胃部与气管,每一口呼吸都能听到回声,任何咳嗽、反胃都会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引发窒息。

范雎写道,还有更多的人,死了就死了,不会有讣告,不会有除家属以外的人挂念在心上——这个数字有多少?不知道。只是现在连火葬场都有了黄牛票。这滔天洪水一样的疫情,这铺天盖地的死亡阴影,事情何至于此?

兰德公司中国政策研究主任黄志环提出一系列未解谜题,“为什么医生如此担心给老年人接种疫苗(因为担心没有记录的并发症)?”“中国何时才能建立更好的临床试验和药品监管能力?”“为什么中国压根儿没有为重新开放做准备?”

她认为,中国政府手头有许多的救人选项,包括培训医生治疗新冠重症并增加ICU容量、提高Paxlovid或其他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保障退烧药和基本药物的产品供应链,然而,“如果中国政府无此打算,这些都不容易实施。”


一名男子手捧亲人骨灰盒走出一家北京火葬场。(2022年12月17日)

“每一起死亡都在死者社交网络掀起一场海啸。中国任由无数无意义的、可预防的死亡蔓延,基本上从内部摧毁了自己的社会结构。”美国华裔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家丁亮(Eric Feigl-Ding)告诉美国之音,“在美国,人们可以就某人枉死提起诉讼。”

1月7日开始的春运预计将迎来20亿人次的大迁徙,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对于可能在农历新年期间来袭的第二波死亡浪潮,丁亮认为,中国目前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迅速行动。

他敦促中国政府更加公开透明地分享数据,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人员可以借此更快地评估应对举措;还应立即允许进口适应奥密克戎的新疫苗,包括接受西方“唾手可得”的捐赠和援助。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挽救更多的人命。但问题在于,中国为什么不这样做?”他说,“这真可悲。”

(美国之音韩语组记者Jiha Ham对本文亦有贡献)

▲德国之声(DW)1月7日长平观察:疫情统计——反抗与救赎

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疫情数字与民间舆情反差巨大。时评作家长平认为,这是以国家公权力蓄意地系统性破坏全球防疫工作的犯罪行为。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说在新冠疫情期间,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鼠疫》在中国再次畅销,很多人从阅读中获得“慰藉”。我不知道读者中是否有政府官员,以及他们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慰藉”。但是如果有,他们应该留意到,加缪笔下的“抗疫英雄”是一位叫格朗的政府小职员,他写道:

“是的,如果说人们总要为自己树立他们称之为英雄的榜样和楷模加以效法,如果说这个故事必须有这么一位楷模,笔者树立的正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虚怀若谷的英雄……”,他“是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真正代表”。

格朗的抗疫事迹,就是坚持不懈地做好疫情统计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耐心地把卡片整理清楚,用曲线标出来,并不慌不忙地把情况尽量介绍准确”。

统计数字是《鼠疫》中贯穿全书的重要叙事线索之一:4月16日发现1只死老鼠,4月17日3只……4月25日6231只;每日死亡人数:1人、2人、20人、40人、124人……

“我认为他们落后了”

任何来自中国非官方的信息都显示,中国各地感染人数激增,医院人满为患,殡仪馆排起长队。能让新逝的亲人及早入土为安,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新年愿望。而代表官方的中国疾控中心1月1日公布,过去一日仅仅新增510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

在此之前,山东青岛一位卫生官员公布,青岛目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浙江一位卫生官员透露,浙江省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突破100万例;两地感染人数都还在递增。

有迹象表明,地方政府相对真实的数据发布遭到阻止甚至删除。

本文作者、时事评论作家长平

多家国际研究机构预测都显示,在中国防疫政策突然转弯、毫无准备地开放之后的几个月内,新冠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万。也有中国专家估算,上海居民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超过70%,北京居民的感染率达到80%.

作为国家权威机构的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上述官方数字,不仅仅侮辱正常人的智商,剥夺病逝者的尊严,嘲讽幸存者的痛苦,自动丧失了领导防疫工作的资格,而且人为破坏数据,制造了荒谬与混乱,是妨碍全球防疫工作的犯罪行为。

现代民族国家和专制政权结合的主权机制,让“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以国家公权力蓄意地系统性破坏全球防疫工作,没有人称之为犯罪行为。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各国交流有关持续爆发的信息,但这些规则无法强制执行。世卫组织紧急事务负责人瑞安(Mike Ryan)只能小心翼翼地说:“我不想说中国主动不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事情。我认为他们落后了。”

中国政府对世卫组织官员的小心翼翼并不买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五(1月6日)的记者例会上重复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主管部门一直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

“疫苗不只是无效的,关押也不只是3年”

新年第一天,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布了《中国抗疫成果不容抹黑篡改》一文,反驳了“法媒涉中国疫情防控谬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疫情数据失真”。

显然,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看来,中国疾控中心一日“新增510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的信息完全准确。

此文列举的法国媒体的另外几点“谬论”是:中国疫情失控、中国疫苗无效、中国关押民众三年、动态清零政策失败。

中国官媒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转发了这篇理直气壮的反驳文章之后,迅速成为又一个网络舆论的“大型翻车现场”,官方不得不启动审查机制控制评论。

有网民认为:总结的很到位,这也是国内民众想归纳的。还有网民讽刺说:一派胡言,疫苗不只是无效的,关押也不只是3年。

很多民众都相信中国国产疫苗不仅有效性低于西方疫苗,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含了很多谣言。但是,很难想象满口谎言的官方机构怎样去辟谣,才能说服民众相信他们。这也是在三年防疫中中国民众疫苗三针完全接种率低,以及很多老年人拒绝打疫苗的重要原因。

政府小职员格朗的反抗

尽管都发生在巴黎,我当然不会认为中国“战狼”外交官可以和“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诺贝尔文学奖评语)的法国作家加缪相提并论。但是,这篇粗鄙的战狼檄文的确让我再次想到了加缪呕心沥血写出的这部伟大作品。

加缪认为,反抗是我们在荒谬世界中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他写道:“反抗将其自身的价值赋予生命。它延展在生存的完整始末,恢复了生存的伟大。”《鼠疫》的主题就是反抗,包括对平庸的日常生活的反抗,对企图撒谎掩盖真相的官僚体制的反抗,以及对纳粹占领的反抗。

坚持做好疫情统计工作,就默默无闻的政府小职员格朗的反抗手段。

我相信,在当下的中国,有无数的格朗正在以同样的手段进行反抗。

作者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9日转载法国报纸摘要:中国多位知名人士的死亡引发对官方数字的质疑

1月9日出版的绝大多数日报关注的新闻焦点围绕法国退休制度改革的话题展开:经过数周时间的咨询后,退休制度改革计划仍在推进,预计总理博尔内将于周二宣布:将实际退休年龄推迟到64岁,这是《解放报》、《十字架报》和《回声报》共同聚焦的话题;《费加罗报》则突出关注伊朗局势,该报指出:伊朗民众的抗议活动历经数月的镇压之后,正在消退,当局故意让该国经济状况恶化以削弱民众的动员。

关于中国的话题,各大日报分别从不同角度报道和分析了中国重新开放边境,许多国家期待大批中国游客的涌入;但中国在疫情管理中的不透明做法引发担忧等。

中国放松管控,引发世界担忧

中国从1月8日开始重开边境,取消旅游限制,入境人员不再需要接受强制性隔离措施。

《解放报》指出:关于新冠疫情的管理方式,中国治理模式优于西方民主国家的神话,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破灭了。放弃清零,导致民众、地方当局和卫生部门措手不及。该报还披露了疫情大爆发后,出现的常用药品匮乏、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等局面。

《十字架报》注意到:许多人士对中国放宽入境管控表示欣慰,有的人为子女终可回国探亲而兴高采烈;也有在疫情期间被迫离开的外国人士对重返中国工作充满期待……不过,该报写道:在全面开放边境之际,中国正面对严峻的疫情局势,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激增,而当局却对此予以保密。

尽管大批中国游客即将到来的前景为旅游业带来希望,但已有20多个国家决定对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行筛查测试。

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感染浪潮后,这个拥有14亿人口之众的国家,在去年12月以来的官方数字却仅记录了23例死亡病例。世卫组织要求北京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关于新冠病毒究竟在中国造成多少死亡的问题,《费加罗报》以“中国多位知名人士的死亡加剧了人们对新冠病毒真实死亡数字的质疑”为题,揭示了中国在疫情管理中的不透明做法。该报写道:疫情高涨,政府的诚意再次遭到质疑。最近数周来,包括演员、歌手或足球运动员等在内的多名中国知名人士相继去世。但是他们的死因却非常模糊。对此,网民们深表担忧。报道引述法国学者彭达兹的观点指出:中国民众十分清楚:当局在撒谎。

目前,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猜测。政府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官方说法以及现实之间的平衡。

《回声报》写道:随着农历新年假期的到来,数百万人口将离开疫情严重的各大城市前往农村探亲,因此,中国的疫情局势预计将在1月底进一步恶化。

但是,许多国家却期待着中国游客的涌入,像首尔或东京一类亚洲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香港也于周日放宽了进出中国其他地区的严格的旅行限制。严重衰退的香港经济迫切希望恢复增长,各个家庭也在热切地期待着传统佳节的家人团聚。

为了平息对匆忙结束的清零政策引发的混乱的批评,北京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微博披露:最近对“冒犯专家学者”的1120个账号进行了封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9日要闻分析:习近平突然放弃清零的背后

这两天,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在突出报道中国 战“疫”进入新阶段,赞颂党中央“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从这些洋洋洒洒不惜万言的报道中,几乎找不到习近平总书记三年抗“疫”的法宝——动态清零不动摇!

