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涨秋池”不再

无 慧

 

 “光彩工程”是本地市政府全面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即不仅在市中心、观光区搞得灯红酒绿整个一幅暴发户形象,包括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都装上了大功率的灯。耗巨资所谓经过“整治”的府、南河流经市区的河段,两岸河堤的栏杆都装上了闪烁的装饰灯。

    尤其是三环路火车南站立交桥上的巨型装饰灯,光灯具就花掉两千多万元人民币。亮起来的时候就象一朵其大无比的多色蔷薇开在空中,消耗电量占三环路全线总耗电量的三分之二。今年上半年,又在南河(即锦江)上的五座桥上连桥孔内外都装了五光十色的闪灯。一到晚上,站在一座桥上可以看到,另一座桥五颜六色的灯光跟水平如镜的河面倒影,连成一片夸张的靡丽。

    住在本城偏西方向的老母亲,见报纸电视报道了“光彩工程”如何如何壮观,来电话说想亲眼看一看。我倒是住在南河边上城市景观区域内,答应先去考察一番。晚饭后出门去,所有的装饰灯都没有点亮,听得是电力供应不足。老母亲失望之余,安慰自己说,到什么节日一定会亮起来,那时总该看到吧。

下图:锦江边上我老家隔壁是香格里拉大酒店(左)、新南门调整图象(右)

    这些虚假繁荣的灯亮与不亮跟百姓生活关系不大,但严重缺电就不同了。今年旷日持久的酷热,令居住在水泥森林里的成都市民个个苦不堪言。相当多的家庭根本没有空调机,即使有些家庭安装了空调,对着节节升高的电费也望而却步。名为“城市建设需要”实为替富人让路被拆迁到二、三环路以外的居民,随时会遭遇拉闸限电。据报道,热到接近40摄氏度的那些日子,每天傍晚,三环路上绿化带内,挤满了冒险穿越近百米宽的马路进去纳凉的市民。

    说也奇怪,已经过了白露,还是万里无云烈日高照,热浪肆虐,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自打我们记事起,川西坝子就有“滥白露”一说意思是过了白露这个节气,就会“七月秋风渐渐起,一场秋雨一场凉”,巴蜀地区会断断续续下雨一百天。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也因为形象地传达了巴蜀地区的典型气候特色而流传千古。今年巴蜀地区遭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干旱和酷热,到底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谁能说清楚!虽然有帮忙帮闲的专家提出,没有证据表明长江三峡库区水位升高到170米对气候会有影响。但我们老百姓说,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没有影响。

    中国本来是个缺水的国家。但由于岷江、沱江嘉陵江和涪江四条大河流过大盆地,四川却是水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正因如此,只要伸得上手,国家、当地政府以及发了横财的商人蜂拥而至,抢抓这块肥肉,介入毁灭性的水电开发。到西部山区走一走,不但有铜街子,龚嘴、二滩、紫坪铺这些大型水电站,还到处是星罗棋布的小水电,本来可以满足川内居民的生活用电。事实上,在90年代末开发的早期,政府媒体从各个方面都给市民提供了四川电力大大富余的信息。包括鼓励安装“一户一表”,私人用电超一定度数减价优惠等等。但几年之间,普通居民生活用水电费都已经翻倍,政府和某些人的腰包随之飞速鼓胀起来。投资水电建设,利润惊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再则,随着“城乡一体化”实施,城市摊大饼式的无限扩张,“水旱从人”的川西坝子由肥田沃土到举目皆是柏油混泥土。如今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去,驱车几十里也看不见农田庄稼。上月到三星堆回来顺道去了新都,只见记忆中十来万人的小县城,如今修起百米宽的八车道,我们全都惊讶的张大嘴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了。

    根据常识,森林、草原、泥地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蓄水养水功能。城市无限扩大的后果就是空中降水不能渗入地表而全部流失,不能正常地进行水循环。加之房地产开发出雨后春笋般矗立的高楼,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城市出现严重的热岛效应。全球变暖,冰河时期的逐渐消失固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因素,但在我们这里,人为因素显然大过自然因素。上个世纪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几千万人,已经证明了这点。

    即使干旱造成空前的大面积灾害,政府的“政绩工程”却没有闲着。最近有消息称:“沙河整治”获得澳大利亚舍斯河流奖。

    沙河是从都江堰流过成都的另一条河流,在从前的城区以外,主要功能是灌溉。“整治”后的沙河,确实是“看上去很美”。花上百亿元人民币做面子,要弄到一个什么奖还不容易?如同三环路的路灯一样,需要拍观光片或是什么大人物来检查,要不就是搞什么国际会议在此召开之类方能大放异彩。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要糊弄那帮洋人,搞点奖杯奖牌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譬如三国演义的空城计,岂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洋人想得出来的!若论谋略、造假、坑蒙拐骗的手段,我敢打赌,世界上没有谁比得过咱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共,瞒天过海、偷梁换柱、挂羊头卖狗肉,其流氓无赖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再说了,当年“府南河工程”不也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等四个奖项么。可现在,每年成都市政府得花三千万人民的币去向“省里”购买冲刷河床淤泥的水,否则获得四个奖项的府南河就是一个臭水沟。沙河的命运究竟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与此同时,从下月开始,每使用一立方自来水便要再次增收0,15元的排污费。跟节节上涨的电费并驾齐驱。目前,只有双流的江安河还没有“整治”。一天跟几个朋友到那边,这个河段总算还保留着活水自然的风貌。稍感欣慰之余,也跟原住民一样担心“开发上门”。“整治”一处毁坏一处,已经是市民共识。

    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各级政府官员的任免与民意无关,统由上级党委指派,官员只对上不对下负责就是必然。只要通往自己向上晋升的天梯,什么事情干不出来!而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不管民众如何怨声载道,在稳定大于一切的前提下,只要对政府不利的消息,他们掌握的报章杂志、电视广播肯定毫无二致地装聋作哑。

    建设一座城市,使其达到观光效果,原本无须非议。但以清洁城市形象的名义,动用“城管”对小商贩、菜农粗暴“执法”;强拆民居、强行收取5000元的养狗“门槛费”;无限度地花费本该用于提高民众生活的资金,为自己捞面子挣官帽,纵然保住了一时面子,却还是犯了众怒。“城管”人员被泼尿水,被群众围攻者时有报道,这至少是政府花样繁多的硬的软的“光彩工程”的尴尬。

    2006年9月15日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chinam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