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人类遗产 为格林童话正名

    ——斥所谓“原版格林童话”

杨武能

 

 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里,产生自德国的格林童话可谓一株美丽、挺拔和生命力旺盛的大树。自其诞生至今已快两百年,这株枝叶扶疏的绿色大树周围始终聚集着、成长着一群群孩子——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一代代孩子;在它的荫庇下,孩子们做着自己温馨、青纯、甜蜜、美丽的童梦。

    因此毫不奇怪,今年7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原题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德语格林童话,宣布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同时还把它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项目。也就是说,由格林兄弟搜集、整理、加工、汇编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这部童话集,已经权威地认定为了我们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共同的不灭记忆!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偏偏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上述宣布的前后,继2000年那次恶炒歪书、黄书《成人格林童话》的邪风,海内外的各大中文网站又凶猛地刮起阵阵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恶风,什么“集凶杀欺骗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话”呀,什么“还原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呀,什么“原版格林童话鲜血淋淋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呀,等等等等,一篇一篇,举不胜举,单单在“古狗”上能搜索到的有关“格林童话原版”或“原版格林童话”的帖子就达7万多条,真可谓来势汹汹,大有要将《格林童话》这棵秀木吹折、颠覆、连根拔起之势!

    笔者作为格林童话中文本的译者,忍不住点开几个帖子来看了看,一看立刻发现它们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几乎都是一个名叫“杂木清音”者的帖子的重复或转贴。此人在他的化名前加了一个by 字,以强调自己的原创性和知识产权,很可能就是这场侵袭格林童话之恶风邪风的始作俑者了。

    再认真读几个帖子,便可断定“杂木”一伙所炒卖的内容仍旧来自是六年前笔者已经揭批过的《成人格林童话》,也就是以日本人桐生操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为蓝本拼凑成的那个“中译本”。因此也可进一步推断,这一次在暗中死足劲儿刮风、鼓风的,仍是同一伙为了赚取暴利而丧尽天良的不法书商。不同的只是,他们这一次更加狡猾,更加歹毒!他们抹去了“成人”和“令人战栗”这些容易露出马脚的字眼,换成了“原版”这个含义暧昧、让行外人不甚了了的称谓,因此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不但诱使更多的好奇者、好事者去转贴他们的臭“文章”,还想让更多的无知者上当受骗,掏出钱来购买他们的所谓“原版格林童话”。

    为捍卫我们人类共同的遗产,共同的记忆,不能不再一次为格林童话辩诬,为格林童话正名!

    本人是建国后《格林童话》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手里掌握的各种德语原文版本、研究资料以及格林兄弟的传记相当丰富,在此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所谓格林童话,指的仅仅是经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最后才结集成书的德国民间童话集,也就是分别在1812和1815年出版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除此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原版格林童话”!

    具体地讲,在它问世之前,尽管德国、欧洲乃至东方都会有无数的民间童话可能与格林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它们充其量只能是供格林兄弟进行挑选、采集和加工的素材,而称不上什么“原版”;素材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杂质、毒素,但却与格林童话无关。至于在问世之后,世界各国出现的数不胜数的形形色色与格林童话有关的文艺作品,包括美国迪斯尼的电影《白雪公主》等等,包括各种语言的翻译本、编译本、缩写本、绘画本等等,都不过是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演译本,也没有任何一种称得上是“原版”;至于被不法书商们拿来冒充原版的《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之类,更是等而下—下—下之,只能称为恶毒、下流的篡改本!称它们和他们恶毒、下流,是其无耻地盗取格林童话的美名,玩弄鱼目混珠的伎俩,用所谓“原版”刻意地欺骗心地善良的家长和天真无邪的儿童。

    什么是原版?对于留传广泛、影响深远、弥足珍贵的格林童话而言,真正意义的原版,确定无疑地只能是格林兄弟在1812和1815年出版的那两卷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而不是之前之后的任何其他本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宣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明白无误地也正是德语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这个格林童话唯一的、真正原版。

    在此顺便提醒一下热爱格林童话的中国读者,提醒一下中国千千万万的家长和小朋友:你们购书时一定要先弄清楚,你们手里拿着的格林童话是从什么语言、依据什么版本翻译的;要尽量挑选从上述《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德语原文版译出的本子,这样才有可能读到真正的、地道的格林童话。

    2006年8月8日于德国北威州

附录:格林童话辩诬——析《成人格林童话》

  2000年春节过后不久,一位学友从北京打来长途,问在我翻译过的格林童话里有没有夹杂着露骨的色情内容。我当即予以否定,并对这怪问题的提出表示不解和惊讶。学友解释说,他也是有媒体问起而自觉回答没有把握,才来“请教”我这位专家。他还告诉我,提出这问题是因为近日坊间出现了一本冒用《格林童话》之名的黄书。

    多半又是惟利是图的文痞和书老板干的好事,我当时想。只要能挣大钱,这帮家伙什么损招都想得出来啊!

    事过一月,终于在《成都晚报》的“大千世界”版读到一篇题名《〈成人格林童话〉触目惊心》的报道,才知道这本鄙乡称为“歪书”的非法出版物或不良出版物,“黄”得有多厉害,“歪”到了什么程度。一句话,真正叫“触目惊心”!