一夜之间,好像“清零”一词变得非常讨人嫌,党中央直接掌控的媒体都不太愿意提及这一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象征,这是在仅仅几周前都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即使发生也会是以“动态清零”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样的话语下发生的,为什么清零政策就这样连党媒都唯恐弃之不及,突然间大家都“进入新阶段”了?

自北京急转弯,法国媒体和舆论不断就中共领导人突然转向发出疑问,因为这一转向转得昏天黑地,中国每日几千万人染疫,火葬场排长队的尸体来不及火化,却不见官方公布真实的新冠死亡数字,人们涌向药店,抢购供不应求的退烧药,医院人满为患,重症病号也找不到床位,为什么一个国家在毫无准备,让人民陷入大恐慌的情形下突然决定转向,而不是利用“清零封锁”的几年时间,告诉人们病毒的特性,为人民生产够足够的药品,医院准备好更多的重症床位,给人们提供有效的疫苗,让他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为什么?无数个为什么都得不到解答。

法国世界报社评质疑,在经过差不多三年的清零政策之后,北京为什么突然转向,明知接种率不足,集体免疫力几乎不存在,而让国家一下子陷入空前的大传染恐慌中,引发医院挤兑殡仪馆人满为患?且在疫情资料不透明,染疫人数爆炸性增长的背景下,宣布1月8日开放边境?欧美纷纷提出对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行检疫。世界报对中国当局谴责欧美的做法“不可接受”、警告会采取反制的反应感到“震惊”,尤其对一个三年来几乎没有对游客发放签证,并对入境人士采取严格隔离的国家作出这样的反应感到震惊,而且,中国虽然于1月8号宣布取消隔离,但对入境人士仍要求提供48小时检测阴性证明,这不就是强迫他人要执行“按我说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的荒谬原则吗?

曾出版三卷本『共产主义世界史』(?Une histoire mondiale du communisme?)一书的历史学者梯耶利?沃尔(Thierry Wolton)在费加罗报撰文寻索中共政权如此仓促行事的动机:是因为11月底反对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吗,大约不是。因为抗议者的人数、喊出的争取自由以及反对习近平的口号,会使当局担心出现危险的反叛之风,但警察的镇压和当局掌握的电子监控手段使控制反叛甚至扼杀这一抗议成为可能;那么,习近平与党内部分成员在严酷且经济代价昂贵的清零政策上产生了分歧?一如1958年发动大跃进的毛泽东,让农民抛弃农田充当临时工,结果造成三年大饥饿,饿死3000-5000万人,毛被迫让出总书记位置担任荣誉性的国家主席?但是,在20大获得全权的习近平看不出受到了威胁。

是否由于经济衰退?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假设。三年全方位封锁让中国与世界隔绝,后果是贸易崩溃,在国内,生产力暴跌,尽管令人怀疑的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也认为本年度经济增长率大约在3%左右,这意味着在全中国失业率会暴增。再加之房地产超过30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如果经济机器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债务将是无法消化的。如果经济出了问题,中共将失去所有残余的信用,因此对中共而言事情变得非常紧迫,急转弯,否则会让国家沉陷于危机之中。但是,明知病毒会对疫苗接种不足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造成伤害,却取消所有限制性遏制措施,这是一种犬儒主义的躺平的做法。在西方人看来,冒这样的风险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共产主义领导人心中,这样的计算并非绝不可能。

作者认为,中国人口老年化让当局无计可施,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尽管习近平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但从共产主义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其实并不在乎人民的生命。突然解除清零牺牲数十万老人的想法不会吓到习近平和他的同志们。从中国目前的处境看,中国一号领导人呼吁保护人民生命显示出某种虚伪性。

作者认为另外一种更加厚颜无耻的犬儒主义假设也不能彻底排除,习近平宣称的他的国家在未来几年领导世界的梦想已经被这一流行病严重破坏了。清零政策的后果导致习近平梦想实现的前景倒退,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在疫情冲击弱化后已经学会了管理这一健康危机。北京通过解除限制,冒着病毒感染大量中国人口而变异的风险,通过开放边界,冒着由于缺乏足够的疫苗屏障来防止这些变异而引发新的世界健康危机的风险,也许找到了一种将时钟调回中国时间的方式。将世界其他地区带回到三年前,那时习近平的梦想似乎仍有可能实现。这一假设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作者认为西方很难衡量中共当局对西方的仇恨,通过长期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仇恨,对于这个政权而言,它更倾向于倒退,而不是希望迎头赶上。既然不能成功地重新发动内部的经济增长,让世界陷入一场新的健康危机,中共政权总可以希望让世界前进的步伐减缓。

法国战略基金会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邦达兹(AntoineBondaz)在一组推文中说,很难回答北京为什么突然放开,让新冠病毒大感染,而不是采取渐进的措施去应对。他认为有四个假设,一,疫情于12月已失控,当局不能承受清零政策造成的失败后果,那么,干脆放开病毒大流行;二,中国经济已处在一个困难时期,必须试着重新推动,要鼓动消费,必须让日常生活正常化,也必须迎接疫情风暴,籍此希望经济能够重新振作,但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不完全归因于清零政策;三,以白纸运动为代表的空前的人民抗议运动让当局害怕,但人们的不满并不仅仅因为清零政策,而且,突然取消清零引爆大量死亡,并不能让人民的不满消失;第四个可能是,20大之后,习近平必须要带来改变,走出困境,以应对潜在的更严重的问题的到来。但邦达兹认为,这些都不能解释当局为什么没有拿出一个渐进式的走出疫情的战略。

▲美国之音(VOA)1月10日聿文视界:中国放开疫情很可能由李强主导

2022年10月23日,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带领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左四为丁薛祥。


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人大会堂,李强跟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后面与媒体会面。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今年1月8日,中国正式对新冠降级管理,从原先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恢复国际旅行,由此,实行三年的动态清零彻底终结。从去年12月初发布的疫情防控新11条开始,一月时间,中国解封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超出国际社会预期,之前一般认为,即使中国全面放开,也要等到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之后,而现在所以显得“迫不及待”,我认为很可能候选总理李强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但一份网传的防疫会议记录显示,中共二号人物、二十大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李强已接替总理李克强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为什么要李强出任这个有点“吃力不讨好”的疫情防控总负责人,是李主动请缨,还是习为考验李的能力,让他在接任总理后能够迅速积累声望,外界不得而知。但既然李在过渡期具体负责这项当下最棘手的事情,显然会有他的盘算。

中共党代会一般在当年的十月或十一月,距离次年政府换届有四到五个月过渡期。除非总理预期继续连任,否则现政府在这个期间处于看守状态。不过,过去的候任总理都在副总理中选拔,熟悉经济管理工作和国务院系统的运作流程,政府交接时不会产生衔接不上的现象,对行政尤其经济事务没有太大的干扰。然而,李强虽做过三个主要经济省市的一把手,可毕竟没有中央特别是国务院的工作经验,直接从地方进入核心决策层,不仅如此,有可能做他副手的人选也都没有国务院的工作经历,这对国务院的新班子明显不利。如何弥补这个劣势,不让它产生可能的危害,是李强乃至习近平需要考虑的问题。

习在中共二十大组建了一个亲信“内阁”,并拟将最重要的国务院系统交由他最信任的前大秘来掌管。中国人讲究讨头彩,今年是二十大所谓的开局之年,这个局开得好不好,头彩能不能讨得到,直接关系新班子的威信能不能立得起,以平息党内和社会对习独享权力、用人狭窄,排斥异己的非议和不满;另外,也涉及他未来对党的治理和中国的统治是否顺利的问题。可以确定,假如今年新班子把中国经济搞得一团糟,习今后的路会走得加倍艰辛,全社会对他和新班子的不信任只会有增无减。

