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

丁子霖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这里说的是冯和他的妻子在“六四”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妻子刘锦华不幸遇难了,而冯则落下了终身残疾。

198963日,冯夫妇俩为了给儿子治疗眼疾,进城去找一位医生咨询。那天他们回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当他们骑车路过木樨地燕京饭店附近时,正遇上戒严部队从西向东挺进。当时满大街都是人,已根本无法通行。从不远处,可以听到一阵阵枪声,由远而近,枪声越来越大。不一会儿,戒严部队的装甲车和端着冲锋枪的士兵就到了跟前。惊恐的民众纷纷向四处疏散、躲避,冯夫妇也随着人群躲到了两栋居民楼之间的通道里。

“解放军不会真向人开枪吧!”丈夫低声问妻子。

“不会是真子弹吧,人民军队怎么会杀老百姓呢!”妻子刘锦华回答。

然而,妻子的话音未落,冯的左腿就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而几乎在他倒地的同一时间,他的妻子也倒下了。这是一阵密集的扫射,很多人倒在了枪弹之下。侥幸活着的人不顾自身的安危,纷纷抢上前去把死伤者往隐蔽地转移,再送往附近的各个医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啊!是一场战争吗?却又分明是“和平年代”!可当时的人们已顾不上这些了。

冯被民众送到了北京市儿童医院,他的左上腿被子弹打穿了。但他顾不得自己的伤势,他最惦记的是妻子是死是活? 因为他是看着她倒下的。然而,他却无处去打听,只能躺着经受痛苦的煎熬。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终于,在几天之后,他知道了妻子的下落,但她已经死了,永远离他而去了。家人告诉他,他妻子的尸体是在空军总院找到的。她左上额中弹,送往医院时已经死亡。当他不得不相信爱妻已经遇难的消息,顿时五内俱焚、肝胆欲裂,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那年刘才34岁,未来的路还长着呐,何况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顷刻之间被毁了;而他,从此踏上了痛苦而坎坷的人生旅程。

 冯是一位魁梧的北方男子,性格开朗,为人宽厚。他原来在一家大公司下属的海运公司工作,常驻天津塘沽港。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位活泼美丽的姑娘刘锦华。两个年轻人相恋三年,1980年终成眷属。第二年刘几经周折,调到了北京的基建工程兵总部工作,成了一名为部队服务的职员。

冯家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姐妹,而作为儿媳的刘锦华,又深得婆婆和弟妹们的喜欢。她性格开朗,为人谦和,与冯家上下相处融洽,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开转年来,他们又得了一个儿子,更是锦上添花。冯在那两年里体验到了为人夫、为人父的两大喜悦。然而,仅仅是短短的九年时间,所有这一切却都成了无法追回的梦幻泡影。

几年后,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冯的妹妹。当时,冯已远走他乡谋生去了。他妹妹告诉我,冯自爱妻遇难后,心灰意冷,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又把孩子托付给了她,自己独自一人离开了曾经给他带来过幸福而如今仅剩下孤独和哀伤的地方。从此,她妹妹就把失去了母爱的侄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挑起了抚养的担子。

那天我找到她家时,她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一看就知道她是个勤劳能干的女性。两间小平房,虽然拥挤,却收拾得整洁明亮。说起她嫂子,她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她呀,特别有亲和力,死得实在太冤了。”她含着眼泪向我介绍她的嫂子刘锦华。她说她哥哥能找到这样的媳妇儿是他的福份。但她说起她侄子,心里却又是一阵心酸。这孩子命苦啊!他小时候不小心被针头扎伤了眼睛,由于细菌感染,久未治愈。嫂子在世时,夫妇俩到处奔走求医。那天正是因为去给儿子找医生,结果把自己的命丢了。年纪轻轻,不等给儿子的眼睛治好,竟抛下自己的骨肉走了。

她告诉我,她代替她嫂子到处领着小侄子求医,最后摘除眼球、装上义眼,安排他了上学。然而,她又担心,一个失去了母爱的孩子,随着一天天长大,他心灵的创伤,能不能渐渐地弥合起来呢?

 记得1999年春节期间,在我们为死去的亲人举行“六四”十周年祭奠仪式的时候,在大厅正面墙壁的黑色布幔上,悬挂着十八幅“六四”死难者的遗像,其中一幅是一位梳着披肩长发的秀丽女子。她就是刘锦华。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一个堂堂男子汉,在妻子遗像前禁不住落下了眼泪,久久不忍离去。他,就是冯。可以想见,妻子死后留给他的伤痛是何等的刻骨铭心!

 如今,冯已从悲痛中站起来了,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我们这个“六四”受难者群体,为寻求正义,呼唤良知,正在尽他的一份力量。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chinamz.org