    在这本歪书中,据转载自3月1日《齐鲁晚报》的报道披露: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原来“骄傲自大”,欲害死她的继母则从继母变成了生母,生母欲对她下毒手,竟是因为她与自己的父王“乱伦”,招致了母亲的刻骨嫉恨。还有《睡美人》中那位勇敢、仁爱的王子,他拯救中了魔法而长睡不醒的公主,竟是因为他有性变态的“恋尸癖”,如此等等。一句话,在相当于“儿童不宜”的“成人”二字掩护下,原本清新、纯美的民间童话故事已篡改得恶俗不堪,面目全非。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丑陋的歪书,“原作者仍然署名为'格林兄弟'”!

    还不只此呐!为了加大挑逗性和诱惑力,使炮制者心中的“卖点”更加耀眼,《成人格林童话》公然在封面上印着:这是“每个母亲念给女儿听时,会不由得羞愧脸红的故事集”。注意,这儿单单只提母亲、女儿,把父亲、儿子等等排除在外,再清楚不过地反映出了这伙男性“策划者”潜意识中对女性的淫邪心态。

    为了以假充真,蒙骗读者,歪书的炮制者煞有介事地宣称:近两个世纪以来风行于世的是什么“经过了格林兄弟再三删改的'格林童话第七版',而最原始的格林童话却充斥了性和残暴,《成人格林童话》则是编译者透过史料而建构格林童话最原始面貌。”

    完全一派胡言!本人是建国后《格林童话》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手里掌握的原文版本至少五、六种,格林兄弟的传记和研究资料也不在少数,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读者:所谓格林童话,指的仅是由格林兄弟采集、整理和结集出版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的德国民间童话,除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最原始的格林童话”,更谈不上所谓的“再三删改”。因为,对内容和总体风格的忠实,乃是他们在做艰苦的搜集和记录工作时所信守的准则,即使因此不得不保留某些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如以牙还牙的残酷复仇,杀人、食人的血腥描写等等。其后主要由弟弟威廉。格林承担的整理和加工,只是对文字作了必要的润色,以使全书具有统一的、娓娓动人的童话语调,并且提高它的文学价值罢了。这,就是将格林兄弟1810年的手抄稿和1812年出版的第一卷作了对比研究以后,德国学者所得出的结论。也就难怪赫尔曼。黑塞在谈到格林童话时,会特别强调:“那在记录它们时所表现的忠诚,我们尽可以心安理得地写进德国人的光荣册中去。”

    特别要指出,格林兄弟搜集、整理、出版这些民间童话的目的,诚如威廉所说,“原本是希望它成为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因为我再也想不出什么更富有教益、更天真无邪、更令人心旷神怡的读物,能比它适合于儿童的心性与能力了”(H. Gestner: 《格林兄弟评传》,德文版第43页)。同样的表白还很多,例如在致歌德的信中威廉讲,这些童话没有参入任何杂质,完全体现了“民众固有的思想意识和文艺观点”(同上),等等。

    试问,抱着如此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追求搜集、整理成的格林童话,可能收入上述成人“黄话”那些污七八糟的内容吗?

    实际情况是最近一些年,凡销势好的书都免不了遭到不法书商的作践。《格林童话》堪称德语读物中印数仅次于《圣经》的大热门,在我国同样十分受欢迎,仅以译林版的拙译为例,93年问世以来已出过精装本、平装本、普及本、带插图的选本等十种左右不同装帧和封面的本子,年年重印,年年旺销。这样的一本书,自然在劫难逃!君不见有些先生不懂德文,不,岂只不懂德文,甚至连搜集者格林兄弟的名字都闹不清楚,却在书商的怂恿下炮制出一个又一个的“新译本”吗?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我已见惯不惊。但是,面对《成人“黄”话》这样恶俗不堪的歪书,我仍然吃惊又纳闷。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接到《北京青年报》读书版记者尚晓岚的长途。她告诉我:《成人格林童话》是山西古籍出版社的正规出版物 ——真没想到!——,原作者系两个日本人,日文原著和台湾的中译本都很畅销,于是前不久中国大陆也弄出来个本子,且作者的署名改成了格林兄弟本人。她问我此书与格林兄弟和格林童话是否真有关系?我本人对出版这本《成人格林童话》有何看法看法?

    上面讲过的不重复了。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我只想重申,这本挂羊头卖狗肉的“黄话”是本地地道道的非法出版物,既盗用和玷污了格林兄弟的名声,又侵犯了日本原作者的署名权,是否应受到追究、查处,该由有关部门去考虑。

    至于与格林兄弟和格林童话有没有关系的问题,可以补充的只是,在格林童话很快风行于世以后,确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著作,也有学者以弗罗伊德的心理分析和容格的潜意识理论,从性心理的角度对其中的某些篇进行阐释。所谓《成人格林童话》的日文本,多半是拾人余唾而已。可尽管如此,它要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与探索,原本无可厚非,即便其结论未必正确,未必能为我们认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儿有人鱼目混珠,把它包装成大众读物抛上书摊,蒙骗读者特别是那些对格林童话情有独钟的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毒害他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气氛,其危害就远远超过洋垃圾的走私、偷运和贩卖者了。

    笔者从事德语文学的译介已经40年,译著曾不只一次遭到见利忘义之徒的侵权和作践,但没有哪次像眼下得知格林童话惨遭亵渎一样感到忿恨。笔者为自己的译文写过无数的引言和译序,惟有给《格林童话全集》的是一首诗“代译序”,诗名《永远的温馨》,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在全世界亿万儿童和也曾为儿童的成人的心目中,格林童话原本就是一首长长的诗,一首无比奇妙而又温馨的诗。现在有人竟用一本《成人“黄”话》来冒充它,诋毁它,破坏它留给我们的温馨诗情,给我们心中的圣地泼污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2000年春于成都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chinam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