要搞好开局之年,关键是经济,经济的关键又是把疫情防控好。动态清零到去年11月已经无以为继,习其实已察觉到这点,但他想维护其清零政治遗产,给自己留个面子,所以,想缓步退出,这就是11月初防疫20条的出台。按照习的想法,大概率是要今年退出清零,至于具体什么时候,不清楚,最认为可能的时间点是在两会。可民众没有耐心等到这个时候退出,中国经济也无法等到此时清零退场。李强更是等不起,因为如果动态清零拖到两会后才完全放弃,经济将彻底熄火,李就算再有能耐,也无力回天,等待他的无疑是毫无光彩的、灰溜溜的一年。

中国经济去年二季度经历改革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后,三季度有所回升,增长3.9%,10月情况还继续好转,然而到了11月底,由于疫情全面反弹以及各地的封控层层加码,导致经济重回跌势,并且加速,11月的消费、进出口、投资、失业等各项指标都断裂式走坏,照这样下去,由于去年一季度增速达4.9%,今年一季度很可能是副增长。

中国官方公布的去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低于48%的预测中值,比11月下降1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点。按照财新制作的PMI,去年12月为49.0,虽比官方的PMI高一点,但也低于11月0.4个百分点,为三个月来最低,也是中国制造业景气连续第五个月收缩,且降幅扩大。官方同期公布的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PMI下降更为显著,仅为41.6%,较11月下降5.1个百分点,尤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11月下降5.7个百分点。

刚过去不久的12月的PMI以及非PMI指数之所以超预期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放开后感染病例的激增带来的短期冲击影响。但这是不是意味如果12月继续处于清零封控状态,PMI可能会比47%高一点;换言之,经济形势会比现在好一点?切不可如此理解,认为继续封控比放开好。因为,假如这波放开后病例的大量增加,特别是死了很多人,是不可避免的话,晚放开情况照样会出现,而且只会更糟。中国放开后感染病毒和死亡的状况没有按照设想中的多数国家的路子走,而是比它们都严峻,这背后肯定有特定的原因,但它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然而这并不代表晚放开中国当局的治理水平以及相关医疗物资的储备会比现在好。所以,如果现在的情况是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晚放开只会比现在更差。

此种状况也使得经济界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还是会非常艰难,至少要到三月底才可能探底回升。但对于全年的经济增长,多数经济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预测则相对乐观,从最低的4.6%到较高的6%以上的看法都有。从李强的角度考虑,去年12月放弃清零政策,比今年两会后再放弃,显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从而会有利于他的政治行情。因为如前所述,12月放开,最多影响的是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二季度经济就会反弹;可两会后放开,不但一季度的经济因继续封控而死气沉沉,由于放开的时间更晚,民众感染和死亡人数甚至可能比现在还高,从而拖累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的经济都毫无起色。这当然是李强最不愿看到的状况。届时习的反对者就有理由攻击习选定的以李为首的团队治国无能,甚至直接攻击习本人。这还不论在白纸运动发生后,再延长几月封控会不会兴起更大规模的社会反抗。如若再次出现社会抗议,当局恐怕就不能那么轻易对付。

所以,李强是有动机早点引爆解封这颗雷的,早引爆,他在今年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处理经济问题。相信习也看到了这点。因为如果今年经济搞不好,同样对习不利。那么,李强如何说服习放弃动态清零?他很可能以经济压力为由要习借着民众的“白纸运动”就坡下驴,放弃清零。这个运动在去年11月底爆发时,当月的经济数据差不多出来了,显示经济形势又急转直下,习如果此时非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政治遗产,以小步慢走的方式退出清零,只会让经济和社会形势雪上加霜,到时面子恐怕还是维护不了。

如果上述分析大体符合实际情形,从中可以看到,李这个人还是有些政治头脑和政治眼光的。李虽然是因忠诚而得习赏识坐上中共二把手交椅,但把国务院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他,由他接替李克强任总理,而不是圈定习的其他亲信,可能也不单单是因为忠诚。李尽管学历不高,但出生在中国私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在政治发迹前,曾主政过永康和温州,日本的野村证券就指李强“被广泛认为是一位有能力的亲市场和亲增长的政治家”,似乎看好他的经济治理能力。所以如果现在就认定他只是习的应声虫毫无治理能力,会不会有些草率?毕竟他还没有全面接手国务院的工作。

当然,李强到底是骡子是马,接下来就要接受严苛的考验。但可能也是因为此,习要把他扶上马送一程,为他扫清障碍,包括疫情清零,这是当下最不得人心的政策。

邓聿文,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分析与评论:习近平的书架和白纸革命唤醒青年及其他

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陈列出什么物品,透露着他的行事风格和治国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底最后一天发表新年贺词。他端坐在自己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办公室,背后的书架上挂着一幅巨型长城图,旁边摆放着书籍和数十张照片。官媒央视(CCTV)将这27张照片放大,向公众解释习主席的“珍贵瞬间”。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当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其中有关青年人的论述尤其值得留意。

书架上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出现,包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总理朱镕基和习近平之父——中共元老习仲勋的合影,以及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这反应了习近平如何理解江泽民的权力传承,并间接回应了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上“被离场”所引发的争议。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中国敢言的年轻一代,通过反“清零”的抗议示威,为言论自由带来希望。

该报回顾了许多年轻人在11月发起的白纸运动,甚至勇于呼出要求“习近平下台”的呼声。虽然这场运动随后遭到镇压,但是北京却在12月7日突然决定放弃无情的清零战略。

该报写道:表面上看,“白纸革命”胎死腹中,却在一时间内得以使言论获得了暂时的自由,这是习近平掌权十年,压制了所有异见之声以来的一次小小的胜利。它像一道阴影笼罩着中国领导人刚刚开启的第三个任期。有些人希望它能够催生其他的类似运动。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大部分民众并不知晓这场运动,与14亿人口相比,它像一滴水一样微不足道,但是,白纸革命却足以给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希望。它标志着沉默了十年的年轻人意外的政治觉醒,如同2011年短暂的“茉莉花革命”衍生了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年轻人通过走上街头改变了自己,他们会越加勇敢,对滥用权力则更加敏感。

面对低迷的经济以及与美国展开较量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白纸运动是对刚刚开启第三个任期的习近平的又一场挑战。

▲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4日分析报道:习近平的书架与新年贺词:回应抗议、青年人和胡锦涛“被离场”事件?


2023年1月4日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12月31日。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图像来源,XINHUA

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陈列出什么物品,透露着他的行事风格和治国理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底最后一天发表新年贺词。他端坐在自己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办公室,背后的书架上挂着一幅巨型长城图,旁边摆放着书籍和数十张照片。官媒央视(CCTV)将这27张照片放大,向公众解释习主席的“珍贵瞬间”。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当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其中有关青年人的论述尤其值得留意。

书架上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出现,包括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总理朱镕基和习近平之父——中共元老习仲勋的合影,以及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这反应了习近平如何理解江泽民的权力传承,并间接回应了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上“被离场”所引发的争议。

回应“白纸抗议”?

北京民众走上街头举起白纸游行抗议当局严厉的防疫封控措施。(2022年11月27日)


在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中,最受关注的是一句对“不同诉求”的提法,普遍认为是对中国部分民众抗议“清零”政策的间接回应。

习近平说:“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中国多个城市在11月下旬爆发抗议,抗议者以一张白纸代替诉求,指责政府严格“清零”政策带来灾难,有人甚至喊出“习近平下台”等口号,被认为是“八九”学运后中国最大规模的抗争。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中文说,“白纸运动”凸显了党内对习近平的不满和矛盾,而他的新年贺词是在以某种方式进行回应。

习近平在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中集权力于一身,进入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期,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国最具权势的领导人。

“中共党内的人只会私下或以温和的方式给习近平提意见,比如通过党内所谓的民主生活会。对他来说,直接的冲击来自于民间的情绪,尤其是当青年人要求就业、农民工要生存、打工族要吃饭,在民间爆发的毫无掩饰的愤怒”,夏明说,“‘白纸运动’代表着党内对习近平的不满,而他也在进行某种回应”。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宋文笛说,“与‘两个维护’和‘定于一尊’的论述对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与中央的不同意见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表述出来,当作是有待凝聚的共识,而不是敌我矛盾的问题。”

宋文笛认为,这可以理解为对此前抗议的间接回应。他指出,过去一年里,中国在防疫政策上出现了不同声音,而一旦政府确定走向,“会希望过去的争论可以大致上既往不咎,然后凝聚党内不同意见,团结向前”。

上海民众街头高喊“习近平下台”,中国多地现反封控抗议

但这并不意味着习近平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会进一步回应诉求。

“这种回应是无力的,无法在民间得到共鸣”,夏明说,习的讲话仍暗示,中国的做法是正确的,并将继续走下去。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肯定了疫情三年来的政策,他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权力已经集中于一身的最高领导者来说,在过年这样欢乐祥和的时间点做出比较大方的表态,是正常行为。但后续在实际执行上,在对不同意见的容忍上,是否会得到完整执行,抑或会坚壁清野,这个还有待观察”,宋文笛说。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防疫政策突然大转向后的痛楚。奥密克戎毒株在许多城市蔓延,老人住院和死亡急剧增加。坐在路边打点滴的病人、火葬场外排队的灵车等画面在社交媒体上扩散,有的地方甚至被爆出黄牛价出售火化名额。中国官员则反复声称政策大逆转是理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

