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温的新说帖

——从纪念胡耀邦到《民主白皮书》

綦彦臣

 

 

  在国内外对胡温新政因政治高压而大跌眼镜的时候,北京政坛突然又吹新风:明确表示,要纪念胡耀邦的90寿诞;在国外政要力促中国走民主道路之际,官方推出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这些政治动作究竟有何含义,颇耐外界猜测。依据我对大陆政治复杂博弈的观察经验判断,从纪念胡耀邦到民主白皮书,有以下含义:

一、新的说帖,以刷“所污”

  胡温新政虽然是“二人命名权”意义上的,但究竟是一个集体决策的代名。为了维护既得的民心即所谓新三民之收效,有必要向公众尤其人文知识分子阶层及国外关注中国政治者,发出“说帖”,表明:胡温新政并不是复辟毛式政治,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收紧只不过是为“稳往盘子”。

  至于说到学习北韩和古巴,至今尚无确切资料证实,但在社会上已经广为流传。这极大地降低了胡温新政的未来(政治)市场价值,毕竟中国的政治市场已经不是中共一股独大了,民间力量不容小觑。为此,不得不表明:毛的路线(文革式整肃)不可能发生,所以“和谐”之论取代了“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已成与社会达成信任的交集。

  作为观察者与有战略研究资历的学者,我也是异见人士中极少数没对胡温新政彻底失望的人之一。依我之管见,既便学习古巴与北韩的论调(出之胡)有之,也不过是为了党内(特别是高层)的命令体系的有效性而发。因为在没有实质党内民主的一党执政式的领袖模型中,各种对抗最高权威的链条还是很有力的。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者J.M.Burns的《领袖论》研究结果,早已证明这点。

  然而,为整合党内命令体系的极端化强调,不但引起党内元老级资深人士的反感,也为“海外敌对势力”所利用。这是胡本人未曾意料到的结果。现在纪念胡耀邦,虽有个人知恩图报的原因(良心发现之举能加强领袖个人的文化合法性),但更多地是为自己“洗污”。

  如果只限于发布纪念胡耀邦的消息,底牌还不明显,再于正式纪念之前推出白皮书,则表明了一个战略方面的逻辑。

二、回应对岸强势压力

  马英九高票当选国民党主席以及百年老党国民党的党内民主化,无疑给曾作为政治对手的中共以压力与启示。在更现实的层面,马英九究竟能否以国民党主席身份拿回执政权,必将会影响两岸关系乃至大陆的政治生态。

  马英九为表示自己不会像连战那样主动“降低姿态”,提出了个人原则底线:大陆不平反六四,一切免谈。

  这是张利牌,是“反独赞中”躯体上伸出来的触角。

  为了回应马的先决条件,纪念胡耀邦不失为中性牌:1,不说(不急于)平反六四,留有(对内的)回旋余地;2,以纪念胡耀邦作一“前言性”回应,后边的意思让对岸自己去理解,毕竟耀邦之死是触发六四的最直接原因。

  至于说到民主制度下的统一,大陆一方无权推拒,因为《反分裂法》仍然是“坐下来,什么都可以谈”大圈子里的产物。

  白皮书在表面上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之类的说辞,远未涉及用什么样更有效的方式解决多元利益冲突问题,有往后退(不作修宪先导)的余地;往前走,也有了预先的“招呼”。

  纪念胡耀邦与发行白皮书都是小动作,以不明示底牌的办法回应对岸:我在作,究竟达到何种效果,要看你那边的结果。

  1、马英九上台,大陆这边动作就会大一点;

  2、台独系上台,大陆这边也就退一大步,不谈民主,只提反独。

  所以,来自对岸的变数,将实质地影响2008年以后的大陆政治生态。

三、国际社会开始担心中国的制度性安全

  在胡锦涛执政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要求大多集中在改善人权方面。因此,人权也成了执政精英与国际社会进行谈判、交易的筹码。也就是说,人权只是作为非制度层面的政策调整存在,而未涉及制度体系的安全性评价。但是,在四川瀑布沟事件之后,特别是广州番禺太石村事件之后,国际社会开始担心中国的制度安全性问题。

  如果因为日益增多的抗议事件(哪怕只以官方报道的年7.6万宗“群体事件”论)致使中国出现古典式崩盘,那么不仅在华投资的收回成为问题,而且大量的难民潮也将是世界性灾难。果如此,邓当年用人口作“威胁”的论调,就变成了事实。所以,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国际社会曾对中国人权高度关注的国家(及其组织、个人),开始敦促中国真正地往民主化转变,即在中共主导下,“和平地走入民主”。人权,已被超越。所争论的焦点变成了“中共有无能力和道德决断力领导中国进入民主?”

  时值此状,中国执政高层发表白皮书也是在作一个不完全答案——“我们正在努力。”

  在这个场景下,中共原来王牌政治武器——“没有中共,中国会乱”的说辞,也逐渐失去了威力。现在的一系列“撇左”的“向右微调”实际上是在表明“我能防止大规模社会动乱,我正循序渐进地往民主方向迈小步。”

  以上三方面的评析,仅是一管之见。在没有来自中共官方文件及更可信资料的印证的情况下,大多是“猜测”或预测成份。就中共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不含1949年以前政治操作)来看,胡温新政的关键择择时段有二:

  第一,2008年台湾大选结果。如果马英九上台,大陆由执政党主导的民主——或者称亚历山大二世式的“良心政改”会出现。如果台独系上台,情况则相反。但,这一点预测并没考虑2008年时底层社会抗议活动对制度体系安全的影响。

  第二,2011年,胡温连任两届的中央委员会(一般不会出现出局现象,连任应无问题),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必然会考虑制度体系的安全系数及置换的可能。

 

 

 

 

 


Copyright 1996-2005, Minzhu Zhong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