习近平也表现出对当前疫情发展的忧虑,他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不过,一句“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或许给出了最空洞的解决方案。

着重关注青年人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


分析指出,习的新年贺词和照片凸显出中国政权目前最在意的事,为下一年的工作垫下基调(图为央视播出的习近平新年讲话录像截屏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四次提到“青年”,这是往年新年贺词中罕见的。他的书架上也摆放了一张与青年人的合影,被中国官媒央视排列在较前的位置。

习近平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宋文笛留意到,央视对照片的排序显示出,青年人的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前三张照片分别是习近平个人在中共“二十大”、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以及冬奥会上的工作,第四张是在“五四”青年节期间与青年人的互动,排在中央军委举行的“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之上。

在与青年人合影的配文中,央视重申了习的新年讲话“青年兴则国家兴”。并解释,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青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央视还引述中共“二十大”报告称,“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中国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但在习执政的时代受到边缘化。据报道,其团员从2012年近9000万人下降到2021年约7400万人。宋文笛认为,习的讲话暗示,今后共青团“很可能会再度受到新的重视”。

他还说,这也凸显出“白纸抗议”中的年轻人“带来了政治动能,很可能让习有了新的感悟”。

“抓青年工作可能成为新任期内高度优先的工作。除了意识形态,下一个就是青年工作,甚至放在强军梦之前”。

回应“二十大”胡锦涛“被离场”?

2022年10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上,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被警卫扶着离席。


前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在会上被工作人员带离场。

根据央视,有两张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主席的书架上。这在过去一年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意味。

一张是1999年9月30日,江泽民、朱镕基和习仲勋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招待会上的照片;另一张是习近平与江泽民、胡锦涛的合影,年份未知。

央视在这两张照片下写道:“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夏明认为,这表示习近平在“强化他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强化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继承者”。 “这传递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这种表述的目的是维护当下的权威”。

在去年“二十大”期间,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中途离开会场,引发关注。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2月6日江泽民追悼会上。习当时高调悼念了江泽民,称江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号召“继承江泽民同志的遗志”。

习在新年贺词中再次高度评价江泽民,习近平说:“我们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决心继承他的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宋文笛认为,“这表示他无意对前任做清洗动作。习得到政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一部分是因为前两任领导人权力的和平移交。”

夏明也说,习并不想对胡锦涛进行清洗,因为目前在面对经济下滑、疫情持续、国际质疑的情况下,“中共的合法性处于危险境地,如果造成党内公开撕裂,代价太大”。

他还说,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通过把胡锦涛与江泽民的地位进行对比,显示出习对胡的地位的“降格”处理。

“从获得权力的基础来说,邓小平选江泽民更具合法性,而胡锦涛由邓小平隔代指定。所以对于习近平来说,胡锦涛的合法性不如江泽民。”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4日援引费加罗报:白纸革命唤醒城市青年

1月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话题不尽相同:《费加罗报》突出报道了法国房地产价格下滑趋势;《解放报》和《十字架报》聚焦63名俄罗斯士兵在乌克兰对玛维基维卡(Makiivka)地区的导弹袭击中丧生引发的反响;《回声报》强调中国游客虽然在短期内受到卫生防疫限制,但他们重返法国备受期待,因为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关于中国的其他话题还有:白纸革命带来的影响;中国对公共外交作出调整;以及北京谴责西方强制检测中国游客等内容。

白纸革命带来希望

《费加罗报》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中国敢言的年轻一代,通过反“清零”的抗议示威,为言论自由带来希望。

该报回顾了许多年轻人在11月发起的白纸运动,甚至勇于呼出要求“习近平下台”的呼声。虽然这场运动随后遭到镇压,但是北京却在12月7日突然决定放弃无情的清零战略。

该报写道:表面上看,“白纸革命”胎死腹中,却在一时间内得以使言论获得了暂时的自由,这是习近平掌权十年,压制了所有异见之声以来的一次小小的胜利。它像一道阴影笼罩着中国领导人刚刚开启的第三个任期。有些人希望它能够催生其他的类似运动。

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大部分民众并不知晓这场运动,与14亿人口相比,它像一滴水一样微不足道,但是,白纸革命却足以给大城市的年轻人带来希望。它标志着沉默了十年的年轻人意外的政治觉醒,如同2011年短暂的“茉莉花革命”衍生了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年轻人通过走上街头改变了自己,他们会越加勇敢,对滥用权力则更加敏感。

面对低迷的经济以及与美国展开较量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白纸运动是对刚刚开启第三个任期的习近平的又一场挑战。

中国似不再采取咄咄逼人的言论

《十字架报》刊出一篇对法国蒙田研究所(l'Institut Montaigne)顾问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的专访,这位专门研究中国及国际问题的专家针对中国最近面临的经济困难以及北京的地缘政治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顾德明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放缓不会产生其对外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人口增长放缓以及劳动力的萎缩定将对其经济实力产生影响。另外,习近平加强专制管控将阻止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多年来以“战狼外交”和加强军事化的对外政策,最终引起的反弹并不仅限于美国。日本决定将国防开支增加一倍;台湾恢复一年兵役制;韩国大力发展军火工业,包括出口。美国与澳大利亚和英国在印太地区结成军事同盟。欧洲收紧了贸易政策并加强了对抗中国影响力的策略。

为了应对此一局面,中国最近通过不再采用过分过激的言辞来调整公共外交,任命前驻华盛顿大使秦刚来担任外交部长。

无论如何,中国将继续捍卫其经济利益、领土主张,并为自身利益努力寻求重组世界秩序。

北京谴责对中国游客实施强制性检测并威胁报复

此外,中国突然放弃新冠清零政策引发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10多个国家纷纷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航班旅客采取检测措施,引发中国不满。《费加罗报》、《解放报》和《回声报》分别报道了相关消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二表示:一些国家实施了仅针对来自中国游客的入境限制,这种做法“没有科学依据”,令人“无法接受”。中国有可能根据“对等原则,采取反制措施”。不过,报道指出:2020年以来,中国基本上对外国游客关闭了边境。近三年来没有发放旅游签证,并在外来人员抵达时实施强制性隔离。这项隔离措施将从本月8日起解除,但抵达人员仍需持有不超过48小时的筛查证明。

《解放报》指出: 最近数周来,在这个压制所有异议之声的国家,当局在防疫战略上作出180度大逆转,使得病毒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传播。

法国总理博尔纳周二在法国新闻广播电台(France Info)上表示:法国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实施检测,完全出于保护法国民众的考量。也有利于监测疫情发展并观察病毒变异的情况。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的疫情局势十分严峻。卫生当局认为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传统新年的到来,数百万人返乡过年,预计各大城市的疫情将很快波及到医疗服务较少的农村地区。

▲自由亚洲电台(RFA)1月6日发表政论家胡平文章:只有人类才会毁尸灭迹,大自然不会


病毒从武汉实验室泄漏 VS 病毒自然传播 法新社图片

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已经三年了。可是在三年后的今天,新冠病毒溯源仍然没有进展。记得2003年萨斯疫情爆发,中国的专家们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只用了5个月就找到了直接传染源果子狸,后来又在云南找到了萨斯病毒的自然宿主,一种名叫菊头蝠的蝙蝠。而这次新冠疫情过去三年多了,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专家们却还未找到直接传染源的动物,这只能使人们越来越相信,新冠病毒本来就不是动物传染的,而是实验室泄漏的。再加上中国政府拒绝外国专家深入调查,封锁信息,形同“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是欲盖弥彰。

其实,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就有很多人怀疑病毒是实验室泄漏。其依据是:既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新冠病毒的宿主是云南的蝙蝠,如果是天然病毒自然传播,疫情就应该发生在中国南方,而不该发生在距离云南蝙蝠栖居地一、两千公里之外的武汉。然而大家又都知道,武汉病毒所的实验室存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蝙蝠病毒样本,武汉病毒所是全球研究冠状病毒的头号重镇。疫情既然是在武汉爆发的,所以病毒最可能就是来自实验室。

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也说,当她刚得知武汉爆发疫情时,马上就担心病毒是不是出自她的实验室。石正丽说,她本以为冠状病毒的高风险区域应该是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或云南,“我从没想过,这会在 中国的中部城市武汉爆发开来”。

不过,石正丽说她很快就排除了这种怀疑。她把病人的病毒样本和实验室十多年来,从一万五千多只蝙蝠身上取得的上千个冠状病毒样本比对检测。最后发现,病人样本中没有一个与她们团队从蝙蝠洞取样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匹配。她说,“这让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是,石正丽的说法缺少说服力。正如2020年5月6日《华尔街日报》编辑部文章《武汉实验室理论》一文所说,石正丽自己坚称武汉出现的冠状病毒与任何样本都不匹配,但这只是石正丽自己的一面之词,没有别人的见证,这需要进行外部调查才能确认。

说到石正丽,有件事很值得注意。2020年9月18日,新京报发表一篇报道“专访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溯源很重要,但可能永远找不到”。石正丽说:我们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新冠病毒是一个非常狡猾的病毒,也就是它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社会的过程是悄无声息的,这个过程我们完全没有检测到。它有可能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这个偶然事件有可能很快就消失了。

石正丽这话说得不对。纯自然事件,发生过一次就有可能发生二次。只有人为事件,发生过一次,有可能不会再发生二次。因为人有意识,会吸取教训。大自然没有意识,大自然不会吸取教训,原来发生过的,以后还可能发生;而人为之事,人知道是他的什么行为导致某件事情的发生,只要他吸取教训,再不去做同样的行为,那件事就不会再发生。另外,更重要的是,自然发生之事,必然会留下痕迹,哪怕只发生了一次,也会留下痕迹,时间相隔越近,痕迹就越可能留存。但如果病毒是实验室泄漏,是人工合成,那确实就可能永远找不到了。因为人类会毁尸灭迹,大自然不会。

从石正丽之口,讲出新冠病毒起源可能永远找不到,这很令人讶异。当年萨斯事件后,石正丽带领她的团队开展萨斯病毒溯源。当时就有人问石正丽,说萨斯都没有了,你还做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杞人忧天嘛。石正丽回答说,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够预防萨斯一类疾病的爆发。石正丽带领她的团队,经过13年的不懈追踪研究,终于在云南的一个矿洞里找到了萨斯病毒最原始的来源。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是何等的令人赞叹。

但是让人们大惑不解的是,石正丽当年溯源萨斯病毒的劲头而今安在?怎么新冠疫情爆发才半年多,连中间宿主都还没找到,石正丽就说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和源头可能永远找不到呢?这两年多来,石正丽似乎失踪了。从2021年至今,我们没听到她在新冠溯源上做了任何工作。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至今未息,身为国际知名的冠状病毒顶级专家,石正丽本该在这两年大展身手的,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片空白。不只是石正丽这两年多无所作为,其他的中国专家也同样的无所作为。与此同时,有很多外国的专家想到中国来进行新冠溯源工作,都遭到中国政府的阻止。这难道不从反面告诉我们,新冠病毒是始于实验室泄漏乃至是人工合成的吗?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美国之音(VOA)1月7日报道:清零下台一月后:卫星图像里的中国“殡葬盛世”,家属叹去世家人“被死得不明不白”

2022年12月26日,卫星图片显示广州市番禺区殡仪馆外车辆集结(来源:Planet Labs PBC)


2022年12月26日,卫星图片显示广州市番禺区殡仪馆外车辆集结(来源:Planet Labs PBC)

华盛顿 —自12月7日放弃清零政策后,中国在疫情海啸冲击下的官方死亡人数停留在五千多例。然而,美国之音取得的实地视频资料、卫星图像和搜索数据似乎显示出中国疫情黑洞下的冰山一角。专家预计大部分城市太平间处理的死亡人数将是平时的两三倍。不仅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有二三四线城市的逝者家属和公民透露,当地火葬场也人满为患,医院超负荷运转、用死亡证明作假推责,“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自欺欺人”。

在有118万人口的江苏省泰兴市,当地居民透露,由于尸体数量飙升,位于文昌西路的泰兴殡仪馆开启了七、八个火化炉,一天能够焚烧上百具尸体。

泰兴老家的双亲、岳父母连接感染的陈军(化名)心情沉重,他告诉美国之音,他的舅舅12月26、27号被发现感染新冠之后已经是重症,29号逝世,遗体在家里停了四天才送到泰兴殡仪馆得以火化。

“(死亡人数)可以说是永远的一个谜,被死得无缘无故,连数字现在都不是了。”陈军回忆说,“二舅呼吸不畅,活活的把自己憋死的,大白肺。当地虹桥医院当时拒绝写明因新冠肺炎造成死亡。”

中国卫建委12月25日宣布停止公布每日染疫人数和死亡人数,由中疾控公布疫情数据。12月至今,只公布了十几人死于新冠病毒。根据中国当局临时变更的死亡标准,只有病毒导致的肺炎及呼吸衰竭才被归类为死于新冠死亡病例。

2022年12月27日,卫星图片显示在沈阳市殡仪馆外排长龙的车辆(来源:Planet Labs PBC)

“我的家人到底是怎么过世的?”

1月2日,陈军舅舅的遗体被送到火葬场,现场忙得跟做核酸排队一样,家属早上五点抵达,排队拿到88号,到了九点半才出来,排到116位。

陈军透露,火葬场的队伍排成S形,尸体都没有专车接送,拿个单架往上一撂,抬着往前挪。大厅里乱哄哄的,地上有二、三十具尸体。有一家人三点钟到火葬场,八点半才把骨灰拿走。

“医院说我们不敢写新冠,写新冠的话我们要脱衣服(革职)的。”全程参与救治和奔丧的亲属这样告诉他,“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自欺欺人。”

陈军思忖道,感冒不会死人,每个人都在关心“我的家人到底是怎么去世的?”,还有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和死亡飙升?从药品管制到疫苗无效,其中又有多少人为酿成的冤魂?

中国政府新标准下的死亡证明, 在他看来就是在掩盖真相,特别是开具证明的主管官员嘴里透露出来的讯息是“一条命不值钱,但捅出去我的工作就丢了,同时国家还要赔偿”。

“死了不如一条宠物狗。太悲催了”,“我们就这样被死得不明不白,这是被死亡。”陈军说。

据泰兴市的宣堡殡仪馆工作人员透露,该机构的工作量已达到疫情之前的两、三倍,11个工作人员连续11天从晚上12点一直工作到中午、甚至下午两三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工作人员的生命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每天烧100多具)这个数字差不多。前辈说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机器都受不了。”

一位因安全原因不愿公布姓名的天津公民Z先生同样满怀疑虑和悲愤,他告诉美国之音,不仅是京津冀地区,就连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扎赉特旗下的偏远家乡都几乎无人幸免,没放开的时候全员核酸、密集接触都没事,“怎么放开后一下子就爆发啦?”

12月5号,有友人在张家口就全家感染了,Z先生怀疑,“要是没有早就爆发,突然之间全国大范围、连犄角旮旯一个小小的农村都整体感染,解释不通的。消息不透明、各方隐瞒,造成大众的猜测、谎言特别多。”

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理事会理事教授理查德·埃布赖特(Richard H. Ebright)对美国之音指出,传播能力明显提高的病毒变种的出现,特别是2021年的德尔塔(Delta)和2022年的奥密克戎(Omicron),使中国依赖的清零政策在2021年底就难以维系,到2022年年末已变为不可能。

埃布赖特说,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采取了正确的抗疫政策,中国坚持“清零”失败、代价高昂,接下来会有更多灾难性后果。

“我只是一种悲愤,一想着父亲没了,永久地离开了。”Z先生叹息道。

他的父亲12月17号左右开始发烧,血氧饱和度降低,25号送到天津医院挂急诊,29号逝世后火化。父亲被验血、照CT,医院说是肾和胸肺功能衰竭。Z先生目睹到急诊室一宿就抬出四具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尸体。

“肯定是因为新冠,医生也明确说过是因为新冠引起的三个方面衰竭。大家都知道是因为这个造成的,都有很大的怨气。没有急救、ICU非常紧张,有的医生直接跟我说,他们不是这个方面的专业医生。”

他想不通,入冬季节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季节,这个季节怎么能放开呢?“或者提前半年,或者延后半年。”

Z先生在天津市第三殡仪馆为八旬老父守灵,他透露这里以前每天平均火化大约40具遗体,如今可以烧到200多具,烧一具尸体从四十多分钟到一个多小时不等。

“它是新成立的,较其他两个火葬场是人家的一半左右。12月12号后,每天往后增加,到20号左右就每天200多(具)了。不间断的,现在非常忙,负责我们的师傅早上六点多才睡觉,九点多又马上来到我爸这。满院子都是车、都是人。殡仪馆的朋友说,天津整个这一时期死亡10万是少的,12号左右到现在,(高峰期)还得再等等。”他说。

武汉居民:“很恐怖,回到三年前的原点”

在一千公里之外的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中国维权律师隋牧青说自己父亲病房的两个主治医生都感染了病毒,病患之间也互相传染,“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是)大白肺,根本没得救了。”

隋父12月中下旬入院后染疫,在圣诞节逝世后被送往通化这座四线城市的火葬场,那里同样人山人海,到处爆满。

“ 我爸爸是非常清醒的,求生意志非常强。那时还跟我们商量送到长春的医院,但大城市的医院根本送不进去。我爸爸跟我讲:我不行了。我听了以后很痛苦,他很希望我能救他,但是我救不了他。”

隋牧青观察说,继核酸和疫苗的盛世后,中国各地迎来了火葬的盛世,但政府只考虑“快速过峰,应阳尽阳,该死的早死”,“有抗体了早点干活、把经济抓起来,以后才有钱出去打台湾、打美国。”

“殡葬业的盛世,对于国家是大好事,大大地减轻财政负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他说,“这种放开的摆烂,非常令人措手不及。”

在隋牧青眼中,过去三年的清零运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和失败,今年封控得最为疯狂和惨烈,“它清零了我们的钱包、自由、尊严,清零了我们的父辈,唯独没有清零病毒。我们又重温了一次大跃进加文革,补上当初没有付出的代价。”隋牧青说。

12月底前往武汉同济医院、中南医院、协和医院等地走访拍摄的武昌区居民王女士再次体会了2020年初武汉封城期间的恐惧。她在医院里呆着很痛苦,病人们大张着嘴,空气里散播着死亡的气味,没有床位、没有氧气瓶,“去医院有用吗?打得就是消炎的药。”

她还从殡葬业工作的朋友了解到,武昌殡仪馆八个火化炉24小时不停运转,一天烧一百多具,“从10号到现在,两、三千具有了。”

“真的很恐怖,完全回到了三年前的原点。三年前就死得不明不白,现在死得还是不明不白。灾难一直在重演,悲剧从未停止。”

中国1月8日将重新开放国民出境,王女士提醒说,病毒的源头一天没有追溯清楚,中国人最好不要大规模涌出国门,对世界也是一个交代。

截至发稿,上述殡仪馆和医院尚未回复美国之音的采访查询。

卫星图像显示殡仪馆外拥挤现状

美国之音通过卫星公司Planet Labs获得的卫星图像显示,12月末中国部分城市殡仪馆前出现车辆大排长龙。从谷歌地球(Google Earth pro)公布的图片数据库来看,广州番禹区殡仪馆和沈阳殡仪馆的车流量过去五到十年来从未如上个月一般拥挤。但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清晰数据有限,目前无法就殡仪馆的整体趋势得出结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卫星图片专家尼克·汉森(Nick Hansen)对美国之音表示,通过搜集更多图像可以看出12月初以来部分殡仪馆附近车辆变多,其他活动也有所增加。

“有些殡仪馆比其他地方变化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地点看到的白色车辆,似乎是灵车、公共汽车和轿车,可能用于葬礼和接送亲属往返墓地。”



“看到这些图像,我一点也不惊讶。”兰德公司中国政策研究主任黄志环(Jennifer Bouey)告诉美国之音,4月之前,中国整体死亡人数有可能高于160万。鉴于许多老年人生活在卫生系统较弱的农村,死亡率可能高于城市地区。

她推测,北京的死亡人数将在未来几周继续攀升(死亡率在感染率上升后通常需要3-4周才能达到峰值)。按照香港去年春天的死亡率,拥有2100万人口的北京每月将新增17000人死亡,而通常情况下每月的死亡人数大约只有一万人。

“这种情况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会类似。太平间将不得不处理几乎是平时两三倍的死亡人数(即使不计算因医疗系统崩溃而导致的过多死亡),并且预计会溢出。”黄志环说。

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也预计,2023年中国将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新冠,但疫情高峰的确切时间很难评估,因为官方报告的病例、住院和死亡数据似乎根本不准确。

世卫组织(WHO)本周三敦促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信息的发布要更加透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称,中方始终及时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中国的疫情形势是可控的。

默里告诉美国之音,在信息封锁的情况下,监测火葬场作为独立追踪中国新冠死亡的方法很有意义,未来可以对大量火葬场进行高分辨率监控,以及进行深入的研究来建立火葬场的基线图像(baseline images)。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中国网民对于“阳性”的搜索量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殡仪馆”、“火葬场”的搜索量则在一两周后升到高峰。

2022年12月以来有关火葬场、殡仪馆、疫情的百度搜索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铺天盖地的死亡,何至于此?”

中国作家范雎在微博上记叙道,父亲村里面家家户户都阳了,一片死寂。2022年的跨年夜,他在医院陪伴着重症的母亲,导管从鼻腔、口腔插入,直到胃部与气管,每一口呼吸都能听到回声,任何咳嗽、反胃都会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引发窒息。

范雎写道,还有更多的人,死了就死了,不会有讣告,不会有除家属以外的人挂念在心上——这个数字有多少?不知道。只是现在连火葬场都有了黄牛票。这滔天洪水一样的疫情,这铺天盖地的死亡阴影,事情何至于此?

兰德公司中国政策研究主任黄志环提出一系列未解谜题,“为什么医生如此担心给老年人接种疫苗(因为担心没有记录的并发症)?”“中国何时才能建立更好的临床试验和药品监管能力?”“为什么中国压根儿没有为重新开放做准备?”

她认为,中国政府手头有许多的救人选项,包括培训医生治疗新冠重症并增加ICU容量、提高Paxlovid或其他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保障退烧药和基本药物的产品供应链,然而,“如果中国政府无此打算,这些都不容易实施。”


一名男子手捧亲人骨灰盒走出一家北京火葬场。(2022年12月17日)

“每一起死亡都在死者社交网络掀起一场海啸。中国任由无数无意义的、可预防的死亡蔓延,基本上从内部摧毁了自己的社会结构。”美国华裔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家丁亮(Eric Feigl-Ding)告诉美国之音,“在美国,人们可以就某人枉死提起诉讼。”

1月7日开始的春运预计将迎来20亿人次的大迁徙,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对于可能在农历新年期间来袭的第二波死亡浪潮,丁亮认为,中国目前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迅速行动。

他敦促中国政府更加公开透明地分享数据,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人员可以借此更快地评估应对举措;还应立即允许进口适应奥密克戎的新疫苗,包括接受西方“唾手可得”的捐赠和援助。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挽救更多的人命。但问题在于,中国为什么不这样做?”他说,“这真可悲。”

(美国之音韩语组记者Jiha Ham对本文亦有贡献)

▲德国之声(DW)1月7日长平观察:疫情统计——反抗与救赎

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疫情数字与民间舆情反差巨大。时评作家长平认为,这是以国家公权力蓄意地系统性破坏全球防疫工作的犯罪行为。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说在新冠疫情期间,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鼠疫》在中国再次畅销,很多人从阅读中获得“慰藉”。我不知道读者中是否有政府官员,以及他们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慰藉”。但是如果有,他们应该留意到,加缪笔下的“抗疫英雄”是一位叫格朗的政府小职员,他写道:

“是的,如果说人们总要为自己树立他们称之为英雄的榜样和楷模加以效法,如果说这个故事必须有这么一位楷模,笔者树立的正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虚怀若谷的英雄……”,他“是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真正代表”。

格朗的抗疫事迹,就是坚持不懈地做好疫情统计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耐心地把卡片整理清楚,用曲线标出来,并不慌不忙地把情况尽量介绍准确”。

统计数字是《鼠疫》中贯穿全书的重要叙事线索之一:4月16日发现1只死老鼠,4月17日3只……4月25日6231只;每日死亡人数:1人、2人、20人、40人、124人……

“我认为他们落后了”

任何来自中国非官方的信息都显示,中国各地感染人数激增,医院人满为患,殡仪馆排起长队。能让新逝的亲人及早入土为安,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新年愿望。而代表官方的中国疾控中心1月1日公布,过去一日仅仅新增510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

在此之前,山东青岛一位卫生官员公布,青岛目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浙江一位卫生官员透露,浙江省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突破100万例;两地感染人数都还在递增。

有迹象表明,地方政府相对真实的数据发布遭到阻止甚至删除。

本文作者、时事评论作家长平

多家国际研究机构预测都显示,在中国防疫政策突然转弯、毫无准备地开放之后的几个月内,新冠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万。也有中国专家估算,上海居民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超过70%,北京居民的感染率达到80%.

作为国家权威机构的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上述官方数字,不仅仅侮辱正常人的智商,剥夺病逝者的尊严,嘲讽幸存者的痛苦,自动丧失了领导防疫工作的资格,而且人为破坏数据,制造了荒谬与混乱,是妨碍全球防疫工作的犯罪行为。

现代民族国家和专制政权结合的主权机制,让“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以国家公权力蓄意地系统性破坏全球防疫工作,没有人称之为犯罪行为。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各国交流有关持续爆发的信息,但这些规则无法强制执行。世卫组织紧急事务负责人瑞安(Mike Ryan)只能小心翼翼地说:“我不想说中国主动不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事情。我认为他们落后了。”

中国政府对世卫组织官员的小心翼翼并不买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五(1月6日)的记者例会上重复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主管部门一直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

“疫苗不只是无效的,关押也不只是3年”

新年第一天,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布了《中国抗疫成果不容抹黑篡改》一文,反驳了“法媒涉中国疫情防控谬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疫情数据失真”。

显然,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看来,中国疾控中心一日“新增510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的信息完全准确。

此文列举的法国媒体的另外几点“谬论”是:中国疫情失控、中国疫苗无效、中国关押民众三年、动态清零政策失败。

中国官媒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转发了这篇理直气壮的反驳文章之后,迅速成为又一个网络舆论的“大型翻车现场”,官方不得不启动审查机制控制评论。

有网民认为:总结的很到位,这也是国内民众想归纳的。还有网民讽刺说:一派胡言,疫苗不只是无效的,关押也不只是3年。

很多民众都相信中国国产疫苗不仅有效性低于西方疫苗,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含了很多谣言。但是,很难想象满口谎言的官方机构怎样去辟谣,才能说服民众相信他们。这也是在三年防疫中中国民众疫苗三针完全接种率低,以及很多老年人拒绝打疫苗的重要原因。

政府小职员格朗的反抗

尽管都发生在巴黎,我当然不会认为中国“战狼”外交官可以和“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诺贝尔文学奖评语)的法国作家加缪相提并论。但是,这篇粗鄙的战狼檄文的确让我再次想到了加缪呕心沥血写出的这部伟大作品。

加缪认为,反抗是我们在荒谬世界中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他写道:“反抗将其自身的价值赋予生命。它延展在生存的完整始末,恢复了生存的伟大。”《鼠疫》的主题就是反抗,包括对平庸的日常生活的反抗,对企图撒谎掩盖真相的官僚体制的反抗,以及对纳粹占领的反抗。

坚持做好疫情统计工作,就默默无闻的政府小职员格朗的反抗手段。

我相信,在当下的中国,有无数的格朗正在以同样的手段进行反抗。

作者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9日转载法国报纸摘要:中国多位知名人士的死亡引发对官方数字的质疑

1月9日出版的绝大多数日报关注的新闻焦点围绕法国退休制度改革的话题展开:经过数周时间的咨询后,退休制度改革计划仍在推进,预计总理博尔内将于周二宣布:将实际退休年龄推迟到64岁,这是《解放报》、《十字架报》和《回声报》共同聚焦的话题;《费加罗报》则突出关注伊朗局势,该报指出:伊朗民众的抗议活动历经数月的镇压之后,正在消退,当局故意让该国经济状况恶化以削弱民众的动员。

关于中国的话题,各大日报分别从不同角度报道和分析了中国重新开放边境,许多国家期待大批中国游客的涌入;但中国在疫情管理中的不透明做法引发担忧等。

中国放松管控,引发世界担忧

中国从1月8日开始重开边境,取消旅游限制,入境人员不再需要接受强制性隔离措施。

《解放报》指出:关于新冠疫情的管理方式,中国治理模式优于西方民主国家的神话,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破灭了。放弃清零,导致民众、地方当局和卫生部门措手不及。该报还披露了疫情大爆发后,出现的常用药品匮乏、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等局面。

《十字架报》注意到:许多人士对中国放宽入境管控表示欣慰,有的人为子女终可回国探亲而兴高采烈;也有在疫情期间被迫离开的外国人士对重返中国工作充满期待……不过,该报写道:在全面开放边境之际,中国正面对严峻的疫情局势,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激增,而当局却对此予以保密。

尽管大批中国游客即将到来的前景为旅游业带来希望,但已有20多个国家决定对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行筛查测试。

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感染浪潮后,这个拥有14亿人口之众的国家,在去年12月以来的官方数字却仅记录了23例死亡病例。世卫组织要求北京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关于新冠病毒究竟在中国造成多少死亡的问题,《费加罗报》以“中国多位知名人士的死亡加剧了人们对新冠病毒真实死亡数字的质疑”为题,揭示了中国在疫情管理中的不透明做法。该报写道:疫情高涨,政府的诚意再次遭到质疑。最近数周来,包括演员、歌手或足球运动员等在内的多名中国知名人士相继去世。但是他们的死因却非常模糊。对此,网民们深表担忧。报道引述法国学者彭达兹的观点指出:中国民众十分清楚:当局在撒谎。

目前,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猜测。政府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官方说法以及现实之间的平衡。

《回声报》写道:随着农历新年假期的到来,数百万人口将离开疫情严重的各大城市前往农村探亲,因此,中国的疫情局势预计将在1月底进一步恶化。

但是,许多国家却期待着中国游客的涌入,像首尔或东京一类亚洲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香港也于周日放宽了进出中国其他地区的严格的旅行限制。严重衰退的香港经济迫切希望恢复增长,各个家庭也在热切地期待着传统佳节的家人团聚。

为了平息对匆忙结束的清零政策引发的混乱的批评,北京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微博披露:最近对“冒犯专家学者”的1120个账号进行了封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月9日要闻分析:习近平突然放弃清零的背后

这两天,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在突出报道中国 战“疫”进入新阶段,赞颂党中央“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从这些洋洋洒洒不惜万言的报道中,几乎找不到习近平总书记三年抗“疫”的法宝——动态清零不动摇!

一夜之间,好像“清零”一词变得非常讨人嫌,党中央直接掌控的媒体都不太愿意提及这一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象征,这是在仅仅几周前都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即使发生也会是以“动态清零”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样的话语下发生的,为什么清零政策就这样连党媒都唯恐弃之不及,突然间大家都“进入新阶段”了?

自北京急转弯,法国媒体和舆论不断就中共领导人突然转向发出疑问,因为这一转向转得昏天黑地,中国每日几千万人染疫,火葬场排长队的尸体来不及火化,却不见官方公布真实的新冠死亡数字,人们涌向药店,抢购供不应求的退烧药,医院人满为患,重症病号也找不到床位,为什么一个国家在毫无准备,让人民陷入大恐慌的情形下突然决定转向,而不是利用“清零封锁”的几年时间,告诉人们病毒的特性,为人民生产够足够的药品,医院准备好更多的重症床位,给人们提供有效的疫苗,让他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为什么?无数个为什么都得不到解答。

法国世界报社评质疑,在经过差不多三年的清零政策之后,北京为什么突然转向,明知接种率不足,集体免疫力几乎不存在,而让国家一下子陷入空前的大传染恐慌中,引发医院挤兑殡仪馆人满为患?且在疫情资料不透明,染疫人数爆炸性增长的背景下,宣布1月8日开放边境?欧美纷纷提出对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行检疫。世界报对中国当局谴责欧美的做法“不可接受”、警告会采取反制的反应感到“震惊”,尤其对一个三年来几乎没有对游客发放签证,并对入境人士采取严格隔离的国家作出这样的反应感到震惊,而且,中国虽然于1月8号宣布取消隔离,但对入境人士仍要求提供48小时检测阴性证明,这不就是强迫他人要执行“按我说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的荒谬原则吗?

曾出版三卷本『共产主义世界史』(?Une histoire mondiale du communisme?)一书的历史学者梯耶利?沃尔(Thierry Wolton)在费加罗报撰文寻索中共政权如此仓促行事的动机:是因为11月底反对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吗,大约不是。因为抗议者的人数、喊出的争取自由以及反对习近平的口号,会使当局担心出现危险的反叛之风,但警察的镇压和当局掌握的电子监控手段使控制反叛甚至扼杀这一抗议成为可能;那么,习近平与党内部分成员在严酷且经济代价昂贵的清零政策上产生了分歧?一如1958年发动大跃进的毛泽东,让农民抛弃农田充当临时工,结果造成三年大饥饿,饿死3000-5000万人,毛被迫让出总书记位置担任荣誉性的国家主席?但是,在20大获得全权的习近平看不出受到了威胁。

是否由于经济衰退?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假设。三年全方位封锁让中国与世界隔绝,后果是贸易崩溃,在国内,生产力暴跌,尽管令人怀疑的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也认为本年度经济增长率大约在3%左右,这意味着在全中国失业率会暴增。再加之房地产超过30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如果经济机器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债务将是无法消化的。如果经济出了问题,中共将失去所有残余的信用,因此对中共而言事情变得非常紧迫,急转弯,否则会让国家沉陷于危机之中。但是,明知病毒会对疫苗接种不足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造成伤害,却取消所有限制性遏制措施,这是一种犬儒主义的躺平的做法。在西方人看来,冒这样的风险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共产主义领导人心中,这样的计算并非绝不可能。

作者认为,中国人口老年化让当局无计可施,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尽管习近平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但从共产主义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其实并不在乎人民的生命。突然解除清零牺牲数十万老人的想法不会吓到习近平和他的同志们。从中国目前的处境看,中国一号领导人呼吁保护人民生命显示出某种虚伪性。

作者认为另外一种更加厚颜无耻的犬儒主义假设也不能彻底排除,习近平宣称的他的国家在未来几年领导世界的梦想已经被这一流行病严重破坏了。清零政策的后果导致习近平梦想实现的前景倒退,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在疫情冲击弱化后已经学会了管理这一健康危机。北京通过解除限制,冒着病毒感染大量中国人口而变异的风险,通过开放边界,冒着由于缺乏足够的疫苗屏障来防止这些变异而引发新的世界健康危机的风险,也许找到了一种将时钟调回中国时间的方式。将世界其他地区带回到三年前,那时习近平的梦想似乎仍有可能实现。这一假设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作者认为西方很难衡量中共当局对西方的仇恨,通过长期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仇恨,对于这个政权而言,它更倾向于倒退,而不是希望迎头赶上。既然不能成功地重新发动内部的经济增长,让世界陷入一场新的健康危机,中共政权总可以希望让世界前进的步伐减缓。

法国战略基金会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邦达兹(AntoineBondaz)在一组推文中说,很难回答北京为什么突然放开,让新冠病毒大感染,而不是采取渐进的措施去应对。他认为有四个假设,一,疫情于12月已失控,当局不能承受清零政策造成的失败后果,那么,干脆放开病毒大流行;二,中国经济已处在一个困难时期,必须试着重新推动,要鼓动消费,必须让日常生活正常化,也必须迎接疫情风暴,籍此希望经济能够重新振作,但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不完全归因于清零政策;三,以白纸运动为代表的空前的人民抗议运动让当局害怕,但人们的不满并不仅仅因为清零政策,而且,突然取消清零引爆大量死亡,并不能让人民的不满消失;第四个可能是,20大之后,习近平必须要带来改变,走出困境,以应对潜在的更严重的问题的到来。但邦达兹认为,这些都不能解释当局为什么没有拿出一个渐进式的走出疫情的战略。

▲美国之音(VOA)1月10日聿文视界:中国放开疫情很可能由李强主导

2022年10月23日,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带领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媒体见面。左四为丁薛祥。


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人大会堂,李强跟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后面与媒体会面。

编者按:这是邓聿文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今年1月8日,中国正式对新冠降级管理,从原先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恢复国际旅行,由此,实行三年的动态清零彻底终结。从去年12月初发布的疫情防控新11条开始,一月时间,中国解封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超出国际社会预期,之前一般认为,即使中国全面放开,也要等到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之后,而现在所以显得“迫不及待”,我认为很可能候选总理李强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但一份网传的防疫会议记录显示,中共二号人物、二十大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李强已接替总理李克强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为什么要李强出任这个有点“吃力不讨好”的疫情防控总负责人,是李主动请缨,还是习为考验李的能力,让他在接任总理后能够迅速积累声望,外界不得而知。但既然李在过渡期具体负责这项当下最棘手的事情,显然会有他的盘算。

中共党代会一般在当年的十月或十一月,距离次年政府换届有四到五个月过渡期。除非总理预期继续连任,否则现政府在这个期间处于看守状态。不过,过去的候任总理都在副总理中选拔,熟悉经济管理工作和国务院系统的运作流程,政府交接时不会产生衔接不上的现象,对行政尤其经济事务没有太大的干扰。然而,李强虽做过三个主要经济省市的一把手,可毕竟没有中央特别是国务院的工作经验,直接从地方进入核心决策层,不仅如此,有可能做他副手的人选也都没有国务院的工作经历,这对国务院的新班子明显不利。如何弥补这个劣势,不让它产生可能的危害,是李强乃至习近平需要考虑的问题。

习在中共二十大组建了一个亲信“内阁”,并拟将最重要的国务院系统交由他最信任的前大秘来掌管。中国人讲究讨头彩,今年是二十大所谓的开局之年,这个局开得好不好,头彩能不能讨得到,直接关系新班子的威信能不能立得起,以平息党内和社会对习独享权力、用人狭窄,排斥异己的非议和不满;另外,也涉及他未来对党的治理和中国的统治是否顺利的问题。可以确定,假如今年新班子把中国经济搞得一团糟,习今后的路会走得加倍艰辛,全社会对他和新班子的不信任只会有增无减。

要搞好开局之年,关键是经济,经济的关键又是把疫情防控好。动态清零到去年11月已经无以为继,习其实已察觉到这点,但他想维护其清零政治遗产,给自己留个面子,所以,想缓步退出,这就是11月初防疫20条的出台。按照习的想法,大概率是要今年退出清零,至于具体什么时候,不清楚,最认为可能的时间点是在两会。可民众没有耐心等到这个时候退出,中国经济也无法等到此时清零退场。李强更是等不起,因为如果动态清零拖到两会后才完全放弃,经济将彻底熄火,李就算再有能耐,也无力回天,等待他的无疑是毫无光彩的、灰溜溜的一年。

中国经济去年二季度经历改革以来前所未有的低谷后,三季度有所回升,增长3.9%,10月情况还继续好转,然而到了11月底,由于疫情全面反弹以及各地的封控层层加码,导致经济重回跌势,并且加速,11月的消费、进出口、投资、失业等各项指标都断裂式走坏,照这样下去,由于去年一季度增速达4.9%,今年一季度很可能是副增长。

中国官方公布的去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低于48%的预测中值,比11月下降1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点。按照财新制作的PMI,去年12月为49.0,虽比官方的PMI高一点,但也低于11月0.4个百分点,为三个月来最低,也是中国制造业景气连续第五个月收缩,且降幅扩大。官方同期公布的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PMI下降更为显著,仅为41.6%,较11月下降5.1个百分点,尤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11月下降5.7个百分点。

刚过去不久的12月的PMI以及非PMI指数之所以超预期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放开后感染病例的激增带来的短期冲击影响。但这是不是意味如果12月继续处于清零封控状态,PMI可能会比47%高一点;换言之,经济形势会比现在好一点?切不可如此理解,认为继续封控比放开好。因为,假如这波放开后病例的大量增加,特别是死了很多人,是不可避免的话,晚放开情况照样会出现,而且只会更糟。中国放开后感染病毒和死亡的状况没有按照设想中的多数国家的路子走,而是比它们都严峻,这背后肯定有特定的原因,但它不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然而这并不代表晚放开中国当局的治理水平以及相关医疗物资的储备会比现在好。所以,如果现在的情况是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晚放开只会比现在更差。

此种状况也使得经济界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还是会非常艰难,至少要到三月底才可能探底回升。但对于全年的经济增长,多数经济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预测则相对乐观,从最低的4.6%到较高的6%以上的看法都有。从李强的角度考虑,去年12月放弃清零政策,比今年两会后再放弃,显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从而会有利于他的政治行情。因为如前所述,12月放开,最多影响的是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二季度经济就会反弹;可两会后放开,不但一季度的经济因继续封控而死气沉沉,由于放开的时间更晚,民众感染和死亡人数甚至可能比现在还高,从而拖累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的经济都毫无起色。这当然是李强最不愿看到的状况。届时习的反对者就有理由攻击习选定的以李为首的团队治国无能,甚至直接攻击习本人。这还不论在白纸运动发生后,再延长几月封控会不会兴起更大规模的社会反抗。如若再次出现社会抗议,当局恐怕就不能那么轻易对付。

所以,李强是有动机早点引爆解封这颗雷的,早引爆,他在今年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处理经济问题。相信习也看到了这点。因为如果今年经济搞不好,同样对习不利。那么,李强如何说服习放弃动态清零?他很可能以经济压力为由要习借着民众的“白纸运动”就坡下驴,放弃清零。这个运动在去年11月底爆发时,当月的经济数据差不多出来了,显示经济形势又急转直下,习如果此时非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政治遗产,以小步慢走的方式退出清零,只会让经济和社会形势雪上加霜,到时面子恐怕还是维护不了。

如果上述分析大体符合实际情形,从中可以看到,李这个人还是有些政治头脑和政治眼光的。李虽然是因忠诚而得习赏识坐上中共二把手交椅,但把国务院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他,由他接替李克强任总理,而不是圈定习的其他亲信,可能也不单单是因为忠诚。李尽管学历不高,但出生在中国私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在政治发迹前,曾主政过永康和温州,日本的野村证券就指李强“被广泛认为是一位有能力的亲市场和亲增长的政治家”,似乎看好他的经济治理能力。所以如果现在就认定他只是习的应声虫毫无治理能力,会不会有些草率?毕竟他还没有全面接手国务院的工作。

当然,李强到底是骡子是马,接下来就要接受严苛的考验。但可能也是因为此,习要把他扶上马送一程,为他扫清障碍,包括疫情清零,这是当下最不得人心的政策。

邓聿文,美国之音特约评论员,曾在中国做过记者,现居美国,作者本人这样介绍自己说:“曾经在体制的边缘,因而更能洞察所谓‘新时代’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